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名家 >> 专访德国汉堡DFI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院长 |
德国汉堡DFI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 院长,著名华裔艺术家 单凡
采访人:张宜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传媒设计学院DFI国际合作课程负责人
受采访人:单凡,德国汉堡DFI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 院长,著名华裔艺术家
整理:郑晓鸿、冯圣
张宜平: 我们DFI的国际传媒设计合作课程的优势是国际化,它跟国内传统的艺术与设计类的教学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单凡:我觉得,突出的特点有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我们这课程非常地注重实践,教学理念是理论从实践中来的。单看传媒这一块,在很多理论还没有出来前,业界已经在实践了,而我们的老师多是业界的专家,这是我们非常大的一个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国内院校,国外的大多数设计院校都没有的,我们因为拥有这种小、少而精的办学机制,所以课程更新比较快、学制比较灵活。
第二点是国际化的办学方向,这也是在一些大的国内设计院校达不到的,因为传统的学术机构比较臃肿,又受到观念和政策的限制,真正的与国外院校的合作很难达成。而国内目前存在的所谓的国际化的办学更多的只是学生从这里到国外去留学,或者是国外的一些老师到中国来进行短期的执教。我们DFI与北师大珠海分校的合作是深层次的,是从教学理念、教育大纲,一直到课程管理、师资配备等一系列的合作,这样国际化的定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
第三点是尊重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DFI所承袭的更多是美国的教育理念:发现个性,发展个性。我们非常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在哪,我们认为只会保守传统的设计师不会是好设计师,一位出色的设计师肯定有他的专长和特长。学校的任务就是发现每位学生的特长,把特长提炼出来后,发展它,将来成为一位具有特色的设计师,而不是一位什么都会的设计师,这是我们的教学优势之一。
张宜平:就我们已经在这个课程中享受到这些优势的学生来讲,已经有不少学生从珠海去了德国,甚至有些去了英国,经过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课程后,他们获得了怎样的进步?
单凡:这个进步从总体上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气质上的进步,第二个就是专业知识的进步。首先说自身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气质上的进步,我认为任何一个学生内在的东西会从外表表现出来,我经常让刚到德国或者英国的学生给自己拍张照,一年以后再给自己拍张照,然后把这两张照片比较一下,每个人都会发现这个学生的文化背景,交流和沟通导致他内在气质的变化——更国际化了。这种国际化的特征就是“宽容,开放”。这种气质对于我们搞传媒设计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第二个就是知识背景的变化,他们的知识更国际化。我们重视传媒设计国际化的标准,在全球化得大环境下,传媒设计追根究底还是要解决沟通中的问题,毕竟市场全球化以后,全球会出现普世的审美标准,这个标准必须通过国际化教学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