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名家 >> 北京馆绝密手稿大公开——专访北京馆设计团队 |
编者按:这是世博会场馆设计师中最年轻的设计团队。作为80后的年轻设计师,他们具有最有活力的热情与最与众不同的创意思想。对于建筑行业,他们拥有独特的理解视角,最终造就了世博会场馆中唯一可以“变形”的建筑物。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北京馆设计师杨毅斌、多宗远和陈伟,请他们来讲述80后独特的设计理念。
北京馆设计团队(左起:陈伟、杨毅斌、多宗远)
杨毅斌——设计总监 北京馆总设计师
特点:北京馆总设计师,此次世博会中最为年轻的总设计师,
世博会上唯一一个80后的主设计师,
世博会上最为年轻的设计团队,80后为主体的设计团队,
北京馆“变脸”的设计在建筑历史上、展览历史上和世博历史上史无前例,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服务过的客户:中国电信、西单华威、诺基亚、联想、耐克、361度、奔驰、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奥迪、微软、三星、上汽通用、国家电网、中航技、东盟
陈伟——设计监理 北京馆主创设计师
特点:北京馆主创设计师
世博会上80后的设计师,年轻有活力
服务过的客户:知名品牌服装、美最时、麦迪西、诺基亚、联想、奔驰、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奥迪、微软、三星、上汽通用、国家电网、中航技、东盟
多宗远——主创设计 北京馆设计师
特点:北京馆设计师,主要负责北京馆结构设计,此次世博会中最为年轻的设计师,
世博会上最为年轻的设计团队,80后为主体的设计团队,
北京馆“变脸”的设计在建筑历史上、展览历史上和世博历史上史无前例,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
服务过的客户:飞利浦、3M、诺基亚、新世界百货、中国联通、一汽集团、一汽大众、奥迪、微软、上汽通用、国家电网、中航技、东盟
80后团队独特的设计理念
2005年毕业以后我们团队的三个人先是分开做了一些工作,后来慢慢的汇到了一起。我们会动画、PPT、方案、文字等很多方面的东西,这些都是毕业后在工作中学到的。
对我们来说设计的概念和方向不太一样,我们更追求张扬,做出来的东西要有意思。我们这个团队都是因为喜欢这个行业才聚到一起的,都非常有兴趣要把这个工作做好。
对于建筑行业的理解
从建筑发展历史来说,建筑是由一些特殊情况决定的,包括颜色、材料、图案、结构、造型、体量、空间感、透光度和发光度。我们几百年一直在研究这些东西,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非是材料的不同,中国使用环保结构,外国使用石器结构,这些是由科技的发展决定的。但是有一个绝对性,就是建筑都有物理性,不能反自然。然而从中我慢慢研究出一个东西来,就是建筑如何能吸引人的眼球,我们对设计经常是调整、改良、创新,但是没有“破坏”的概念,我觉得完全创新就是一种“破坏”。
我们总结出了四种人类理想中的但没有实现的建筑,就是建筑的漂浮、隐身、变形和胀体。下面举四个很具有表现性的东西说明。建筑的胀体是指一个东西可以从很小变成很大。比如七龙珠的透明胶囊,这种是可以在动画中或者大片中看到的,这些其实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东西,只不过现在没有实现,一个东西变大或者变小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第二个是变形,比如变形金刚、太空堡垒,这个也是现在实物中没有实现的;第三个是隐形,比如铁血战士,一个实际存在的东西突然就可以隐形是个很奇妙的事情;最后是漂浮,就是飞行中的建筑,这也是人们一直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