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名家 >> 北京馆绝密手稿大公开——专访北京馆设计团队 |
“变形”是一大特色
在“变形”这个问题上,我们考虑如果通过颜色、材料肌理和造型改变的话,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建筑A变成建筑B,那么如何实现从A到B的转换?最终我们考虑通过机械臂来改变外造型的形状,包括颜色、肌理、材料的改变,由此整套逻辑就形成了。以前几乎找不到可以变形的建筑,往年世博会也有,但一般只是简单的开合。变动与变形是两个概念,变形是A到B,变动是A到A’。
另外,北京馆不是为了变而变,因为我们考虑当时水立方是方的,鸟巢、天坛、国家大剧院都是圆的,所以最后的外观只能在方和圆中选择。通过三维还原,我们将水立方也变成了圆形。场馆的形状和内容是完全吻合的,是为了突出理念和展示内容而变,这是理念、造型和设计的完美统一。这个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形而上和形式主义在设计中很容易出现,在平面设计和影视设计中经常会出现形而上的东西,就是为了“美丽”而“美丽”。但是北京馆不是,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北京馆不属于视觉性的设计,不是火花性的、感性的东西,是属于理论性的设计。这些东西其实是推理出来的。
老北京文化是另一大特色
北京馆内拥有老北京的四合院、小胡同、全聚德等老字号招牌。我们用仿古的建筑感觉营造出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氛,选取了老北京的胡同牌、老字号的牌匾等,每一个牌匾都可以映出相应的影像,用手轻触就会出现牌匾相应的故事。这些都是老北京从过去到现在文化积淀的产物。另外还有五台老电视,分别以十二年为一个跨度,选取了很多北京的大事件,比如龙须沟的改造、第一条铁路的兴建等等,来讲述北京从建国以后的一步步的变化。
在做胡同的时候我们找了很多的书,一共选了100多个胡同,由于胡同有很多的分类,有以人物分类的、植物分类的、历史事件分类的、用途分类的等等,另外还有最长的胡同、最短的胡同、最宽的胡同、最短的胡同,这些都很有内涵。所以现在北京馆呈现的牌匾都是精挑细选的。
对于北京馆的评价
北京馆开工较晚,直到1月中下旬才入驻中国馆,但它后来却成为了最早竣工的一批地方馆。这就是一个团队合作体现出来的效果。大家都很团结,都将建造好北京馆放在首位,加班加点才完成的。而且我们的甲方北京市贸促曾经参加过奥运的项目,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正是在他们的指引和领导下,北京馆才实现了如此高的标准,正是他们的支持+华毅东方优秀的执行团队+很好的方案最终实现了一个完美的北京馆。
设计没有完全十全十美的,遗憾肯定是有的,但是美学中有一个概念是“欠缺的完美”,正是因为有欠缺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从概念上认识和表现上认识都是这样的。设计讲究的是“合适”,北京馆做到了无论各个层面的参观者都可以接受,就达到了“合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