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剧情flash镜头组接笔记 |
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镜头组接的笔记,希望对制作剧情flash的朋友有一点用。
第一部分:选择图像编辑点
两个相邻镜头的衔接点称为图像编辑点。选择图像编辑点要符合运动与心理规律,又要防止图像跳动与视觉跳动。
(一) 主体动作编辑点
主体动作编辑点是以形体活动为基础,选择主体外部动作发生显著变化后之处作为动作编辑点。它包括相同主体动作编辑点和不相同主体动作编辑点。
1. 相同主体动作编辑点
(1) 主体位置固定的画面,选择姿态刚发生明显变化后,作为动作编辑点。例:坐着的人站起来,低头的人抬起头,在这些姿态刚刚改变后,可将镜头切换到下一个镜头。
(2) 主体位置移动的画面,选择运动方向或速度刚发生变化后,作为动作编辑点。例:汽车刚转弯后或人的脚步由慢突然变快后,就立即将镜头切换。
(3) 主体出入不同空间的画面,选择主体走出画面或走入画面前,足9位动作编辑点。主体可以出画如画,如人从家里走出画面,切换到走入办公室画面;主体也可以只出不入,如从办公室走出画面,切换到在街上行走。
(4) 主体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的画面,选择动作刚开始或停止后,作为动作编辑点。例:伺机发动马达使汽车刚起动的近景切换到汽车开走的远景;一个人在图书馆走到书架前刚站住的全景,切换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的近景。
2.不同主体动作编辑点
不同主体的运动或同一主体的不同运动的画面,选择它们之间运动的内在联系因素:动势方向一致、连贯、动作形态相似、完整的瞬间,作为动作编辑点。
(1) 选择动势方向一致的地方作为动作编辑点。直线运动的主体,当朝同一方向运动时切换,使观众的视线方向保持一致;曲线运动的主体,前后镜头要保持连贯,如从单杠的大回环转到跳马的空翻落地,也是利用动势保持视线的连续。
(2) 选择形态相似的地方作为动作编辑点,如旋转的汽车轮切换到旋转的自行车轮。
(二)镜头运动编辑点
镜头运动编辑点是以动接动、静接静、动接静、静接动为基础,防止镜头运动之间、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的编辑点产生视觉跳动
1. 镜头运动之间的编辑点
(1) 镜头运动方向相同的编辑点采用动接动组接,从而产生一气呵成的效果。例:
几个连续右摇的风景镜头组接在一起,产生长卷式横画的的效果。
(2) 镜头运动相反的编辑点,采用静接静组接,镜头要有起幅、落幅才不会产生视觉跳动。例:左摇镜头落幅后,才切换到有起幅的右摇镜头。
2. 镜头运动与固定镜头之间的编辑点
镜头运动与固定镜头之间的编辑点要根据固定镜头的主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去选择。
(1) 镜头运动与静止的固定镜头之间的编辑点采用静接静组接,镜头运动要有起幅、落幅才不会产生视觉跳动。如一个摇镜头落幅后,才能接静止的固定镜头。
(2) 镜头运动与运动的固定镜头之间的编辑点采用动接静组接,利用主体运动的动势将运动协调起来。例如,跟牌一辆行驶的汽车,切换到汽车驶向远处的固定画面。
(三)穿插镜头编辑点
穿插镜头编辑点是以校正跳轴镜头为基础。
2. 选择主体运动刚转弯,转身或转头后作为穿插镜头编辑点,使跳轴运动有逻辑关系.
3. 选择主体在画面中间做垂直运动作为穿插镜头.这些没有明显方向的中间镜头,可减弱跳轴运动的冲突感.
4. 选择主体的特写镜头作为穿插镜头.特写镜头引人注目,从而分散主义跳轴镜头,减弱相反运动的冲突感.
5. 插入空镜头.
(四)人物情绪编辑点
人物情绪编辑点以心理活动为基础.
1. 选择人物情绪的高潮处:喜.怒,哀,乐作为图像编辑点.利用情绪的贯穿性切换镜头,可获得紧凑而不露痕迹,起承上启下,一气呵成的作用.
