新华报业网讯 有一种说法,经济危机下,文化产业反而容易出现 “口红效应”,涌动着更多的机会。
有一组数据可以与此呼应:元旦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幅同比增长15%到18%,有些领域甚至达到30%。
但另一组数据也许能让我们更客观地看清自己的处境:目前文化产品的世界贸易,美国占40%,韩国占3.5%,中国只有1.5%的份额。
近日,记者就文化产业发展采访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为我国文化产业出现新的增长点感到欣喜的同时,他谈及更多的是眼下各地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所面临的观念误区。
文化资源大省不一定就是文化产业大省
“一些地方的领导感到疑惑,我们明明是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为什么做不上去呢?其实,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是两回事。”陈少峰说,“文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底蕴的文化,另一类是被需求的文化,有底蕴的文化如果不被需求,比如历史文化,就成不了产业。文化产业属于大众文化,它的特点是以老百姓为主要消费对象,价格便宜,工业化批量生产。当然,历史文化也可以作为文化资源来开发,但传统素材必须用现代方式加工才可变成文化产品,外国人《花木兰》做得好,不是他们比我们更懂得中国文化,而是他们用好莱坞的方式包装古代人物,加入了时尚性、故事性等现代人能接受的特点。”
陈少峰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商业模式,尤其是那些具有未来性的商业模式,形成产业链经营格局。比如美国动画大片《超人特工队》,票房只占总收入的20%,大部分收入来自衍生产品的开发,其中有300多种产品被授权卖出去,形成了很好的产业链。而我们的文化产业,少的就是商业模式,比如建主题公园,各地这些年大概建了2000个主题公园,85%以上亏损,究其原因,是我们不去研究文化产品市场消费群体的针对性,缺乏创新创意的内涵。西游记城、民国风情一条街等一窝蜂地上,硬件是有了,内容却大同小异,没有互动,千“城”千“街”一面,亏损是自然的了。再比如很多地方热衷于搞这节那节,花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请明星演出,活动确实搞得热热闹闹,但这不是文化产业,换种说法它其实是一种摊派经济。
陈少峰的观点是,文化产业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青少年,因此文化产品必须具有强烈的体验性。有人说,中国的杂技是观赏,美国的马戏是体验。美国一家马戏团一年5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是中国所有院团一年加起来的总收入,它的秘诀就是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
我们最缺应用型美学人才
陈少峰特别强调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两个概念。他认为,文化产业化说的是把文化做成商品,产业文化化是指在产业中加入文化元素。不是所有文化内容都可以产业化,文化中只有信息、娱乐等内容可以产业化。但不管是任何产业,赋予一定的文化含量,就必定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他认为产业文化化是当前中国产业转型中最迫切的任务。比如,所有工业产品的设计、包装,包括手机内置的很多游戏软件,都和文化创新有关,它直接带来的是产品附加值的大幅提升。
陈少峰深有感触地说,目前国内产业文化化最大的瓶颈是缺少应用性人才。我们的工程师,可能他在本专业领域里是最好的,但大多缺乏应用美学的训练,所以我们做出来的产品常常是工业化的,技术、功能性不错,但少了文化的吸引力。这和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有关,我们的教育在理论和应用的衔接上目前是一个空档,它带来的尴尬是:一方面我们的大学生多到分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上又非常缺乏能将技术和文化融会贯通的应用性人才。比如我们给企业设计LOGO标志,你有再新鲜的创意,如果你无法表达企业文化和它的内在气质,你的设计一定是不成功的。他说,“在西方,设计是最昂贵的,占整个产品的10%,鸟巢是请外国人设计的,设计费达到4个亿,而目前中国的设计只占整个产品的千分之四。这就是我们的差距。”
国产动漫最大的问题是不会讲故事
今天,我们动漫产品面临的尴尬是:年生产量已达到13万分钟,数量上去了,产业却没有收入,好多片子做出来没有地方播,也很少能得到观众的喜欢。据最保守估计,中国原创动漫50%以上是亏本的。
“国产动漫最大的问题是不会讲故事。”
陈少峰一针见血,真正成功的动漫是大人小孩一起乐的,两三分钟一个高潮,情节设计曲折幽默。在国外,故事是最受重视的,很多动画公司愿意花重金购买好的故事,尤其在日本,一般都是先有动漫书,书被追捧后再由影视公司改编成动画片。而我们国产动漫的现状大多是重制作,轻创作,没有一支正规的编剧队伍,常常是找几个大学生随便编编故事,专业性无从谈起。“我们一直在追逐别人的技术、技巧,而恰恰忽略了最核心的部分——故事。我们的故事讲述往往太过拘泥和呆板,很少有匪夷所思、出人意料的东西,娱乐性本身不强,又缺乏现代化的表现手段,不受欢迎也在情理之中。”
陈少峰认为,我们的一些动画制作公司,它们的绘画、定型、二维、三维等业务能力基本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们出不了好作品关键不在于技术,而是缺少故事内核,缺少灵魂,我们拼命往前追赶,却忘了我们出发的初衷——给观众讲一个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