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葛培毅的动漫生活 |
葛培毅,1977年出生于上海。他是民间情报员向我们隆重推荐的动漫高手,而他也自称是半个杭州人,一来他曾经在中国美院学习过,二来女朋友在杭州,每个周末都要来杭州报到。
葛培毅半路出家,一次偶然的机会,上影厂的一位名师发现了他的天赋,于是投奔动漫行业,从动漫开始做起,直至带片导演。制作过参与《西游记》、《雷尼》、《人猿泰山》、《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著名动漫影片,其中制作的《安徒生系列》获得丹麦最佳动画系列片奖。
同时,葛培毅还是动画连续剧《翅膀少女》原画总指导;电影《小兵张嘎》原画师;德国动画连续剧《SHERM》总导演。
《SHERM》的总导演,即将出炉的电影《小兵张嘎》原画师,连续剧《翅膀少女》、《福星高照猪八戒》原画总指导,丹麦长片《安徒生童话系列》原画师,迪士尼《人猿泰山》带片导演,丹麦著名卡通公司AFILM《TROLLTALES》的原画师,《西游记》系列原画师、构图师,《忍者神龟》动画制作人——这么一大串奇怪的头衔让人心生好奇,以前只知道动画片是由一张张手工绘画作品构成,却不知道还有那么多工种。
设计稿负责场景,给卡通生物们搭个伸胳膊伸腿抛出迷人笑容的舞台;
原画则根据音带捕捉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设计他们的性格,并把关键图画出来;
修型部平整原画枝枝节节的多余线条,让他们更平滑流畅,
动画则生产两个关键动作中将出现的一系列过程动作。一个几秒的动画需要无数个细微动作组成。对于电影拍摄,可以由摄像机完成,但对于动画,则多是手工作业。其烦琐程度简直让人晕头转向。
至于导演,则负责整个卡通片的平滑运作,方方面面事无巨细。葛培毅就是这么一个动画片的大当家。
【你的动漫生活】
和葛培毅约在一个咖啡馆。他是个清瘦的高个子,神情有些腼腆,跟夸张的卡通形象不搭调。不过,不搭调同样是一种卡通。因为彼此不认识,所以在左右走了一圈确认只有我一个人落单后才过来打招呼。
他说自己算是半个杭州人,因为曾在中国美院学习过,而且女朋友又在杭州,所以每个周末都得往杭州跑。
动漫生涯,娃娃起步
〝幼儿园的时候就被送去少年宫学绘画。老是画圆画方对着石膏像画素描,实在烦人,后来就跑了。〞但没想到若干年后还是回到这里,并且从最没有创意的上色描线做起。
1996年从学校毕业后,葛培毅在上海地铁半心半意干了半年:除了在地铁上班,两天休息的时间都贡献给卡通。很幸运,被上海电影制片厂一位名师相中,加以点拨,于是立马投奔卡通而来。
很迅速地在一年时间里从动画升级到原画。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执行,后者创意,而通常跨这一步需要四年时间。
葛培毅开始了职业动画生涯。从基础起步慢慢做到大型卡通公司的原画总指导和带片导演,自己带领团队,协调背景,设计稿,原画,修型,动画,直至合成出片,他的表现已经到达了高手水平。
动漫事业,循序渐进
葛培毅当然有自己的个人理想:创造一系列中国动画明星,但他还是相当理性,并没有如想像中地强调原创,〝加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而中国现在需要的就是学习。〞动漫事业需要STEPBYSTEP(循序渐进)。
〝动漫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韩国动漫业为什么会在七八年里迅速崛起,就是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入。而中国的动漫事业,同样需要政府的扶持。必须培养出一批原画精英来,不要指望他们马上带来什么,只是去精心培养,那么也许十年后,中国卡通事业与世界的差距就会很小很小。对于中国来说,先做好加工是最好的培养积累方式,对于我来说也是同样。〞
〝原创固然能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思想,但是必须有不断的积累。即便是卡通界的神话宫崎骏,你知道他几岁才开始第一部原创作品的吗?四十多岁!之前他一直在学习各种技巧,高手都应该是这样的。〞
〝中国当然可以有原创。比如《西游记》就是超棒的题材。但应该是无限升级版的《西游记》,不要完全忠实原著,这样发挥的空间想像的空间实在太小,它应该用各种现代元素来包装,并且应该是国际化的。〞至于什么是〝国际化〞的表现手法,很简单,只要有趣,好玩,大家都愿意去看。〝七龙珠,就是升级版本的一种。〞
【我的动漫体验】
对动漫的工作室相当好奇,却由于工作室在上海,无法亲见,实在是有点闷气。于是,葛培毅连说带比画了一番:一张工作台,桌子的隔板上贴着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桌上有点花花草草和卡通玩偶,兴许桌下还有一双拖鞋。
听着似乎同日常的写字楼没什么区别。但工作台上却不是电脑,而是在正中平行固定着一个大玻璃圆盘,工作台与圆盘的中间是灯,画稿就被固定在圆盘上,透过灯光翻看。如此这般不描述则已,一描述更让人心里痒痒,想趴在那玻璃圆盘上过过瘾。
于是另想花招,来个命题作文,题目是《摄影记者李忠现场版》。那会儿,李忠正从另一个场子杀到,汗珠荡在下巴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葛培毅30秒考虑,六七分钟刷刷落笔,其间想像了N次,细细打量了李忠N次,一个圆圆的汗流浃背的卡通老记形象跃然纸上,倒戴鸭舌帽,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硕大的摄影包把身体压出了一个弧度,胸前突兀的相机大镜头,手臂和衣服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显见赶了N多场子后体力耗费太多——看来第一印象确实最深刻,最后还不忘在边上签一个〝毅〞字。整个过程中,葛培毅的神情专注地更不卡通。
葛培毅露了一小手,让我不免伤感,如果自己也有这般身手,该是多么得意扬扬的一件事。我们用文字记录一天的喜怒,葛培毅们却让一个片段一个表情以卡通画的形式留下来。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