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业界 >> 变形金刚——真的能变出金子的玩具(二) |
变形金刚——真的能变出金子的玩具(二)
——试从〝变形金刚〞的成功商业案例分析动画与玩具产业的关系
杀手锏之一:〝三变金刚玩具〞
随着1985年〝狂派〞的〝大火车〞(又称〝智慧魔星〞Astrotrain)和〝闪电〞(Blitzwing)两款玩具的推出,第一批〝三变金刚玩具〞诞生了。所谓〝三变金刚玩具〞就是除了变形为机器人外,还可以变化为另外两种迥然不同造型的金刚玩具。〝大火车〞可以变形为老式蒸汽火车头与航天飞机;〝闪电〞则可以变形为喷气战机和坦克。这个设计理念无疑使玩具可玩性大大增加,而玩具价格自然也成倍增长。但是消费者却欣然接受了这一价格,原因很简单——一个玩具具有两个玩具的可玩性;买一个玩具等于拥有两个玩具的玩耍权利,价格当然要贵一倍了。虽然我对消费心理学没有什么研究,但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深深感觉到这种玩具设计观念绝对是聪明之举——因为我控制不住地想往外掏钱。
这之后为了使〝敌我双方〞力量均衡,〝博派〞也出现了〝沙暴〞(Sandstorm,变形为大型运输直升机和沙地跑车)、〝百丈跳〞(Springer,变形为武装直升飞机和未来跑车)、〝舷炮〞(Broadside变形为航空母舰和战斗机)三个〝三变金刚玩具〞。而〝狂派〞也增加了〝毒气〞(Octane,变形为化学用品运输车和客机)与之抗衡。
再之后的金刚玩具更是在〝一鱼三吃〞的设计观念上大做文章:1986年的〝四变金刚玩具〞——〝山猫号〞(Skylynx)可以变形为机器狮子、机器鸟、机器怪兽和宇宙飞船;1987年的〝六变金刚玩具〞——〝六面兽〞(Sixshot)可以变形为喷汽战机、未来战车、野狼、未来坦克、激光枪、机器人。到了TF2000系列这种〝一鱼多吃〞的设计观念已经发展到近乎疯狂的地步。〝威震天〞号称可以变形为十种不同形态(其实说明书上是六种,而由玩家自行发明创造的造型却〝不计其数〞)!
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否则就会物极必反。这种过分突出变形种类而忽视变形质量的玩具销量并没有随着日益增加的变形样式而蒸蒸日上。原因很简单:样子越变越多但是每一种造型都大同小异——不是未来战车,就是未来战机,要不就是未来野兽——总之都是现实生活中无处寻觅、奇形怪状的〝未来派〞造型。既然是〝未来派〞就无从查询其造型的合理性与真实感,因此玩具变形种类越多就越给消费者以〝蒙混过关〞、骗钱的印象。试想当你看着手中那〝未来战狮〞和说明书上表明的〝未来战狗〞的差别只是多了一点头发的话,你是否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呢?
杀手锏之二:大型合体
1985年第一个变形金刚合体——〝狂派〞的〝大力神〞(Devastator)闪亮登场。大型合体的设计观念是〝三变金刚〞的延伸与发展。把可玩性从一个大玩具身上分散转移到四至六个小玩具身上与把一个玩具变形为几种形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的〝混天豹〞(Brutics)、〝飞天虎〞(Menador)、〝巨狰狞〞(Predaking)、〝大无畏〞(Superion)、〝守护神〞(Defensor)、〝求雨鬼〞(Abominus)、〝计算王〞(Computron)等巨大组合不仅使金刚的可玩性大大增加,而且对消费者的诱惑也与日俱增。道理很简单——想得到一个巨大的合体吗?花钱买全它好了。与过去那种〝单打独斗,毫无组织观念〞的单个金刚相比,这种玩具设计理念理所当然地多赚出四到六倍的钱——因为每个合体基本上由四到六个小机器人组合而成。当然你也可以单独购买合体中任意一个小机器人,但是当你买了一个后就注定要收集所有的了!因为每个小机器人的玩具包装中都有最终合体组合时需要的部分配件(这些配件也可以单独安装在每一个小机器人身上并起到美化作用)。缺少任意一个小机器人或者其所携带的组合配件都无法使合体站起来。没人逼着你买玩具,但你自己就是控制不住地往外掏钱。这种先给你点甜头尝尝然后往死了赚你钱的手法不禁又使我想起了〝鸦片战争〞四个字。
〝孩之宝〞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上瘾〞的收集欲大做文章,并愈演愈烈。小到由三个小机器人组合变形为照相机的〝照相机三兄弟〞(Reflector);大到TF2000系列中〝博派〞两大领袖人物〝擎天柱〞与〝通天晓〞(Ultra Magnus)组合成的超级机器人——〝Omega Prime〞。〝孩之宝〞的玩具设计师们几乎把世界上所有能组合到一起和不能组合到一起的东西都拼凑起来了。我相信在那些设计合体的不眠之夜里,他们看见一个咖啡壶头脑中都会瞬间闪现出它与电饭锅组合的画面。这种大型合体的设计理念在Armada系列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擎天柱〞、〝天火〞、〝超载〞(Overload)三大件居然组合而成了一个巨型合体!那真是好大一坨啊!!
