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名家 >> 宫崎骏——日本动画大师 执着追梦人 |
细节之美
宫崎骏是个注重细节的人,他不像迪斯尼那样,追求色彩的冲击性,也不刻意强调景物的真实感,而是讲究画面的纯洁、美好。因此,在他的影片中,碧水、蓝天、清澈的眼眸、怡人的田园风光都是少不了的。
宫崎骏的细节之美,还体现在故事情节设置上。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人物个性。在《风之谷》一开始,受了惊吓的小狐狸凶狠地咬住娜乌西卡的手指,而娜乌西卡则任由它咬,并温柔地说着:“不怕,不怕。”全然不顾手指出血。这不足半分钟的片段,娜乌西卡宽广博爱的胸怀,善良纯洁的心灵以及完美的亲和力都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为影片的展开做了铺垫。
谈宫崎骏的动画细节,绝不能略去久石让的配乐。久石让的音乐风格丰富多样,天衣无缝地搭配着宫崎骏不同风格的影片。
《风之谷》是久石让的早年配乐作品,也由此开启了他与宫崎骏长达几十年的无间合作。在结尾处,久石让用钢琴和管风琴的共鸣效果加重音节的力度,同时把音节适度加长,使音乐节奏舒缓但不失张力,于情节之外为影片增加了一个完美的结束符。
在《天空之城》里,久石让采用多首爱尔兰民谣,营造了一种纯朴自然的曲风,清新悦耳,也为画面注入一种欧陆风情。之后的《龙猫》,久石让以敲击乐营造出一种幽默感,具象化了龙猫的古怪表情与可爱庞大的身躯。
《千与千寻》的成功,配乐更是功不可没。久石让给每个角色都配以相应的音乐,比如无面怪,每次出场都会有两声沉闷的鼓声作为前行。另外,《千与千寻》把宫崎骏一直强调的“影像诗”概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中歌曲轻松悦耳,部分还带有强烈的日本民族色彩,音乐以至唱腔都是久石让所说的“冲绳味”。
痛苦与困惑当年制作完《幽灵公主》,宫崎骏说自己要退休了。的确,相对于迪斯尼的运作模式,宫崎骏这一套,只能用一个词形容——呕心沥血。他想退居幕后,干些编剧、人物设定这样的轻松活。
然而没过多久,年过60的宫崎骏,却顶着舆论的压力撤回了封笔宣言。4年后,《千与千寻》上映,两个月即成日本电影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是什么让宫崎骏食言了?
他曾解释说,《幽灵公主》后他在脑中给以往的作品归类,发现有一类主角他从未涉及过:10岁左右,既无光鲜外表也无魔法超能力,没被生活变得复杂,对于成人有种盲目的服从与崇敬——这个说法,确实很像作品中的千寻。至于为何把主角定为女孩,恐怕与宫崎骏一贯的女权意识有关。据说,他要求工作室的女卫生间比男卫生间大上一倍。
但是,宫崎骏给出的这个解释都不足以成为他复出的原因。还是他在《关于日本动画片的思索和启示》那本书中说的更坦诚些:“我自身的分裂愈加严重。一边叫着要洗手不干,一边却又投入新的影片策划。”宫崎骏说,现在他才算明白黑泽明当年为什么在《乱》中安排了李尔王这个角色。不是不想放开手中的权力,而是国王一旦成了老王,就难免可笑哀愚了——宫崎骏真的是太爱动画了。
正因为爱,他才会高呼“我们的事业已经腐朽了”。功成名就的他,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为日本动画的浮躁担忧。“时下的作品,尽是些俗不可耐的浪漫爱情。”在这个娱乐泛滥的年代,粗制滥造其实是在抹杀人们纯朴的天性。
作品质量低,并不在于日本动漫的后继无人。正相反,随着宫崎骏年事渐高,有人甚至说,一个“后宫崎骏时代”已经来临。其代表人物有:2004年凭借《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获“每日电影奖”最佳动画电影奖的新海诚,2001年执导《千年女优》而技惊四座的今敏,以手法创新著称的动画“鬼才”押井守。
然而,无论是宫崎骏还是“后宫崎骏”们,都没有改变日本动画业逐渐走低的局面。鱼目混杂,烂片增多。即便品质优良的,每100部动画片中,也只有10部能够真正赚钱。至少在电影市场上,日美动画平分秋色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究其原因,日本动漫业是由“铁臂阿童木之父”手冢一手创作的。然而,手冢的后继者们显然没有从这位“漫画之父”的“小作坊经营”中长进多少,很少能熟练地运用市场营销手段和美国的娱乐巨头较量。
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与市场脱节的“小作坊经营”,造成了日本动漫业的低迷。这样看来,宫崎骏在新作《悬崖上的金鱼姬》上映前的表态“之后将转向幕后,全力经营工作室”,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刚刚去世的迪斯尼“九元老”奥利·乔斯顿曾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要动画,要动感情。”反过来想,“感情”刚好是日本动漫的优势所在。只要具备完善的市场营造战略,宫崎骏们还是大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