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从纯真年代进入世界大战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所在的长宁区万航渡路毗邻苏州河,它仿佛就是苏州河的一条曲曲折折的地上航道,许多民房聚集在这里,但这些民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海里弄,而像是杂乱不堪临时搭起来的周转房,展陈出的却是老上海原有的那一点不示人的味道,穿着花睡裤趿着鞋在屋门口洗衣裳的阿姨,肆无忌惮舔着赤豆棒冰的小众生,头顶着烫发大卷提着菜篮买小菜的阿嫂……还有挂在门口迎风招展的床单和被单。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所拥有的三座矮楼颇为可爱,其中一幢有着大露台的公寓式的小楼是现在上美厂行政楼,据说1990年关锦鹏的《阮玲玉》就是在这里拍摄的,那露台、那台阶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凭栏望去四周都是高耸的楼房,不要穿帮才好。下面的空场,几个人在忙着摆弄遮光板,是在给一辆轿车拍广告,一切都似乎那么理所当然。厂长还引记者看了一个在高处的录音棚,好长一段时间上美和上译都是在这一处办公的,而70年代末上译厂翻译的许多经典影片都是在这个小录音棚里完成,这一点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当金厂长谈笑风生的说起当时自己还是上美厂的普通一兵,经常看到邱岳峰、孙道临捧着喝水大搪瓷杯中午到有长椅子的放映室里午休时,记者也笑了,那真是个纯真的年代。
师承与独创意识
中国的动画已有80年的历史,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历史也有了近50年。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的美术片组,1950年美术片组人员南迁上海,1957年,正式成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四十年代的上海市市长吴国祯飘洋过海去了美国,旧有的市长官邸的门口就挂上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招牌。有传言说一位原画师在厂里的一个木柜的夹缝中发现了好几条黄金。于是旧日市长的花园洋房扩建成一排排楼房,和平年代的动画事业正在这里蔚为大观,一批优秀的动画片从这里诞生。听不到炮火隆隆,但是政治运动却一个个接踵而来,表面上平静如水,暗潮仍然涌动,其实我们可以在很多的卡通片中看到很明显的政治划痕,回顾一下并不悠久的世界卡通史,像中国内地那样政治一再介入动画电影的做法,应该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和金国平厂长的交谈中,谈到了中国动画片的师承传统和独创意识,其实早在美影厂成立之前,万氏兄弟早就有《大闹画室》、《铁扇公主》这样优秀的动画作品出来,那主要是学美国迪斯尼。后来就是受苏联动画片的影响很大,中苏关系破裂后,动画工作者也跟着转变,转为观摩大量东欧动画片,尤其一波兰的实验动画和风格简洁而又多变的捷克动画为主。有意思的是苏联的动画大师是在吸收了美国迪斯尼的优点后,创造出带有浓厚俄罗斯风格的动画精品,而我们的动画导演在学习苏联动画艺术的基础上,进行新探索,以老厂长特伟为首的一批动画人深思熟虑琢磨实践后,带有浓厚中国风味的影片破茧而出,包括水墨、〝拉毛〞剪纸等片种都是中国动画的独创。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许多动画片都出自流传以久的民间故事或名家之手,美影厂生产的动画片、木偶片和剪纸片已有40多部在国内外获浆130多次,每当筹备一部重量级影片都会组成一个很强的班底。
片库经营《大闹天宫》
片库经营是近年来美影厂特别重视的一项工作,以《大闹天宫》为例。去年的《大闹天宫》问世40周年发行限量版珍藏DVD等一系列活动是一个再次唤起人们记忆的过程。从1960年到1964年历时四年,绘制了近7万幅画作完成的《大闹天宫》可谓是美影厂的〝镇厂之作〞。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一支画笔,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一万张原动画,可想见《大闹天宫》工程的浩繁。当时国内电影的制作发行流程是片子完成后,经国家电影局审查通过,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进行统一收购,当时是由国家统购包销,不存在商业运作问题,先期投入多少,公司按收购价格给予结算。据推算,在70、80年代中影公司收购美影厂动画片的价格是在10分钟8万块钱,那么120分钟的《大闹天宫》收购价应该近100万人民币,当时的100万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一两千万左右。《大闹天宫》1964年下半年完成的下集没有那么幸运,在〝文革〞期间沉寂了10年有余,直到〝文革〞结束才有机会面对观众,而当时绘制的原画、动画、赛璐珞版有很大一部分被损毁,现在厂里将劫后幸存下来的少量画稿作为珍贵资料永久收藏。几十年来,《大闹天宫》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同时还伴随相关产品的开发,音像制品方面从录像带到VCD,不论是哪种形式《大闹天宫》肯定入围美影厂音像制品发行量的前三甲,而这部令人百看不厌的作品每次在电视里重播,收视率也相当之高。金国平表示〝国产动画的出路在于注重知识产权积累〞,而去年《大闹天宫》正版珍藏DVD刚一问世,盗版市场立刻闻风而动,美影厂的老动画每年正版销售收入至少300万,而目前市场上公认的正版和盗版比例是1:9,也就是盗版卖出9张才会有一张正版卖出。那么这么估算,美影厂每年在动画片盗版问题上的损失达到一两千万元左右。