杀手锏之三:大型基地
这一系列产品是所有金刚玩具中价格最高同时也是最炙手可热的玩具。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很大。
变形金刚中个头最大、价格最高的〝巨无霸福特〞(Fortress Maximus) 变形为人形时高达半米多!难怪有金刚迷友说玩这个玩具时的感觉就象〝在玩一半岁多大的孩子〞。之所以这种巨人玩具会如此受欢迎,这还要得益于动画片的情节渲染。剧情安排善恶双方不能永远露宿街头,因此都要有各自的大本营——即巨大的基地。当然这个巨型金刚除了变形为供人吃喝玩乐的基地外,还可以变形为机器人或者其它形态——〝大都市〞(Metroplex)可以变形为防守、进攻性两种形态的基地和巨型机器人;〝大力金刚〞(Omega Supreme)可以变形为带环形铁轨和火箭的基地和巨型机器人;〝铁甲龙〞(Trypticon) )可以变形为防守、进攻性两种形态的基地和巨型恐龙;〝撒克巨人〞(Scorponok)则可以变形为防守性基地、机器人和巨蝎。
由于动画片中设定了这些大家伙是金刚们的〝宿舍〞,所以玩家们为了营造出一眼望不到头的〝变形金刚大本营〞感觉,就要去买无数小型金刚玩具放在这些基地中衬托、配合它们的气势辉宏。而象〝大都市〞、〝铁甲龙〞这样的基地本身就设计了可以与其它金刚玩具再次组合的接口,只要你有钱去买别的金刚玩具就可以组合成更加巨大的超级基地形态。也就是说,当你掏出所有积蓄买回这一个个大基地玩具时,你已经再一次不知不觉中掉进了一个更加深不可测的无底洞。谁能容忍一座〝空城〞的存在呢?那么就必须为我们的基地配备各种〝人员〞——天上得有飞机巡逻吧?一架怎么够?怎么也要三、四架吧。这可是为一座城市巡逻啊。地上得有坦克、吉普车来回巡视吧?光是出现战车形态的金刚难免显得有点破落,总要有几个人形金刚出没吧。买!隔壁老谁家那小谁的〝大都市〞配全了〝银剑〞和〝救火喉〞而成为了颇为壮观的〝汽车人终级堡垒〞,那我也要去买!一定要买!谁叫我的最终梦想就是收集一座真正的变形金刚城市呢!我要把所有的大基地都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城市!再把各种小机器人放进去,然后每天就趟在这变形金刚的城市里想象着他们就这么一生一世地战斗下去,直至我退休。
承上启下的小过度:
综上所述,变形金刚玩具已经具备了令买家怦然心动的诱惑力和所向披靡的市场竞争力。但是没有到位的推广宣传再好的玩具也会砸在手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恰恰相反,现如今我们进入了〝酒香最怕巷子深〞的新时代。此话怎讲呢?你家的酒香了,但是缺深藏不露。那么我家正好借鸡下蛋,打着你的旗号卖假酒。再说现在的汽车尾气又那么呛人,再香的酒一般人的鼻子也闻不出来了。那么你说是不是〝酒香最怕巷子深〞啊?