2. 根据不同形式的表情因素与内心活动,结合镜头造型与节奏,创造人物情绪感染效果.
第二部分:镜头组接的转场方式
时间,空间发生了变化的镜头画面要组接在一起,除了特技外,常用的是硬切.
(一) 利用动作组接
利用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一些动作作为组接点.比如小孩已长成大人,可以用这样两个镜头组接:
(1) 小孩走路,从全景推至走动着的脚.
(2) 从走动的脚拉出一成人在走路.
这是电影惯用的一种组接手法.实际上有很多动作性的镜头,都可以作为转场的切换点:一教师埋头备课,突然站起来,下一镜头就可接教师站着在讲台上讲课,实现了空间的转换.
(二) 利用出入画面组接
表现主体从甲处到乙处时,为了省略从甲处到乙处的中间过程,可采用走出画面与走进画面的方法.此时应注意保持进出方向的一致性.还得选定合适的剪切点,如走出画面时,不要让主体完全走出画面;走进画面时,也不要从全空的镜头开始,而应从主体已进入画面一点的地方开始,这样就受到特别流畅的效果.
(三) 利用物体组接
同一物体,同类物体或外形相似的物体,都可以作为转场衔接的因素.例:教师在家里写的教案,与在课堂上用的教案是同一物体,通过教案这一物体,就能将教师从甲里转到课堂里.两个镜头画面可以这样接:
(1) 教师埋头备课的近景推向教案特写
(2) 从教案特写拉出教室在讲台上讲课的全景
(四) 利用因果关系组接
这是一种利用观众心里因素来连接镜头的方法.观众总希望看到由某些原因引发出来的结果:眼睛在注视的镜头应接被注视的东西;拿起照相机在拍摄的镜头应接被拍摄的景物;举起枪瞄准的镜头应接所瞄准的靶子.
(五) 利用声音组接
先声后画.画外音,等
在纪录片里见得比较多,用于组接没有自然联系的画面,等等.
(六) 利用空镜头
第三部分:镜头组接的蒙太奇形式
电影艺术的语言--蒙太奇
一 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正是因为有了蒙太奇,电影才从机械的纪录(包括影象声音和色彩)转变为创造性的艺术。
蒙太奇一词,原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这本是一个建筑学上的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引申在电影方面,就是剪辑和组合。这是电影导演或剪辑师将拍在胶片上的一系列镜头及录在声带上的声音(包括对白、音乐、音响)组成影片的方法与技巧。
在电影制作中,首先需要按照剧本的要求,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把这些镜头有机地、艺术地加以组织剪辑,使之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衬托、悬念及形成特定的节奏,从而组合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断、场面,直到成为一部为广大观众理解、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影片。然后,又按照剧本的艺术构思,为这部影片配上声带。这种声音的构成,是按照音响蒙太奇的组接方法,与画面组合的。即使是同期录音拍摄的影片,也主要是同期录制对白。此外,还有色彩蒙太奇。这些都可以称为外部蒙太奇。而在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则又可称为内部蒙太奇。
苏联电影艺术大师普多夫金普指出?把各个分别拍好的镜头很好地联接起来,使观众终于感觉到这是完整的、不间断的、连续的运动——这种技巧我们惯于称之为蒙太奇。英国人对它的称呼则更为简单、粗糙——Cutting,亦即切开。"(《论蒙太奇》)在国际上,习惯的称呼,以英美为代表的称电影剪辑(编剪)。(电影剪接:Film Cutting电影剪辑:Film Editing)以苏法为代表的称蒙太奇,中译意为镜头的组接或剪辑(电影蒙太奇:Film Montage)。
