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当代大学生动漫情结 动画给我们向上的力量 |
正如萨特所言,这人生的许多事情,其实早已由童年刻下的许多符号所注定。童年的我们像一张张白纸,最初我们眼球接触到的动画片成为了最先画下的符号。这些符号留下深刻的痕迹,驻扎在我们的心里,成为一个个小小的梦想。而最终,这些在不经意间留下的痕迹经过岁月的打磨,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成为一代人独有的集体记忆。
所以,我们在怀念那些童年的影像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回顾我们童年时期的梦想,也是在见证我们成长的这二十年,在解读当下这个时代梦想的变迁。
国产动画孕育价值观的萌芽不可否认的是我们这代许多人的动画片启蒙来自于国产。我们曾经深切地感受过国产动画片的辉煌时期。短短14分钟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恐怕已奠定了几代人心目中动画片的基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出了无数佳作,以至于我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固执地认为动画片就应该,而且只能是那种古朴而写意的风格。
仍然记得儿时的我们不同于现在的孩子那般幸运,我们没有专门的少儿频道,但是只要锁定中央六台,每天中午都能享受一场国产动画片的盛宴。父母也不反对,因为那些国产动画片里所表达出来的都是最本质、最纯真,不容丝毫质疑的普适价值。
在木偶片《神笔马良》里,我们懵懂地看到马良用自己的本领帮助穷苦的乡亲们对付财主和皇帝那样的坏人;在布偶剧《阿凡提的故事》里,我们在看到聪明机敏的阿凡提智斗贪心的坏人时会感到单纯的满足感,于是在那个还接触不到过多物质和欲望的年代里,一种“心地善良的好人总是会战胜使坏的人”的认同感逐渐在心里形成了习惯,最终内化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核心的意识。
而《邋遢大王》显然是父母最喜欢用来“借题发挥”的动画片,他们常常用小邋遢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来检查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卫生习惯,就在那么一丝丝不愿中,我们人格中最基础的东西被一点点地建立起来。
现在回想起来,那七个各显神通,身怀绝技的《葫芦兄弟》可谓是我们接触到的最典型的“超人”形象了,他们所代表的超出常人的能力是我们这些用崇拜的眼神凝视屏幕的孩子所梦寐以求的,于是想象的力量就为这份崇拜插上了翅膀,在我们模糊的潜意识里埋下一份温热的梦想。
我们接触动画片的早期正是国产动画片蓬勃向上的年代,诞生了无数经典。无数个守着电视机的孩子从动画片里拾取了那些最温馨、最永恒的元素——善良、勇敢、勤劳、毅力,抑或是像正义、美好、优秀,这些在那个单纯的时代里还未被曲解或误读的意象,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片在那个还很单纯的时代里,奠定了我们潜意识里最原始的价值判断,给予了我们很多向上的力量,筑起了我们心中最初的梦想。
外来动画强势入侵眼球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动画片也越来越展现出开放的包容性。
还不怎么懂事的我们只是欣喜于播放动画片的频道越来越多,里面的小人、小动物的颜色也越来越鲜艳了,更令我们兴奋的是好多奇奇怪怪但却很有意思的形象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蒙着面罩的乌龟居然可以用武器英勇对抗敌人;一只大嘴巴蓝色猫居然能从口袋里掏出形形色色有趣的东西;于是穿过广阔的天空,勤奋勇敢的好少年阿童木来了;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住着的可爱的蓝精灵也来了。
不得不说这是动画片的黄金时代,带给我们这代人对这一年代始终念念不忘的回忆。这些经典而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形象冲击了我们的眼球,充实了我们的童年。
在这许许多多的外来动画片进入我们生活的同时,动画片作为一个载体也带来了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文化,给予我们这代在传统国产动画片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朗朗上口的主题曲,制作更加精致的画面都使得这些动画片令人过目难忘。而相比起传统的国产动画片,其承载的教育意义相对减少,因此其在人物塑造上更趋于真实地表现其性格的多个方面,而不是单纯将某种可贵的品质渲染性地放大。
聪敏的一休小和尚确实是个好孩子,但也难免会粗枝大叶,犯些正常的小错误;小时候的狮子辛巴就像邻居家一起长大的小男孩一样,勇敢却冲动,带着灵气的调皮,在父亲的不断教导下,逐渐成长起来,明白作为一个国王所应当具备的品格和素养。
在这个接触的文化逐渐多元的时代,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丰富也让我们隐约意识到在早期国产动画片奠定的普适价值观的基础上,这些外来的动画片更倾向于表达一些关于社会的真实面貌的信息,更乐于将我们从一个懵懂的孩子逐渐拉近成人的意识,让我们意识到使命、责任一类的时代要求,又或者在潜意识里轻声说一句:“这个世界并非都如你想象般美好。”企图将我们从单纯的童梦中唤醒。
新时期尴尬的两极分化当动画片进入新时期,网络媒体的崛起使得现在的孩子接触到的动画片的渠道和范围远远超过了当时。而承载了太多人童年特殊情感的动画片也不可避免地向两个方向发展开去,两极分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一部分动画片走起了低龄化的路线:傻傻的麦兜总是做着些令人捧腹的事情,它却有着自己的简单逻辑;天线宝宝说话缓慢,儿童似的对话方式可谓走向了一个极端;而《蓝猫淘气三千问》也让人不得不怀念起那部经典的百科全书式的《海尔兄弟》。
或许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里,人们已经疲倦到不希望有任何多余的思考,又或者在这个消费主义至上的时代里,动画片不过是个消遣,无需赋予它过多关于梦想的沉重感。
但在另一方面,现代动画片越来越偏向成人题材,很多关于感情、关于暴力的话题或许根本不是在孩子的时候能够承受得起的。
随着近年来好莱坞的强力进入中国市场,动画片越来越多地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商业化的气息给动画片增加了一些浮躁的气息。高科技的大量运用确实使得画面质量和动画的活泼度上升,但过分的追求三维效果的动画片却容易在高科技中迷失动画片最本真的自我,失去童年时期动画片带给我们的亲切感和质朴感。
现在的我们仍然可以迷醉在尼莫和它的《海底总动员》中,现在的我们仍然可以看着阿宝的憨态嗤嗤地笑出声来,现在的我们仍然可以惊叹于《料理鼠王》惊现的剧情中,但这些却再也荡不起我们内心的涟漪,迸发不出我们最初的激情,滋生不出那些最初的梦想。但终究没有人能说出这是心境的不合时宜,还是时代的浪潮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