因此借用那句经典的广告用语引出下文〝金刚玩具虽好,还要爱人喜欢。〞
(二)优秀的营销策略:
〝卖酒绝招〞之一:〝赔本赚吆和〞的动画宣传。
前不久广东千鹤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当年国语配音的《变形金刚》电视动画片,一时间举国欢腾(呵呵没那么严重了,只是热卖之中哦)。由此可见变形金刚动画片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高不可攀。可以说现在国内三十岁左右的动画从业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看了这部动画片后才决定投身于动画产业的(呵呵,当然我指的是男性公民)。
但是二十年前,这部动画片却是以免费播发的形式首次亮相于美国各大电视台。
1984年,为了更好地在美国推销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玩具,孩之宝公司制作了三集变形金刚动画片《Transformers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1,2,3》(国内译名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作为广告在ABC、NBC等大电视台付费播出(另有报道说动画片的前16集都是免费提供给电视台作为玩具做宣传之用)。我们暂且不去追究到底有多少集动画片是分文不取,还要自己掏腰包给电视台的,有一件事是肯定的——最初的变形金刚动画片纯粹是为了推广玩具而制作的商业广告片。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一般动画产业案例中,玩具大多是动画片的附属产品(即先有动画片而后有相关玩具)。而变形金刚案例则是先有玩具而后有动画片(即动画片是玩具的附属产品)。让我们试想一下当年孩之宝公司即将推出变形金刚玩具时的情景:
一车车的变形金刚玩具早已悄无声息地送进了各大玩具商店的库房,整齐地躺在货架上。一切看来那么有条不紊而胸有成竹。
而变形金刚动画片的制作工作却尚未全部完成。疲惫不堪的动画师们活动着早已酸痛的脖子和手腕,草草地抽了几口烟后又赶去开会研究下一集动画片该如何发展。空气中充满了紧张与前途未卜的味道。动画师们清楚地知道,那些堆积如山的金刚玩具是否能顺利卖掉全靠他们手中的笔和纸了。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
突然有一天,动画片播出了!
第二天铺天盖地的变形金刚玩具宛如诺曼底登陆般地占领了各大玩具商店的柜台和亿万孩子的心。
可以说没有变形金刚动画片就没有金刚玩具的今天,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二者相互配合获得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请注意哦,这是本文的重点!中国动画产业缺的就是这个!
A、 动画片前期策划必须考虑后延产品的开发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动画部主
由于变形金刚动画片是纯粹为推销玩具而制作的,所以在这方面做的极为细致出色。每一款动画人物造型,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是根据玩具生产需要出发的。动画师都是对着玩具设定图来设计动画人物的,因此绝对不会出现玩具重心不稳而站不住的问题。而且你可以发现每一个金刚玩具总会给玩家留出一个拿着时手感最舒服的位置(一般在人物的腰部)。大家知道一个玩具如果拿到手里很别扭或者用不上力的话,那感觉很是不爽的。在我所玩过的变形金刚玩具中没有一个拿着时会觉得七楞八岔,无从下手的。
举例说明:像〝毒气〞这样的三变战士,无论其油罐车形态、大型客机形态还是机器人形态都可以稳稳当当地站住,并且每一种形态都有手感最好的拿捏位置(我一直不知道这个位置在玩具设计领域里称之为什么,但是它一定是有专业名称,因为太重要了)。这里面牵扯到很高深的物理学和生物力学知识哦。不是说谁随便一设计就可以的,既要照顾到其它两种形态的美观和重心问题,又要考虑到动画片中该角色的制作工艺是否过于复杂。玩具造型设计得再漂亮,再合理,如果在动画片中需要投入过多人力物力(例如人物衣服折皱、细节装饰过多)也必须对原来的玩具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从而在造型、可玩性、玩具制作成本、动画制作成本等多方面达到最高效率的和谐统一。