借用montage这样一个法国建筑学上的名词,意思是:将各种个别的建筑材料,根据一个总的设计,分别加以处理,而把它们提到比原来个别存在时更高的作用。好象在建筑方面,若干块砖头砌起来,便不是砖,而是墙了。四堵墙加上其他材料组接配合起来,便成为房子,房子的作用与性质,又不同于墙。蒙太奇的作用也是这样,就画面来说,一个镜头说明一种含义,两个镜头接起来,会发生另外一种效果,许多镜头连接起来,成为一组合"或"系列"又发生一种新的效果,能产生它们独立存在时所没有的意义,或具有了更为丰富深刻的意义,对观众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孤立地看,一个摄取了春冰解冻的情景的镜头,如果说具有某种含义的话,那就是表示:"春天来了!"但当这个镜头在普多夫金的故事片《母亲》里,同开始觉醒的工人第一次在大街上举行革命示威游行的镜头交叉组接在一起时,我们就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思想:无产阶段革命运动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就象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溶溶春水一样,充满了光明和希望。这就是蒙太奇在电影艺术中具有的思想力量。
事实上,不管导演的主观愿望如何,一部影片里的各个画面在组接时,会引起互为因果的联想过程,象两个充电物体,一经接触,便会引起火花一样。这是电影一种天生的力量,问题在于电影艺术家要善于掌握和运用它。有许多因素,是影片中本来就有的,只是需要艺术家去发现,并用特殊的方法加以表现,使它的含义超出原来的范围,而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母亲》里,解冻的春水,本来就在举行示威游行的工人脚旁流淌着,溅着浪花,如果艺术家不发掘出它的意义,那么,它只不过是游行队伍践踏的一片淌着水的泥泞而已。但在影片中,我们却看见了这样诗意的表现:一泓细流,然后变成一条小河,一股急流,一片波涛汹涌的洪水。普多夫金把这些镜头与工人游行示威的镜头反复交叉组合,就产生了一种只有通过蒙太奇才能有的隐喻。
夏衍同志说得非常通俗,他说:"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把一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一个明确、生动的印象或感觉,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一件事情发展的一种技巧.
就影片的画面而言,蒙太奇无疑是一种"镜头组接"技巧。但是,它却不仅仅限于技术性的镜头组接。
二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一)平行式蒙太奇
这是一种很古老的蒙太奇表现形式。在影片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两件或三件内容性质上相同,而在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的事,同时异地并列进行,而又互相呼应、联系,起着彼此促进互相刺激的作用,这种方式就是平行蒙太奇。例如影片《董存瑞》中,董存瑞与郅振标分头去找县委书记王平和八路军连长,要求参军的一段戏,就是平行蒙太奇。这种话分两头,平行发展的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常见的。
(二)对比式蒙太奇
富与穷、强与弱、文明与粗暴、伟大与渺小、进步与落后等等的对比,在影片中是常见的。这也是一种很古老的蒙太奇的形式,早在十九世纪电影的先驱者就用这样的对比表现贫富的悬殊与对立。
这种艺术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同样比比皆是,如在杜甫的诗中就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富家厨肉臭,战地骸骨白"……等诗句。
我国优秀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中,有许多这样的对比式蒙太奇镜头。如张忠良与王丽珍在重庆跳舞的脚,与正在践踏祖国大地的日本兵大马靴的脚迭化的对比镜头;一个女孩领着一个瞎老头在街头卖唱,与阔佬们在高楼大厦寻欢作乐的对比镜头。这种蒙太奇表现形式,甚至可以成为主要的剧作结构方法,如夏衍同志的电影剧本《上海甘四小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中曾经这样谈到对比蒙太奇:"一种视觉上的并列现象,在我们思想里引起了一种对比。反复并列的手法,迫使我们把两者加以对照。"
(三)交叉式蒙太奇
这种剪辑方法,是把同一时间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两种动作交叉剪接,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例如,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
(四)复现式蒙太奇
