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对国际动漫节的文化解读 |
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方案昨天正式出台,记者从中了解到,此次公布的九大活动中除了人才招聘会外都与青少年有关。
从开幕式的Cosplay秀大赛到杭州市少年儿童〝动漫嘉年华〞;从青少年原创动画、漫画或FLASH动漫作品大赛到童话儿童剧展演,也许在我们许多人看来这些只是小学生的〝文化〞罢了,但其中的〝友情、信念〞等要素,却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共鸣中认识到这种纯真。所有这些将在动漫节上推出的活动,都旨在一种健康的引导,在让新新人类们在迷上动漫之后,给他们高水平的动漫、健康的、先进的同时也是酷的动漫,给他们属于自己的乐趣。活动与赛事方案已一览无余,对动漫节这个新事物进行一些文化解读,或许能更多地让这个节日的受众们在这个即将到来的节日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不知是否是一种巧合,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开幕日恰好定在了〝六一〞儿童节,似乎昭示着本届国际动漫节的定位——这是一个青少年的,面向未来的节日。它的受众面不同与著名的杭州西湖博览会,西博会的受众是涵盖各个年龄层的大众,而动漫节的受众则相对集中在青少年。这个网络时代下的新鲜节日,将热爱动漫的新生代青少年们的精神选择和个性方式作为动漫节执行委员会的主要目标,在由政府操办的这样一个盛大节日中,似乎嗅到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味道。几天前,香港著名漫画家欧阳应霁来到杭州时对记者说,杭州对待新兴文化的这种积极态度,真是令他这个香港人刮目相看。
记者身边有着太多80后的青少年,有的刚踏上工作岗位,有的还在大学、高中求学,在他们心中,动漫已经是打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的,具有鲜明代际特征的文化符号。许多人随着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与那个遥远的小女孩一起去历险,去体会她的喜怒哀乐;许多人通过《龙狼传》,《一骑当千》了解了中国历史和文化;许多人通过《棋魂》爱上了原本认为枯燥的围棋艺术……
动画中蕴涵的文化力量是我们所无法估量的,她可以影响我们对事物最本质的判断:美或丑,善或恶,这都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东西。如果将动漫节的主流受众定位在青少年,那么是否意味着成人社会对动漫节的缺席,甚至是冷漠处之呢?遗憾的是,记者这样的担心正在周围生存的成年人当中得到验证。〝不看了,没意思。奇怪,这样的影片也能得奖?真搞不明白你为什么会喜欢动画片这种小孩玩艺〞,许多同事和朋友面对记者推荐的《千与千寻》DVD这样回答着,将柏林金熊奖和奥斯卡奖所蕴涵的深意贬得一文不值。我们身边有着很多把持着话语权且有根深蒂固看法的人,他们的看法或许很荒谬但却不容晚辈的指正。当然,我们可以原谅自己的固执,孩子上小学了,科长的压力大了,外快难赚了,但功利的世俗是否就应该迫使我们在成熟的同时将童心抛弃,阻碍了我们欣赏一切美好事物的本能?
欣慰的是,成年人在最初的游离之后,也在向动漫世界靠近。我们发现,动漫也是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我们在平克-弗洛伊德的摇滚音乐DVD《墙》中,早已看到了动画的妙用,《狮子王》中间看见了男性的责任和力量,老男人昆汀-塔仑蒂诺也在《杀死比尔》里玩起了动画,连中国新锐导演贾樟柯也扛不住动画的诱惑,在刚刚公映的电影《世界》里插进了好几段动画。记者昨天随机进行了采访。几位浙大附中初中学生的家长说,他们刚开始一点不知道动漫,结果是家里的孩子教会了他们玩动漫。现在,动漫文化已经进入了他们家庭的生活方式,许多办公室的同事会聊起《加菲猫》的经典台词,越来越多的人的手机画面是可爱的小新,一些成年受众们,也在相比80后新新人类们稍稍迟钝后,欣然接受了送到了面前的动漫文化,或许,也是拾回了某些曾经丢失的东西。
作为动漫文化载体的这一盛大节日,还将给动漫节的受众和承办国际动漫节的城市杭州带来些什么?可以假设,如果首届动漫节举办成功,那么它多多少少会给杭州这座江南都市注定青春气质和新锐气质。在一个网络时代里,杭州作为新兴的〝动漫之都〞,青春和新锐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还是希望这样的青春和新锐能够走出本就不缺少青春和新锐的青少年当中,来到更多需要的人当中。或许,有一天动漫节能够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推出,我们可以做出更深的解读。
昨日,记者从动漫节组委员会了解到,此次动漫节的重头戏——开幕式方案将于今日出台。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