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动画片一定要为玩具服务〞。因此不符合玩家审美好恶的玩具造型再独特新颖也要毫不留情地否定。例如这款由老爷车、蒸汽机涡轮船、老式飞机、蒸汽火车和老式运输车组合而成的变形金刚合体就从未对外公布过,当然在动画片中也就从未出现过。其实这么怀旧的玩具造型设定真的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且绝对特立独行,从没有过任何一款变形金刚玩具是按照这个路数设计的。但是在变形金刚玩具刚刚上市的年代,推广“怀旧”概念似乎早了一点。新鲜事物还没闪亮登场,怎么能一上来就开始怀旧呢?于是这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老爷金刚〞只好就此作罢。
由此可见,在商业利益面前〝艺术〞、〝创造〞之类的词汇似乎显得有些软弱无力、面红耳赤哦。呵呵,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天大的坏事。事过境迁,2003年孩之宝公司与Dreamwave公司联合推出新款漫画《变形金刚与眼镜蛇部队》(Transformers VS G.I.Joe)。这两大动漫明星强强联手,重拳出击,把故事北京拉回到二战时期。于是乎〝废弃〞多年的〝怀旧〞方案终于派上了用场。〝狂派〞老大威震天(Megatron)由原来的Warusai-P38手枪变化为德军在二战时普遍使用的名枪——〝鲁格〞;原来变形为Walkman的〝声波〞(Soundwave)被设定为老式军用布话机;〝红蜘蛛〞则从F-15战斗机复古为二战时期日本著名的〝零式〞战斗机;经典〝甲壳虫〞汽车造型的〝大黄风〞(Bumble Bee)摇身一变,成了军用挎斗摩托;而恐龙部队的首领——霸王龙〝钢锁〞(Grimlock)则被设定为老式坦克!
〝狂派〞自然而然地站到了〝眼镜蛇〞坏人一边,而〝博派〞则协助盟军继续上演着他们拯救地球的拿手好戏。
如此怀旧的造型。如此怀旧的情节。如此怀旧的组合。使得该系列漫画博得无数读者的爱戴。因为这是一个流行〝怀旧〞的年代。
我代表所有追赶〝怀旧〞时髦的人忠心希望这个系列漫画的动画片和玩具早日上市。
B、综观变形金刚案例,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动画片里出现过的人物一定会开发其相关玩具产品;而玩具中有的人物动画片里却不一定出现过
按理说,这么做是比较冒险的。没有动画片强大的宣传攻势,甚至从未在动画片里出现过的人物怎么可以直接推出玩具呢?万一市场反馈不好,岂不是前功尽弃吗?!但是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G1变形金刚还从未因为这个阴沟里翻过船。原因其实很简单,由于有了铺天盖地的动画片宣传,变形金刚玩具已经形成了一种品牌。市场的良性循环一旦被带动起来,其后续能量叹为观止。什么是名牌?名牌就是不做广告地球人依旧都知道的东西。就象可口可乐,也许你并不爱喝,但是由于长时间的宣传它成为了世界名牌产品,你就会觉得别人都喝自己不喝是自己有问题而不是饮料有问题。别人都喝自己不喝会显得自己很没品位,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这就是名牌的力量!
动画片里出现过了三只普通昆虫——反冲(Kickback)、弹片(Shrapnel)、炸弹(Bombshell),那么发售四只高级昆虫(Barrage、Chopshop、Ransack、Venom)时就没必要再做广告了。因为大家都知道昆虫派是何等人物,有着如何的本事。
〝录音机〞(Blaster)及其磁带在动画片中反复出现过了吧?那么当推出这四款可以变形为恐龙的磁带(Graphy、Noise、Dail、Saur)时就没必要再动用动画片这么昂贵的宣传手段了。玩家只要看看磁带身上的〝汽车人〞标志就都知道它们是〝录音机〞大哥罩着的。当然在动画片中还是需要主角口头交代一下这些即将出场,但是实际上永远不会出场的神秘人物。比如说〝你小子别跑,等我兄弟×××来了你就死定了!〞于是观众就开始满怀激情地期待×××的出现。
等了若干天,没动静了!动画片里没×××出现,玩具店里也没×××出现。突然有一天孩之宝公司宣布〝神秘人物×××〞即将隆重上市,但是你必须收集金刚玩具包装上的〝点卡〞到一定数量才有权利购买这款玩具。
这种种故弄玄虚的商业运作不仅没有加大顾客对金刚新品玩具的距离感,反而增了玩具的神秘感。这感觉就象你看了前两集《指环王》后一定想看第三集一样,虽然每一集都很垃圾。正因为动画片里没有介绍新品玩具的具体特长和所作所为,留给玩家的想象空间反而更大。无巧不成书,一般在动画片里没出现过的玩具价格往往都要比出现过的金刚角色高,甚至高出很多。例如上面提到的四款变形为恐龙的磁带就极难搞到,买到的话也是天价。不知当年商家是害怕卖不出去而降低这四款磁带的生产量,还是有意限量发行,总之最终的结果是——孩子们排着大队抢购变形金刚玩具。
