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宫崎骏新作瞄准《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 |
日前,记者获悉,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传来消息,继《哈尔的移动城堡》之后,他的新作瞄准了中国新锐作家易术的新书《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他们将把这本童话改编成动漫脚本,预计2006年拍竣。据透露,宫崎骏本人有望于6月来华,将与易术聚会,届时双方将进一步洽谈合作事宜。
《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这本字数不足五万字的小册子一开始在网上俱乐部销售, 现在已正式于本月推出上市,该书刚上市便迅速登上几个大的畅销书排行榜。与易术以往的作品有所不同的是,《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是一部用小孩子“哼哼唧唧”的语言写成的童话,讲述的是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小男孩米米,在离开好朋友之后发生的温暖离奇故事,他遇见了会画画的贝斯、兰花小馆里的老爷爷,还有神秘的小妖精。正是因为这本书所体现出的纯洁与美好,吸引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关注。据说,他们已将卡通电影《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提上日程。
书中的米米是个纤弱的有心脏病的男孩,经常会用图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1982年出生的易术以前学过4年的美术,他谦虚地说自己会画一些画,但是现在已经很久没画了。据悉,本月易术还将出版一本长篇小说《字母的童话》。
易术专访
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为什么会看中《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一书?据我所知,他们是因为书的主题非常的纯净,所以才产生了兴趣。《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这本书是由日本出版人猿渡静子小姐写的序,她用“蓝净的童话”来形容这本书。这个主题让工作室的人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们对中国文化特别热爱很喜欢在宫崎骏的最后一部作品中,能够充满了中国的味道与美好。
你认为你的作品和吉卜力工作室一贯的风格或者说理念有什么共同点?<很简单,也是一贯的宫崎骏的风格,那就是美好、励志、人文精神。
吉卜力工作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你接触的?<大概从去年10月开始,我们就有一些初步的接触了,不过那时候的话题并没有特别深入。
你们目前就这个问题谈得怎么样了?进展如何?如果顺利,估计何时会最终得出结果?<谈得不错!我们双方就表现形式和人物的定位上进行了比较深度的对话,可以说进展非常顺利,6月宫崎骏可能会来华,这是个大秘密哦!但是需要慢慢的筹备,到时候我们会有一个见面与洽谈,来敲定他最后一部作品《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大概6月定下来会给全国读者一个交代。当然,对全世界的动漫迷,也是一个交代。
你刚才说最后一部作品?是指由他导演的最后一部最品吗?<是的。
吉卜力工作室的人是如何找到你的?他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这本书的内容的呢?<出版社的编辑还有我身边的一些朋友以及工作人员,他们一直都和对方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关于这些问题,我想到时候我们会有一个专门的发布会来阐述一切,现在暂时不方便全部说出来。
你本人或者说你的作品,受宫崎骏的影响大吗?你认为他带给你的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我受宫崎骏的影响的确非常大,他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美好,很纯真,又不矫情。我很喜欢他的作品所蕴涵的力量感,这种力量可以抓住我,让我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宫崎骏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把卡通推广到全世界、并且感动了全世界的动漫迷的人!他绝对不是靠噱头或一时的亮点来成名的,他有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很多方面,《再见萤火虫》的隐忍、《龙猫》的天真、《幽灵公主》的倔强、《千与千寻》的坚持、《百变狸猫》的灰色幽默……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是他让我无法敷衍读者,也无法敷衍自己的灵魂。
《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在你初写作的时候,你是怎样的想法?为什么会产生写这样一部作品念头?<我很想写一部真正能让人感动的作品,不用很曲折的情节,也不用很离奇的故事,而是一种淡淡的,纯真的爱,一种简单的情绪,一个真正的孩子的梦。当时我生活在长沙的郊区,没来北京的时候,那里有很可爱的萤火虫,我在晚上写作,早上很早起来买绿豆粥,坐很久公车去上课,很开心的样子,忘记很多病痛。当时心脏有点问题,在那样的生活下,我几乎没有了病痛,很快乐很快乐,所以就想写一个得了心脏病的男孩子,名字就叫米米,米米是一个可爱的名字,我想写一个可爱的故事。于是有了写这本书的初衷,在那样的既疼痛又快乐的情况下,终于写完了这本书。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我在很小的时候,在公园的走失,一个美国叔叔走来问我是否迷失了方向。我却把这句话听成了——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I lost my little boy),这个偶然的语法错误,最后成为我一生无法解答的问题。
由于宫崎骏一直以来的影响,我们大家都认为如果能够最终改编成卡通电影,将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同时这也是中日文化的一种交流形式,怎么看待这次合作?<我觉得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我很看重这一次合作,也希望中日文化能够有一个很好的交流与促进。本报记者 马岚