从内容到性质完全一致的镜头画面,反复出现,叫做复现式蒙太奇。这种蒙太奇总是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出现,意在加强影片主题思想或表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但反复出现的镜头,必须在关键人物的动作线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突出主题,感染观众。这种构成方法,就是复现式蒙太奇。例如《乡村女教师》中反复出现地球仪,它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折。又如影片《第六纵队》中26号门牌的三次出现,都是在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伴随着主要人物出现的,起着激发观众联想力,突出情节、事件和人物的作用。这些都是复现式蒙太奇。
(五)积垒式蒙太奇
这种剪辑方法,是把性质相同而主体形象相异的画面,按照动作和造型特征的不同,用不同的长度,剪接成一组具有紧张气氛和强烈节奏的蒙太奇片断。例如:战争影片中的飞机、大炮、机关枪等等武器,反复交替地组接起来,造成即将攻打敌人阵地的气氛。
(六)叫板式蒙太奇
这种结构方法在故事影片中能承上启下,上下呼应,而且节奏明快,如同京剧中的叫板。正如俗话说的?quot;说曹操,曹操就到。"例如国产影片《今天我休息》中,热心关怀马天民个人生活问题的派出所长的爱人带着刘琳,兴冲冲地赶到马天民住处,打开房门一看没人:"咦?马天民到哪里去了呢?"紧接着便接上表现马天民在里弄为群众做好事的镜头。
(七)联想式蒙太奇
用内容绝然不同的一些镜头画面,连续的组接起来,造成一种意义,使人们去推测这个意义的本质。这种剪辑方法即联想式蒙太奇。例如:将一组工人在不同的场景中拼命劳动的镜头,与一组工人一家挨饿受冻的镜头交叉组接起来,使人们联想到这种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是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压榨剥削造成的。
(八)隐喻式蒙太奇
按照剧情的发展和情节的需要,利用景物镜头来直接说明影片主题和人物思想活动这种构成方法,就是隐喻式蒙太奇。比如不同内容的景物镜头或构图相似的画面,烘托或引导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主题,从而起到描写人物情感和展示影片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电影史上有名的经典作品《战舰波将金号》中,爱森斯坦在全剧的高潮点,闪电般迅速地把三个不同姿势的石狮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构成"石狮怒吼"的形象,使影片的情绪感染力,达到高潮点。先是躺着的石狮,然后是抬起头来的石狮,最后是前脚跃起吼叫着的石狮,这个隐喻式蒙太奇中蕴含着人民对冷酷的残暴的沙皇制度的愤怒,已达到忍无可忍的地步的全部寓意。此外,还有许多几乎已成为公式的隐喻镜头,如红旗象征革命,青松象征不屈不挠,冰河解冻象征春天或新生,鲜花象征美好幸福……等等。
(九)错觉式蒙太奇
这种构成方法,首先是故意使观众猜想到情节的必然发展,但是,在关键时刻,忽然来一个180度转弯,下边接上的,竟不是人们预料中的镜头。例如,卓别林在1917年拍摄的影片《移民》中的一个场面:
一艘摇摆得很厉害的船,所有的旅客都晕船了,他们用手扪住嘴,蹒跚地走向船边。接着,观众看见一个人背着大家,头朝下吊在船栏上,双脚乱踢。于是,观众以为他正在呕吐。忽然,他站直了身子,转过身来,原来他用手杖钓起一条大鱼。这就是错觉式蒙太奇。这种艺术效果,是电影艺术特有的。
(十)扩大与集中式蒙太奇
从特写逐渐扩大到远景,使观众从细部看到整体,造成一种特定的气氛,这就是扩大式蒙太奇;再由远景逐渐进到细部特写,这就是集中式蒙太奇。这两种蒙太奇正如苏联电影导演尤特凯维奇所说:前者是后退式的蒙太奇句子,后者是前进式的蒙太奇句子,这两者结合起来,既是环形的电影蒙太奇句子,又是扩大与集中的蒙太奇。(见《银幕上的人》)
(十一)叙述与倒叙述式蒙太奇
这种表现方式用于叙述过去经历的事件和未来的想象。例如影片中的叠印、回忆、幻想、梦境、想象等所出现过去与未来的景象的画面。
例如:《今夜星光灿烂》中杨玉香的梦境。不过,这组蒙太奇在片中处理得太实,效果不好。技巧上不及《喜盈门》中强英的梦境能够传达出人物的心情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