去年倾力推出纪念《大闹天宫》40周年〝限量珍藏版〞、〝珍藏版〞、及〝普通版〞三个版本的DVD,向全国公开发售。这次《大闹天宫》系列DVD三个版次中,一种是单张正片的〝普通版〞,另外一种是包括:一张故事正片、一张含有曾经参与创作、配音《大闹天宫》的人员采访记录片;首次公开彩色分镜脚本;花絮及主创人员采访、20世纪40年代,由万氏兄弟制作的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的副片的〝珍藏版〞,其中10000张为限量发行,每张都有独立钢印及证书。随碟附赠的还有宣纸印刷的原稿人物形象5张。这样一种非常全面的大型纪念为美影在以后片库经营方面提供了经验。
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摆在面前,就是再过10年,〝孙悟空〞的形象有可能失去知识产权保护,按照中国的《著作权法》对电影作品的保护期是50年的要求,10年后,《大闹天宫》就将变成公共版本。
行进中的动画长路
美影厂的企宣主
记者到两个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室里,一个是美影今年推出的重点片《勇士》,这是继大制作《宝莲灯》之后的又一部90分钟的影院动画片。充满内蒙古民族特色,讲述内蒙青年巴特尔经历种种考验,成为草原第一搏克手的传奇经历。记者采访的时候按进程正进入配乐阶段,将延续当初《宝莲灯》在音乐方面的成功经验,请三宝配曲而原画师也正在做最后的修饰处理,该片作为美影对中国电影百年献礼之作,同样也寄予希望它能够时隔五年继《宝莲灯》的成功之后再掀国产动画的高潮。另一个片子是美影1985年的木偶动画片《西岳奇童》的〝完整版〞,当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这部木偶片只完成了上集,由于导演靳夕的过早去世,拍摄下集的计划直到今天才得以实现,这20年的等待终于有了〝下文〞。木偶车间比起动画绘制工作事要凌乱得多,记者通过防火楼梯进入《西岳奇童》片组,一位老师傅一边在做木偶,另一个黑屋子摄影师正在紧张地给小木偶拍摄,制作和拍摄方式基本和20年前一样,需要靠纯手工完成,参与的部分工作人员是在20年前进行上集制作的,对这部片子非常有感情。
据记者了解,美影现在出品的多数动画片是为电视台的卡通频道或少儿频道服务的。很长一段时间,动画片是延用先拍胶片动画,胶转磁后在电视中播放。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逐步采用电视制作技术合拍片。从1995年起,国家不再给美影补贴,必须面对市场养活自己,所以电视系列动画片应运而生。而一直以来令美影人引以为豪的水墨动画基本已经停产,只是在广告商找上门的时候再动用。
〝他山之石〞别处的声音
记者也在后续的采访中听到了一些声音,内地的动画电影工作者除了集中在规模最大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北京的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也有专属的动画组,长春、西安电影制片厂以及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也有动画组。80年代改革开放后,港台两地商人在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地采取合作方式设置各种类型的动画公司,也吸引了很多动画人才。
广州一位曾经从事动画业的业内人士
除了这个原因,最主要的是观念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美术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是少年儿童,但是美术片并不等同于儿童片,这种凝固的认识束缚了这一片种的发展,而题材选择多为童话、神话、民间故事,表现方法上也相对来说单一,这种单纯的教化功能,限制了想象力和幽默感,同其他国家带有哲理思考以及启蒙性质的动画相去甚远。而日本动画现在仍是西方国家进口的大宗,认为我国的动画片抓不住观众心理,尤其多是短片,不成系列,特别不适合电视播映,而动画片在西方主要出路在电视。这种尖锐的批评还直指中国动画片没有创造力,〝捧着金饭碗讨饭〞,直到现在原创的动画少有突破,中国庞大的动画教育提供的动画从业人员多为低端的加工人员,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动画业再没有出现万氏兄弟、特伟、钱家骏、徐景达(阿达)、靳夕等等大师级的人物。至今仍执中国本土动画牛耳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面对持续至今的动画行业的世界大战,应该担当起怎样的责任呢?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