C、影院长片的推出
变形金刚电视动画系列片一度成为美国收视率最高的动画片之一。这三季98集动画片为孩之宝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占了公司总收入的1/3还强。严格说来变形金刚动画片只是其玩具的附属产品,但是这〝无心插柳〞之作却一发不可收拾并愈演愈烈,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1986年,变形金刚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诞生了——《变形金刚大电影》(The Transformers The Movie)隆重上映。
与其它由系列动画片改编而成的长片一样,《变形金刚大电影》的艺术品位与观赏性远不如其系列短片。〝孩之宝〞拍摄该片的目的主要是扩大影响,同时推出一批全新的金刚人物,从而使变形金刚世代相传,生生不息。于是便出现了以下〝领导班子大更换〞的剧情设计:
〝热破〞取代战死疆场的〝擎天柱〞而升级为〝补天士〞(Rodimus Prime),成为〝博派〞第二代领导人;奄奄一息的〝威震天〞被〝宇宙大帝〞(Unicron)改造成〝惊破天〞(Galvatron)而再战江湖。
这部在剧情上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品不仅满足了金刚迷友的眼福(所有经典人物全部出场,豪华的〝演员〞阵容令人瞠目结舌)。而且还出现了很多全新的人物,例如〝能源宝〞(Matrix)、〝鲨鱼精〞(Sharkticon)、〝宇宙大帝〞等。特别是〝宇宙大帝〞的设计理念更是超凡脱俗——这个巨大的变形金刚居然可以变形为一个星球!〝擎天柱〞在他面前不过是小人国里的领袖而已。这种气势磅礴的玩具设计理念不禁使我想起《楚门的世界》(Trueman show)的绝妙构思,二者的奇思妙想异曲同工。
可以说这部影院版动画片使变形金刚在玩具界和动画界的地位再次得到巩固,成为TITANIC般的不沉旗舰(呵呵,地球人都知道TITANIC最后好像沉没了吧)。
说到TITANIC我不禁想起了该片的导演James Cameron,据说最新版的变形金刚影院电影讲有这位变形金刚的超级发烧友指导。该片将是一部结合真人和3D动画于一身的宏片巨制。想想将会出现的场面吧:你正坐在一辆〝甲壳虫〞车上休息,突然汽车自己站了起来,变成了〝大黄风〞。一把拿过路边加油站里的加油管大口大口地喝了起来!
一想起这场面我就兴奋不已!!!可惜导演不是我……
遗憾的是中国当年并没有引进这部电影,至使接下来的金刚第三季电视动画系列片在剧情上与之前的系列片有些脱节。同样日本方面也没有引进这部承上启下的作品,取而代之的是由TAKARA公司与东映公司联合推出的广告片——《大都市》(Scramble City)。这部完全有日方人员制作的动画片在保留美版动画风格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日本动画的雄厚基础和民族特色。
综上所述,不管我们做的动画片是不是专门为推广玩具而生产的宣传片,只要我们时时刻刻都把它当作广告来做,它一定会产生价值。这就像我的学生问我怎么才能做好电视节目片头包装一样。我的回答是——你不要把他当作只会〝飞鸽子,乱开花〞的电脑特技来做,而是当作一个三十秒的广告来做,效果一定会好。
〝卖酒绝招〞之二:勾魂摄魄的变形金刚系列产品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就必须提到精明的日本人。这是一个最善于以旧翻新、巧立名目、挖空心思赚钱的民族。
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变形金刚玩具发展的历史。追根溯源变形金刚真正的出生地并不是美国的孩之宝公司而是日本著名玩具公司——TAKARA公司。八十年代初期TAKARA公司开发生产的可由汽车变形为机器人的玩具DIAKRON(美国译为DAICLONE)可以说是变形金刚的雏形。这个玩具从诞生之日起就风靡全球,用日本人的话来说按当时的销量来计算,几乎全世界每三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拥有一个DIAKRON玩具。1983年TAKARA公司将DIAKRON以及MICROMAN玩具推向美国市场并大受欢迎。面对这一巨大商机美国人当然不会视而不见。于是1984年美国玩具界的大哥大孩之宝公司购买了TAKARA公司的机器人玩具版权并联合美国漫画界的老大〝奇迹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共同推出了全新的变形机器人玩具系列——The Transformers。这就是今天的变形金刚玩具!
