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动漫是一家 |
最近,有一个名词正在悄悄广泛使用,那就是“动漫”。它与原来说的“漫画”、“卡通”是什么关系,还是从头说起。漫画在我国清末明初时便在报刊杂志上出现,但那时人们称它为“笑话”、“谐趣画”、“滑稽画”、“讽刺画”、“时事画”,而此时在日本已统称为“漫画”。1925年上海《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该报主编郑振铎把这种独特的画定名为“漫画”,从此“漫画”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涵盖了原有各类内容,统称为“漫画”。
漫画在欧美19世纪初便出现,称为“卡通”(cartoon),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故事漫画成为动画(也称卡通片)。从此,漫画与动画分流,一些政治性、时效性强的漫画仍在报刊上占有主要位置,而一些幽默性强和故事性强的漫画走向银幕和荧屏,改变成动画,由于有动态、有声响,更加吸引观众。
有漫画家担心,卡通会替代传统漫画,我认为是多虑了。它们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是互相排斥的替代关系,从大漫画的概念来想,也很好理解,报刊上仍然适合传统短小的讽刺画、幽默画、风情漫画的发展,故事漫画则适合在期刊、图书上发表。现在又出现了FLASH这种形式,由于其简便、易于制作,成本又低,为传统漫画走进荧屏开辟了新的途径。去年北京电视台动画部便邀请漫画家们参加,他们用公益漫画创作动画,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配上音乐效果,更丰富了漫画的表现力,这也说明漫画和动画本是一家,有着血缘关系,动画就是动起来的漫画。
从历史上看,中国老漫画家万氏三兄弟就是中国第一代动画人,他们制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而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是看了《铁扇公主》才激励他从漫画转向动画,后来他成了日本动画的开创者,并制作了《铁臂阿童木》、《森林大帝》、《我们的孙悟空》等家喻户晓的动画片。建国以后,一批老漫画家投入中国的动画事业,制作了《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哪吒》、《天书奇谭》等经典动画片,还有不少漫画家虽不在动画界,但也参与了一些动画的编剧、造型设计。这都说明漫画家与动画家之间的位置是可以转换的,更说明漫画与动画之间有血脉的联系。动画的成功是得力于漫画诸多元素的摄取,我们熟悉的“米老鼠之父”华特·迪斯奈最早也是位漫画家,在报刊上画米老鼠卡通连环画,后来才搬上银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也是一样。
漫画中的谐趣、幽默、夸张、变形都是动画创作中一向采用的手法,也是两者共同的特征,两者的区别只是一动一静、有声无声而已。搞动画如能懂得漫画并掌握漫画的构思造型技巧,无疑是有益的。
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举办动漫活动,上海、杭州、常州等地都举办了数次动漫节。去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更是盛况空前,连阿根廷大漫画家莫迪洛也请来了。动漫展示中已不像以前那样仅局限在故事漫画一类,也包括单幅、四格、讽刺、幽默诸多形式,不少老漫画家和中青年漫画家齐聚一堂,开幕式时观众相当之多,这些都证明了“有容乃大”的真谛。动画、漫画是一家,应该携手合力,共同推动中国动漫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