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名家 >> 三联生活周刊:三维动画越繁华,越空虚 |
奥利-乔斯顿
——《海底总动员》、《WALL·E》导演安德鲁·斯坦顿
今年4月,迪斯尼公布了未来4年内计划上映的10部动画电影,除了一部手绘动画《青蛙公主》,其余都是三维动画,而且除了今年暑期马上就要上映的《WALL·E》之外,全都将在立体影院播出。这个消息让人又欣慰又伤感,欣慰的是迪斯尼手绘动画总算留住了一点血脉,据说很多Pixar动画师都自愿业余时间参与《青蛙公主》这部影片的绘制;伤感的是,手绘动画无论如何都是明日黄花,仅供怀旧了。
早在2年前,迪斯尼就关闭了其位于澳大利亚的最后一个二维动画制片厂,宣告了二维动画时代的终结。尽管二维动画有它特殊的美感,它的弹性与夸张、白纸黑笔间温暖而流畅的触感,是计算机动画所无法模拟的,但技术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三维动画代替二维动画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三维动画的视觉冲击力更强,细节更丰富,更能刺激人的感官愉悦;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它彻底改变了动画的生产流程,从长远看,它比二维动画在制作效率和成本控制上有着无可置疑的优势。还记得《怪物史莱克2》中那个闷骚王子拍洗发水广告的镜头吗?那个镜头的制作花了梦工厂2个月时间,而在《怪物史莱克3》中,类似的镜头只需5天。
这两年,三维动画质量的急速提高,取决于两个关键技术的发展,其一是渲染器技术。如果你看过《汽车总动员》,一定对片中汽车的质感印象深刻,那种金属喷漆表面的反光效果和动态感,简直惟妙惟肖。片中最为抒情的一个段落——麦昆与萨丽沿着荒凉的戈壁公路兜风嬉戏,在20世纪60年代乡村音乐的舒缓吟唱中,从溪水、石头、飘落的树叶到光线穿过薄薄的雾气,每一个细节的质感都是逼真到极点,这都得益于Pixar自己研发的渲染器Renderman。这种渲染技术是梦工厂和蓝天工作室望尘莫及的。在《汽车总动员》之后,Pixar将这种渲染技术做成了大众版本的商业软件,很大程度上促成了高端渲染技术的普及。其实,《功夫》里那些让人目眩神驰的武功特效,比如“天残地缺”在弹琴时骷髅倾巢而出,一招“如来神掌”打得墙崩壁裂,那种真实的光线效果,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一个好的渲染器。
另一个关键技术是肌肉系统。虽然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它只能解决大场景中的动作,一旦到肌肉特写,仍然无法表现细节的变化。在《超人总动员》中,Pixar开发的肌肉系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角色的很多动作,比如只手举起火车,让人感觉真实有力,不仅是造型和动作设计的原因,更是肌肉系统的功劳。Pixar尤其擅长对角色面部和眼部肌肉的细部调节,充分展现角色情绪和心理的微妙变化,让人觉得这些动画角色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没有灵魂的牵线木偶。为了了解骨骼与肌肉的确切运动,Pixar的动画师们当年几乎人手一本世界解剖学经典巨著《格氏解剖学》。
刚刚去世的最后一位迪斯尼“九元老”奥利·乔斯顿(Ollie Johnston)曾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要动画,要动感情。”(Don't animate drawings,animate feelings)经过80年的锤炼,迪斯尼的手绘线条已经能表达人类灵魂最深处的情感。三维技术的优势是能随意创作,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任何细节,但它的问题恰恰在于缺乏感情,过分干净、冰冷和现实。作为奥利·乔斯顿的入室弟子和Pixar的掌门人,约翰·拉斯特将恩师的教诲搬到了三维动画,“如果一个动画师以模拟现实为最高目标,那他绝不是一个伟大的动画师”。
其实,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来讲,三维动画发展到极致,就是创造一个完全拟真的人类世界。2001年,《最终幻想:内在精神》第一次尝试创造一个全三维的虚拟人类世界——当时计算机动画的平均成本是4000美元/秒——它震慑了每个人的眼球(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女主角艾琪·罗斯也仍然是一个相当完美的三维造物),但也迅速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它的票房惨剧使好莱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再涉足这种疯狂的试验,只有一个人例外——罗伯特·泽米吉斯。这位拍出过《阿甘正传》的导演,以阿甘式的偏执狂精神,放着好好的摄影机不用,非要汤姆·汉克斯一次又一次地穿上动作捕捉服,对着空气表演,再大费周折地把捕捉到的表情和动作赋予数字演员。他的第一部全三维动画电影《极地特快》上映后被人讥讽为“僵尸特快”,因为片中三维人类角色的“死鱼眼睛”十分恐怖,状若僵尸。该片票房惨败之后,他又拍了一部以人类为主角的全三维动画《怪兽屋》,不过这次他吸取教训,故意对角色的面部造型和表情做了夸张化处理,不至于吓到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