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名家 >> 细节决定成败 访《唐山大地震》视觉指导石海鹰 |
场景:一部电影,两个城市模型
1:24、10几亿块砖、10 *10平方米、25*20平方米、约200天,几百人……这看上去毫无联系的数字,却记述着《唐山大地震》中两个城市模型制作背后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震前唐山城市大全景的模型在电影中出现只有一个镜头,震后废墟模型在影片中大全景镜头也只有一个镜头,但工作人员却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与汗水。
城市全景模型
电影中原本的真实场景已经在灾难中彻底消失,为了拍回76年唐山全景,营造真实场景的还原,只有两个方法,一是进行纯电脑制作,二是模型与电脑相结合,通过与特效公司的沟通,我们采用了第二种方案。模型负责镜头中的中景部分,而前景部分用搭建街道的实拍镜头,摄影机在这条街高空拍摄大全景,但是因为街是搭建的,除了这条街,左右及后面的景物都是穿帮的,都是现代唐山的面貌,所以模型就负责这条街之外及中景部分的建筑合成,中景到远景再用电脑仿城市进行贴远景。
地震后房屋倒塌模型
做震前模型时,需找唐山76年以前的城市规划图着实费了不少功夫。由于地震的时候把相关的资料全都毁了,为了表现76年城市大全景,我们查了很多唐山震前的资料,通过很多渠道,最后找到了一批城市全景资料,模型的造型、布局就以那些资料为依据,这些模型都是按照1:24的比例进行制作的,我们对模型公司的要求是,虽然模型负责拍中景但是要经得起近景的拍摄。为制作这些模型房烧了10几亿块砖头,然后工作人员拿小镊子将这些特别小的砖头一块一块用胶水往上粘,粘出了一大批小房子出来,模型公司美术部门又在这些房子的基础上做旧砖的气氛、灰墙、毛主席标语等各种效果。虽然在电影中只看到一个全景镜头,但我们光制作这个震前模型整整耗掉了3个多月的时间。震前的模型制作大小为10米*10米,但在实际拍摄中合成上去后才发现这个模型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利用这个模型多角度拍,然后用电脑在现场多角度进行合成,才把中景部分城市镜头完成。
地震后房屋倒塌模型
震后废墟模型的制作更为复杂。根据同电脑公司对震后大全景画面的分析,最后给出的结论是这个模型要比震前模型还要大,他们提出15米*15米,但最后我们做出的模型已经达到25米*20米的尺寸,等于已经是400多平方的一个废墟模型,之所以说它更复杂,是因为房子在完整的时候,所看到的是砖墙、门窗和上面的瓦,面上相对简单,当建筑垮塌后,会把里面的建筑结构,比如说金字梁等裸露出来,所以做一个房子的垮塌比做一个房子更费劲,而且它不规则,为了这个不规则我们也做过很多次的实验,比如说砌房子时砌的比较松,然后用振动台摇晃它,然后从物理上观察房子在倒塌时的规律是怎样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