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新创意人和他们的创意之道 |
群体案例
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弗罗里达提出了“创意人”的概念。谁是创意人?这一新兴群体在中国经历了什么样的道路呢?我们选取了在加拿大一项住宅大楼的国际建筑设计比赛中,击败其余五名入围选手,脱颖而出获得大厦设计权的马岩松等几位著名华人建筑设计师作为案例,希望走近这群创意人的世界。
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观测,比如从贝聿铭、张永和和马岩松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中国融入全球体系的程度以及因此而改变的创意人的生存边界。
贝聿铭,在世的最著名的华人建筑师,他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因为他的大半生在美国度过,但他也会普通话、广州话、上海话和苏州话。因为他祖籍苏州、生于广州,在香港和上海度过童年。
像那时候的多数富贵人家一样,在当时的中国银行任要职的父亲送他到国外留学。
那是1935年,美国正在蓬勃地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父亲原来希望他留学英国学习金融,但他没有遵从父命,而是依自己的爱好先后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设计专业。他对现代建筑发生兴趣和上海这个城市有关,他曾回忆说,自己在上海读中学时,周末常到一家台球馆去玩台球,附近正在建造一座上海最高的饭店,这刺激了他的好奇心。那时候,虽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但上海却在迅速发展中,是当时远东最繁华、最开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前卫文学和艺术的发源地,还是国内外建筑师交流的中心,很容易看到最新的英文报纸、书刊。
上世纪40年代贝氏毕业的时候,正值国内战乱,贝氏在父亲规劝之下滞留美国。
之后40年,他在美国这个最国际化的大熔炉中开创事业,成为有国际声望的建筑师,在世界各地留下设计作品。而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建筑师处于封闭环境期,私人事务所完全消失、建筑设计思想单一化,设计师很少有机会获取国外的信息,也很难在设计中发挥个人创造性。
当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再次尝试和西方接触时,贝聿铭才得以回到阔别近40年的故国探亲观光。之后改革开放政策出笼的1978年,更让他有机会在北京设计香山饭店。然后陆续有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北京中国银行总部以及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作为名人,他无须参与竞争而直接获得设计权。
比贝聿铭小四十岁的张永和现在是新一代华人建筑师的代表,曾有内地时尚杂志称他是“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但是这个称谓容易引起争议,事实上张的经历很难用“本土”这个概念来界定。张永和在南京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接受本科教育,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于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就学保尔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然后在旧金山几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先后在美国四所大学任教,并于1989年成为美国注册建筑师,那时候,看上去他的人生道路和贝早年没有多大差别,如果没有后面的巨变的话。
故事改变的原因,是1992年以后中国再次启动经济建设热潮,看到机会的张永和最先到经济开放度最高的深圳设计一些项目,并成立自己的非常建筑事务所。到1996年底,他正式辞去美国莱斯大学教职,以中国为中心展开自己的工作。
之后另一个转折是他获邀担任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当中国的建筑大跃进引起全世界瞩目时,他领导的这个机构成为一个信息交流中心之一,他流利的英语无疑也是一个优势。去年,他被选为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的主任,在很大程度上,这与他在中国的经历有关。他在美国接受大部分专业教育,但在中国开创现在的事业,并在各种会议、展览、报刊和传言构成的全球建筑师的网络中建立名望。
对马岩松这一代人来说,故事需要进行加速度叙述。在他们创业的时代,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建筑设计市场,中国也是国际关注的热点,在北京、上海成名立业和在纽约、伦敦的区别很小,甚至更为容易。所以,马岩松不需要漫长的等待,他们更喜欢以疯狂的速度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