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从《漫画生活》新选本说起 |
对于陈旧的漫画刊物,尚存可再利用的〝剩余价值〞,出版商想出两个办法,一是照原版忠实地全套影印,《上海漫画》几年前即全套复制过,
老的漫画刊物,不像文学刊物那样具有鲜明的〝立场性〞,而《漫画生活》却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漫坛上极特殊的一种,是极少数被认定为进步革命的漫画刊物,不单单是编辑属于革命派,为刊物做画的画家后来参加了革命活动,特别是鲁迅、巴金、胡愈之、郑振铎、茅盾这些正面作家的《漫画生活》写文章,赋予《漫画生活》特殊的光彩,这么多名作家给一本诞生于十里洋场的漫画杂志撰稿,意义自不同于一般。
很久以来,谁会去注意漫画杂志——这样轻松消遣的小市民读物呢?旧书店亦轻视它,笔者所藏原版《漫画生活》即是从旧书店一块钱一本买来的。
《漫画生活》总共出13期(1934年9月~1935年9月)仅一年之寿命。最主要的画家是蔡若虹、黄士英、黄鼎、张谔。蔡若虹更是每期都有作品刊载,这位解放后极负名望的美术家,后来似乎再也没有画过漫画,主要从事美术界的领导、组织工作,著有《蔡若虹美术论文集》。漫画创作生命力的持久性,实在值得思考,这里面潜隐着社会及个人主观的深层面因素。还有一个似乎解释得通的原因,漫画本身历史浅,在繁多的画种中地位低,无法和国画、油画相提并论,甚至抵不上素描呢。也许画家们内心里看不起漫画,所以只在年轻时偶试身手,名气有了就嫌弃漫画难登艺术殿堂了。
庞熏琴(1906~1985),这位早期美术社团〝决澜社〞(1932年)的创办者,最早涉猎西方现代美术的先行者,也颇令人意外地为《漫画生活》提供过一期封面画,庞熏琴绝非漫画家,他的〝熏琴画室〞在当年上海美术界是比较领先、优越的,也成为一个著名的艺术沙龙。画坛是有门类和派别之分的,像庞熏琴画出现在漫画杂志封面上,如同徐悲鸿、刘海粟的画现身于漫刊,总给人以穿着长衫听肖邦的滑稽感。
在《漫画生活》的文字中,黄士英的《中国漫画发展史》和汪子美的《中国漫画之演进及展望》是两篇极具史料价值的著述,它们的珍贵性在于能够使后人对漫画发展的历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对漫画史的某些具体细节也有所了解。现实的情形是,现代漫画史散失毁弃的资料太多太多,不光是漫画原作,更有不少文字论述失传了。新选本《漫画生活》的编著非常明智地将文字资料也入选进来,选家眼光是值得称赞的。
(来源:深圳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