易术直面中日合作
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本报讯(记者 马岚)日本顶级动画大师宫崎骏相中中国作家易术的作品,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不过,由于最近日本政府执意篡改历史教科书,引来亚洲诸国的强烈不满,因此宫崎骏和易俗选择这个时机合作,就成为了极其敏感的话题。对此易术表示,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近日,日本政府不顾亚洲广大人民的民族感情,执意批准日本右翼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中学生历史教科书。其中大量美化日本侵略战争的篡改激怒了中、朝、韩等国的人民,近一周以来,亚洲各地人民纷纷以游行、签名等方式抗议这一行为。在曾经深受侵略战争之苦的中国,抗议的声音同样不绝于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顶级动画大师宫崎骏却主动找上中国作家易术,要求改编他的小说《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为动画电影。这的确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为此,记者昨天专门就这个话题通过网络采访了易术。本来记者并不打算将这样敏感的问题抛给对方,怕引起误解。不过,这确实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因此还是希望听听对方的见解。果然,一直和记者聊得津津有味的易术一听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行的合作,你是否担心这次合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时,在那里足足停留的1分钟,才打出如下这行字:“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这样的情绪带到这本书的改编上来,宫崎骏其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动漫大师,我只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与他们进行接触。而且宫崎骏的作品一直都是很温和,并且带有强烈的反对战争和希冀和平的愿望,其实我觉得是他让我真正认识到日本文化的人性和善良的一面。好的东西,就应该学习与尊重,至于最近大家的这种情绪,我希望平和一点,并且请大家能单纯地看待这一次的合作。我希望大家关注到他的作品,而不会因为他是日本人就一味地排斥他。”
相信这已经基本能够表达他的观点。或许是绝对意犹未尽,易术紧接着又回来一封E-Mail,这次的观点更加明晰,同时也点出了他的心声:“如果这一次合作能够成功,我相信可以唤醒所有的“丢失了小男孩”的人们,让我们两国的孩子,都能够找到原本居住在自己心中的小男孩。我希望不管在什么时期,大家都能够平和的看待文化,因为文化是没有国界的。”
看到这里,记者真的很感动。宫崎骏是日本人,但是他对战争乃至军国主义深恶痛绝,他的电影表达的都是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的追求,在这一点上,宫崎骏和中国人们的感情是相通的。相信易术正是处于这样的目的,发表了上述的观点。的确,国家有界、艺术无界,况且,宫崎骏这样的顶级大师相中中国作家的作品,绝对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不是吗?
易术个人资料
生日:1982年1月15日
星座:摩羯座
18岁的时候出版第一部小说《陶瓷娃娃》长江文艺出版社,此后又创作了《孔雀》、《再见萤火虫》和《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
记者手记
我看宫崎骏
我是宫崎骏的超级大“粉丝”,这一点都不容置疑。所以这次得知易术的书有可能会被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改编成电影的时候,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尤其得知宫崎骏也许会在6月来到中国的时候,更是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我告诉易术,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抱抱这个大胡子老人!
第一次看宫崎骏,是一个特别让人感到难受的雨夜,是一个工作繁忙,身体不适,压力过大,厌倦周围一切的雨夜。看的第一部宫崎骏的电影,是《魔女宅急便》。美丽的海滨,半山上华丽的都市,城市的繁忙,这一切都让人感觉熟悉,13岁的小魔女离开家,骑着扫帚一路跌跌撞撞来到这个城市正式宣告“独立”。一个13岁的小女孩,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生存,谈何容易,也正是因为这样,小魔女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橱窗里漂亮的衣服和精致的小皮鞋,却不能拥有。骑着她的小扫帚,满天飞翔,帮城市里的人们送快递。13岁的小女孩,带着她的责任心和善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发烧生病,她都没有气馁。面包店里笑声洪亮的老板娘,为脚踏车装上翅膀希望可以飞起来的“蜻蜓”,还有善良的大狗,森林里凶恶的乌鸦……这一切一切,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完的时候,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丝惭愧,还没有成年的小魔女,在陌生城市里很努力很努力地生活,我的疲倦相比之下,显得多余和毫无道理,从此,再生出这类厌倦的时候,我都会拿出这部影片重温一遍。
采访前,我曾到过易术的博客,那个以红色为主要色彩的博客给人以强烈又温暖的感觉,他的博客,叫“萤火之墓”,易术的网名,叫龙猫。博客首页上写着龙猫的介绍,据说那是一种温顺的动物,一生只认一个主人,要给予它充分的爱心,龙猫才有可能长大。仅仅这一段文字,已经足以把看的人的思想勾回到《龙猫》中两姐妹在车站打着伞等父亲回家的夜里了。龙猫胖乎乎的仿佛就站在我身边,山风带来的清香,小时候对漆黑的屋子莫名的恐惧,这一切,都好熟悉好熟悉。房子里真的有“黑小鬼”吗?我希望我能如易术说的那样,找回我已经丢失的“小男孩”,再次回到漆黑的房间,仔细到也许真的存在的“黑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