一年后,精明的日本人觉醒了。他们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供手相让于他人的竟是一位超级〝财神爷〞。但是TAKARA公司对是否买回该产品的版权一直犹豫不决。毕竟他们不愿意嚼别人吃过的馍,毕竟是自己当年泼出去的水,怎么好意思再高价买回来呢?!从商业角度来看,他们又舍不得放弃自己已经日趋完善的DIAKRON及MICROMAN系列产品。但是当TAKARA公司的上层人员看了当年的美版动画之后,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产品已经没有任何发展意义了。不过为了找回一点面子日本人在引进美版变形金刚玩具时仍然保持了DIAKRON时期人物的名字。比如说〝擎天柱〞美版叫作〝OPTIMUS PRIME〞(以下简称OP),而日本人则还是沿用了〝CONVOY〞的名字。1985年6月变形金刚动画片以《战斗!超机器人生命体变形金刚》(《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的名字在日本发售,标志着变形金刚玩具的正式回归。
从此以后美、日两大动画、玩具强国强强合作,共同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变形金刚玩具及其相关产品。于是乎我们今天在市面上就可以见到日版和美版两种变形金刚玩具。
言归正传,来说说精明的日本人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民族优势贩卖变形金刚玩具的。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变形金刚系列产品〞。顾名思义,所谓〝变形金刚系列产品〞就是分期分批地、慢条斯理地、不动声色地掏光你钱包的金刚玩具。请注意,这种招术只有日本人能想得出来。接下来以三款日版系列产品为例,说明这种〝放长线,钓大鱼〞的营销的策略是如何实施的:
A、日本人出的变形金刚PVC系列玩具(扭蛋),前前后后已经不下十个系列。但是每个系列产品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在颜色、姿势、人物品种上稍作改变。
颜色方面:今天由原色小人变成透明小人,明天再由透明小人变成金属颜色的小人。后天又变回原色小人。模具利用率高达300%!日本人深刻地领会了“换汤不换药”这句话的真谛,从而才会有这〝换漆不换料〞的创举。
姿势方面:今天举左手,明天举右手,后天举双手。都举完了,就接着举脚好了。今天举左脚,明天举右脚……等四肢都举完了,就推出Q版PVC好了。
人物品种方面:翻过来,调过去就是那几个经典人物(当然也是大家最喜欢的)——OP,声波,威震天,红蜘蛛,感知器……而且一次只推出4~5款新品,并且捆绑销售,拒绝单独购买。这样一来玩家为了某一个心爱的金刚人物就必须购买一整套玩具。而没人能预测下一次推出的新品将是什么。于是玩家一旦买了第一批〝扭蛋〞就意味着掉进了无底洞。什么是收藏,成系列、有规模的才叫收藏。呵呵,于是我们很快就变成了〝收藏家〞。怎么有种一不小心成〝股东〞的感觉哦?
