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名家 >>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数字影像技术揭秘 |
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应用数字图像最多的一次,奥运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综合运用数字影像技术,并创造了诸多之最:影像时间最长;屏幕尺寸最大;数据量最多;3D及数字特效运用最多。
水晶石所在的团队开幕式影像工作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现场的影视内容制作;另一部分是在两年的过程中配合张艺谋导演不断做开幕式的预演。就水晶石为奥运会开幕式提供的数字影像,记者采访了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董事长卢正刚先生。
水晶石公司董事长卢正刚与媒体进行沟通
记者:水晶石如何配合做开幕式的筹备预演?
卢正刚:开幕式需要调动舞美、装置、焰火、表演等多专业、多部门、多工种的团队协作与配合,难度极大,未经过现场测试很难预料最终效果,想象和现实的鸿沟很难逾越,所以彩排是有限的。
自2007年9月,水晶石开始配合总导演张艺谋、影像组杨庆生等导演进行方案推演、辅助预演以及现场模拟。以三维技术对表演空间、时间、节奏、顺序等进行高效率的模拟,从而加速方案的推演和定型。
比如开幕式的点火仪式,想出各种方案,要先做出来模拟效果,看效果怎么样。整体方案的推敲、跟领导的汇报可以直接看到视觉效果,在沟通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记者:水晶石制作的开幕式现场数字影像视觉展示有哪些?
卢正刚: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影像制作运营项目总承包商”,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制作完成了由观众引导开始、长达60分钟贯穿开幕式始终10余场次的数字影像内容,包括开幕式145.5米地幕、492米鸟巢顶部碗边环幕的全部数字影像内容,以及现场转播屏幕上的部分数字影像内容。
整个创作过程中,水晶石与多方国际团队合作,协同完成开幕式所有场次的影像制作。有来自澳大利亚、香港以及德国的艺术家们,尽管他们在语言、工作方式和文化等方面与影像组创作团队存在很大差异,需要不断磨合,但为了实现开幕式视觉盛宴的同一目标,艺术家们精诚合作,最终完成了导演的构想。影像内容起到了烘托创意主题、恰当的配合现场表演的作用。
水晶石公司参与制作“卷轴”数字影像
记者:水晶石制作的开幕式现场数字影像视觉展示进行了多长时间?
卢正刚:整个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影像制作工作历时11个月,水晶石核心团队常设有50人左右,前后参与创作、制作及支持的人数超过200人。
记者:水晶石在制作开幕式的数字影像时候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卢正刚:首先,项目的前期就很有挑战。大家都没有做过这样的影像,对工作的本身要理解,要吃透。还要根据不同导演的要求和周围艺术家沟通。比如说我们光跟影像沟通是不够的,还要看舞美、灯光,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其次,开始的时候团队之间也要进行一些合作,压力太大。公司内做这个项目人员分成两部分:一个小组跟奥运影像组天天在一起工作就,另一组就留在公司。有很多人说我能不能换一个项目,做这个项目压力太大了。面对导演的要求,时常会有有挫折感或者是沮丧感。比如公司里做点火时跟随影像的那个设计师,开始是8个人一起做,后来是7个人,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只有他一个人完成,点火需要保密,他的工作都是没有人帮忙的,全部自己完成,不能增加新人。
水晶石公司参与制作鸟巢“碗口”屏幕的数字视觉内容
记者:北京奥运会影像制作运营项目总承包商含义是什么?
卢正刚: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影像制作运营项目总承包商——水晶石的工作范围包括:承担大部分影像的制作工作;组织和协调项目团队;对开幕式的整场影像的最终结果负责。
总承包商的工作包括两部分:一个层面是奥运会影像整体的制作方面,另一个是服务和管理层面。制作公司直接跟我们签合同,然后财务包销、管理、人员、制作等由水晶石总承包。服务和管理是很细的行政事务,包括部门与部门的内部协调,包括人员管理,包括采购,包括买东西都是由我们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