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2007年就称上海今日动画的张天晓先生为大师,似乎有点早了;但他的确是中国大陆第一人,利用国际动画市场合作制片现行规则,将中国原创动画片《少林小子》打入了欧美国际市场。张先生也许没有,但决不会自己投入数千万元来制作《少林小子》;他所利用的是,欧洲的制作合作伙伴、播出预售和发行的合作伙伴、甚至合作伙伴所属政府的资金支持。
会有越来越多的动画公司沿着今日动画的足迹奔赴欧美海外市场;除了文化差异、市场差异、和资金规模上的差异,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市场规则上我们还存在着差异。如何让我们的原创动画项目在国际市场更具投资吸引力,并使我们的动画项目在一些参与投资的国家享有“国产动画项目”的待遇,我们还需要相当的努力。我们希望能够像韩国那样,在政府的帮助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出国门;我们希望我们不仅有国内产业政策,还有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助我们动画公司一臂之力的国际合作产业政策。
动画产业的发展是以动画角色塑造为核心的;所谓动画作品的衍生,也是以角色为核心的衍生。在为他人做嫁衣30年后,韩国人推出了中国女孩 “PUCCA”等一系列动画角色形象,风靡全球。还好,这次中国没有落后太远;上海的“绿豆蛙”,从一个孤单的个人网络动画作品,到找到上海蓝雪数码科技这个家,再到150万美元的投资,我们有理由期待“绿豆蛙”不是一只井底之蛙,它会带着中国人的理念“蹦”向世界。
一旦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中国原创的动画角色形象会比中国增长的人口还要多;但在这些形象出来之前,我建议投资人赶紧去上海找拾荒动画公司的“小破孩”-他们兄妹俩“太原创”、太搞笑了。
在2007年,我们更应该期待的是以文化部为首的9大部委联席会议所推出的中国动画(和漫画)产业发展政策。从趋势上来看,中国各电视台的话语权是越来越大了 - 它说用100元或者10元买你用1万元制作的动画片,谁还都没什么办法。如果大家还记得我写的 “中国动画产业的问题是一道算术题” 那篇文章的话,大家就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等式左边的产业政策和“各级政府资助”上面了。
政府伸手帮忙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扶持这东倒西歪的中国动画产业,最终使之成为一个健康的动画产业链,而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动画产业链。难也就难在这儿了,作为中国动画产业的政策制定者和主要出资人(无论是无偿资助还是产权投资),如何将产业发展方向导向市场,而不是政府自己本身,中国政府在动画产业政策制定上需要相当的技巧;否则,像“八个样板戏”这样的题材都会有公司申报动画项目了。
最后大家一定不要忘记,动画是人做出来的;这些在市场挤压下奋斗了多年的中国动画人的要求并不高:工作能不能稳定一些,老板们付工资能不能准时一些。
希望在进入2008年的时候,我们当中有人告诉您,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