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中国动漫产业期待蝶变 |
说起国产动画片,几乎每个人都能掰着手指头数出几部,《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渔童》、《天书奇谭》、《黑猫警长》,不同年代长大的中国人,都有他们那一代记忆中的国产动画片,如果从1926年上海万氏兄弟拍摄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算起,国产动画片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80多年的历史,到了如今创意产业异军突起的年代,我们的国产动画片还能继续这样的辉煌,创造出新的经典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动画产业的80年。
国产动画昙花一现
20世纪50年代,中国动画逐渐繁荣起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厂后,更是迅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神笔》和《骄傲的将军》,这两部动画片中融入了木偶剧、京剧等传统文化元素,开创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片的先河。
196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面世,这部作品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笔调细致的水墨画和细腻的动作设计,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并一举获得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和法国第十七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64年,众所周知的《大闹天宫》又一次让全世界领略到了“中国动画学派”的独特风采,再加上《没头脑和不高兴》、《牧笛》等优秀作品,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才学和激情缔造了中国美术电影的鼎盛时期。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动画逐步塑造了完全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哪吒闹海》、《金猴降妖》、《天书奇谭》等动画长片问世,《鹿铃》、《鹬蚌相争》、《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片也相继诞生,著名的《三个和尚》也产生于这一时期。
后来,伴随着电视的普及,系列动画片开始出现,《黑猫警长》、《阿凡提》、《葫芦兄弟》等分集播出的动画片迅速占据了荧屏,并在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即便是在今天看来,这些作品也不失为国产动画的精品力作。
这个时候的中国动画,不仅在国内站稳了脚步,赢得了大批的观众,而且走出了国门,捧回了多项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奖项,在美影厂的奖杯陈列室里,记者似乎还能感受到中国动画当年的辉煌。
洋动漫纷至沓来 国产动漫陷入尴尬
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动画有过一段黄金时代,甚至被国际动画片界称为中国学派。然而,中国动画产业的80年历史,有辉煌也有过波折。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动画片陷入了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尴尬境地,没有国际大奖,没有观众追捧,甚至一度连生存都成了问题。这段中国动画产业不堪回首的时光,究竟是怎么度过的?
1981年,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全国上映,这是中国从国外引进的第一部电视动画片,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电视观众认识并熟悉了一个又一个来自国外的动画形象。随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迅速占领了中国的动画市场,神通广大的机器猫、造型百变的变形金刚和与邪恶力量作不懈斗争的圣斗士吸引了绝大多数观众的眼球,国产动画也因此陷入了低谷。
金德龙,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长期关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他告诉记者,在国外的动画片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运用了很多当时国内动画制作单位根本想不到的市场手段,如:第一种,采用贴片广告的形式在电视台播放,第二种,对于一些具有开发潜力的,对于一些在中国动画市场具有开发衍生产品(潜力)这样的一种动画片或者是免费播放,甚至可以提供播出费用。
金德龙告诉记者,在当时,中国的动画甚至还没有形成一个产业,在动画制作的投入产出比方面,与像迪斯尼这样运作已经比较成熟的大型动画公司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部10分钟的国产动画片,成本高达30万元,在电视台播出一次却只能卖到100元人民币,而好莱坞仅一部投资4500万美元的《狮子王》,其票房及衍生品的收入就高达7.5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动画还面临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难题,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动画在我国都被视为文化事业,没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商品,更没有产业经济的概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动画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动画才在计划体制下开始规模化,开始考虑播出的长度和产量,但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
就这样,一方面是体制的弊端,另一方面是洋动画的大量进入,国产动画在与美国和韩国动画的竞争中逐渐落了下风,中国动画前行的步伐也显得越来越艰难,从1993年到2003年11年间,我国动画总产量仅为4.6万分钟,平均每年还不到4200分钟。
国产动画片和国外动画片的巨大反差,不仅是在屏幕上,在国外,动画不仅创造出艺术的辉煌,而且创造出巨大的产业,而在国内,动画仅仅作为一种艺术来追求,这种不同的模式,带来的是天壤之别,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动画片年产量只相当于日本的1%,全国动漫产量加起来还不到日本一家中型动漫公司的产量,这时候拯救中国动画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尽快完成从艺术向产业的跨越。
利好政策助力产业腾飞
2006年9月1号,广电总局出台规定,要求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00到20:00点的黄金时段内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而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到了今年,这个时间更是延长到了21:00,这个规定在国内外造成巨大震动,虽然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但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政策的实施有助于中国动画的发展。
在限播政策推行一年之后,国内各电视台播放的国产动画片从2006年的不到20部猛增至600多部,国产动画的产量也从2003年之前的每年几千分钟增加到了2007年的10多万分钟,短短数年间,中国的动画产业已经形成了基本完善的产业链条,中国动画也成功走出了尴尬的境地。
中国动画片产业的崛起,不仅仅单单表现在产量上。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447所大学在办动漫专业,在校的学生人数已经接近6万人,而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给动漫产业提升自主品牌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渠道,动画片已经不再是只给小孩子看的教育工具,它正成为国内文化产业的一个新动力。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推动下,财政部等部门也相继出台对中国动漫产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通过降低动画公司的创立门槛、进行税收倾斜等措施促进国产动漫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些积极因素的作用下,国内动画业迅速扩张,在过去的10年内,动画创作单位和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分别有了10倍、20倍的增长。
在湖南,三辰卡通公司因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而名声大噪,在这部寓教于乐的动画片中,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的蓝猫博得了广大儿童甚至是老师和家长们的好感,这使它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蓝猫不仅在国内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且还引起了国外一些国家的关注,秘鲁驻中国大使伍绍良,就正在和三辰卡通洽谈将蓝猫系列动画片引入秘鲁国内的有关事宜。
不仅是蓝猫,三辰卡通的另外一部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也获利颇丰,仅在2007年,这部动画片图书发行的利润就达到了6000多万元,再加上播出的方式,这一部动画片就赚取了一亿一千五百万元的利润。随着三辰卡通和宏梦集团的交叉持股形成的进一步融合,这两大动画公司还将合力推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动画片。
2006年5月,沈南鹏执掌的红杉资本向湖南宏梦卡通注资750万美元,这成为红杉在国内投资的第二大手笔,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内,联想、智基创投、IDG等风投的介入掀起了一波中国“动画热”,中国的优秀动画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资本的宠儿。
截至2006年底,全国动漫企业已达5473家,447所大学设立了动漫专业,1200所学校开设了与动漫相关的专业,此外,目前全国在建的影视动画基地也已经达到17个,同时,在5年之内,中国动画年产量将达到20万分钟左右,再加上全国34个少儿频道以及专门的动画频道构成的播出平台,这一切都为国产动漫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金德龙:“据国外的资料表明,现在世界上动漫产业的规模达到5000亿美金(每年),而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具有3.67亿少年儿童,同时又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动漫产业是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
黄金职业引发培训热潮
体制、机制这一次没再成为中国动画产业成长的阻力,而是变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发展国产动漫产业、扶持民族品牌,已经成为管理层的共识。一批杰出的民族企业也通过自己的创新,在依托民族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打着中国烙印的品牌,形成了新的文化潮流;嗅觉最灵敏的还是投资人,他们看到了中国动漫市场的庞大机遇,开始纷纷将或大或小的资金投入到各种动漫公司中去。不久前在北京的一次项目介绍会上,甚至出现了投资人数量超过项目好几倍的情况,这在以前都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