B、极小变形金刚系列。所谓〝极小变形金刚〞就是按照原来金刚玩具的比例缩小制作的袖珍玩具。比如说正常的〝声波〞就是随身听那么大,而他自带的磁带也就高档手机电池那么大。而〝极小变形〞的〝声波〞只有U盘那么大,而他自带的〝机器狗磁带〞仅仅有指甲盖那么大!别看如此袖珍,却丝毫不影响变形。〝声波〞依旧可以变形为机器人和随身听,而磁带也可以变形为机器狗(狗的四肢、尾巴制作的非常细致,每次玩我都生怕稍一用力就掰坏了)。
这个系列产品的卖点有目共睹——小巧玲珑,人见人爱,还节约成本(这才用几块塑料啊?!)。但是精明的日本人绝不会赔本赚吆和,好产品自然要有好价格。这样一个小东西售价在五十块人民币左右。貌似不贵,但是暗藏杀机哦!一套〝极小变形金刚〞共八款,一个包装箱里装24只。但是卖的时候是随机的——即买家不知道自己买的是哪一款玩具,因为外包装都一样。你只能凭运气,抓到喜欢的就赚了,抓到不喜欢的就只能自认倒霉。因为商家规定顾客不能挑选,只能随机抓。另外一个〝小阴谋〞就是这套〝极小变形金刚〞中的OP车头和车厢是分开计算的,也就是说车厢也算一件〝极小变形金刚〞玩具。这就意味着为了收一个完整的OP买家必须在茫茫箱子中找到车头和车厢两件〝极小变形金刚〞玩具。据一位北京的变形金刚卖家告诉我,当他应广大顾客强烈要求拆开包装,有的放矢地卖这款〝极小变形金刚〞玩具时,发现OP车厢与其它玩具相比数目极少。一箱玩具里最多有一个OP车厢!多么阴险的计划啊!多亏好心的中国商人违反销售规定告诉我这个秘密,不然的话还不知道有多少玩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是告诉我又能怎么样呢?这就是日本人的游戏规则,爱买不买。反过来人家还要骂中国人没有职业道德,不懂做买卖的规矩——说好随机卖的你却拆开,亮出来卖。什么叫垄断,知道不?什么叫奸商,知道不?啥都不说了,心拔凉拔凉的啊!但是捂着胸口也要买啊!谁叫咱喜欢金刚的。谁叫物以稀为贵的。谁叫一箱玩具里就一个车厢呢。
嘿!说你那!别动!那OP车厢是我先看见!谁动我跟谁急!什么别人预定了!少来这套,交了一百定金又怎么了?!我出两百,你给我放那!这就给你钱!
朋友们,又一幕人间悲剧就这么上演了。
C、〝送棒棒糖〞的DW版玩具:
所谓DW版玩具其实与美国最著名漫画公司DreamWave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它是由Takara公司生产发售的G1变形金刚玩具复制品。只是因为日本复刻使用了DreamWave漫画风格的金刚人物作为包装封面,因此国内金刚迷简称为DW版玩具。美国则习惯称之为〝Japanese Reissue〞。
与早已停产的G1古董变形金刚玩具相比,DW版玩具以其精美的包装和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在此我只想举一个〝送棒棒糖〞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钱都叫日本人赚走了。
DW版玩具的包装里都有可以拆下来的,介绍变形金刚产品的插图。当推出几款玩具之后,Takara公司决定推出DW版的OP。该玩具免费赠送一个活页夹,玩家可以用它来装DW系列产品的玩具插图。请注意,这就是我反复强调提到的〝棒棒糖〞。似乎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是为了这一叮点小恩小惠买家将要花费无数钱财。
此话怎讲?为了把这活页夹装满你必须去找玩具插图吧?每个玩具里只有几张插图,而且都不一样。这就意味着玩家必须收全所有DW版玩具才能完成该系列的收集计划。那么不管你喜欢与否,你都要把所有已经出了的和即将出的DW版玩具都买来,目的只有一个——装满这个夹子!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变形金刚玩具大百科全书。
到目前为止,DW版玩具已经出了十二款。平均价格在200~600元不等。至于日本人还将推出多少款DW版玩具只有天知道。理论上说,只要当年的G1玩具模具还在,他们的复制计划就将进行到底。呵呵,每一款DW版产品里都有玩具插图哦,而且很是精美哦。据我所知,国内现在已经有不少金刚玩家陷入了Takara公司〝自制变形金刚玩具大百科全书〞的圈套(呵呵我就是其中之一)。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想想吧,这得往日本扔多少人民的币啊?!反正我是不敢想,一想就两眼冒金星。不是恐惧,而是饿的——吃饭的钱都买金刚了……
这种〝周瑜打黄盖〞的销售方针使得无数买家欲罢不能,欲走还回。像吸毒者一样沉迷于永无休止的变形金刚系列产品之中。与其说日本人精明,不如说人家懂消费心理学。
(未完待续)
(作者:薛燕平 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