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电影常规系列教程-连续性 |
所有的影片可以分为两大类:连贯的影片和非连贯的影片。一部连贯的影片或一个连贯的场景是用令人信服的表现手法、依照事态发展的先后顺序,原原本本地描述现实,这也就是常规故事片的连续性。这种影片中,观众看到演员表演的一系列动作,这些动作真实自然,就像在现实中一样。观众感觉摄影机拍摄的是正在发生的真事,全部动作“协调一致”。如先用中景拍摄演员伸手去拿桌上的枪,紧接着特写镜头表现他的手拿起了枪,这时特写拍摄的动作一定要使观众感到是前面中景动作的延续。两个镜头表现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必须一致,也就是说,必须衔接。又如,一位妇女开门而去,我们用“切换”拍摄门的另一边,表现这位妇女运动的继续,那么第二个镜头中门与妇女的运动都必须看上去是第一个镜头不简短的继续。如果衔接巧妙,观众甚至察觉不出镜头的转换。又臂如,我们看到特写镜头中的一个男人把头转向右侧,侃侃而谈,然后又看到一个女人把头转向左侧并且微笑,这时观众就会明白这个女人是对男人的讲话作出反映。
连续性的目的是为观众创造一种某时某地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的真实感觉。对于这类影片,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动作衔接、银幕方向衔接、布景细节衔接等传统常规。衔接连续性长期以来—直是故事片的一个特征,但是影坛内外许多人错误地把它看作是电影永远不变的一条法则。拍摄一部成功的影片,仅仅遵循严格的逻辑连续性是远远不够的。 戏剧性的叙事影片中,衔接连续性是产生真实感的重要方法,著名小说家丹尼尔•迪福所说的“逼真的细节”在电影中的翻版。他所说的“逼真的细节”是指作家应该一丝不苟地注意所有细节,使读者感觉是在阅读一个可以相信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影片中,逼真的细节并不是详尽无遗的描写,而是精心安排的视觉细节的衔接,如:布景的位置、服装、舞台装置、道具、台词和运动的配合等。
把连续性理解成真实记录全部过程中的一切活动是错误的,其结果是用大量的银幕时间仅仅记录下演员怎样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例如表现一个人离开他的办公室,我们看见他走出房门,来到大厅、跨入电梯。之后又走出电梯来到大街,坐进一辆出租汽车,汽车在城里行驶,然后下车,穿过人行道,进到了一幢大楼里。尽管这是一个镜头接着一个镜头的自然过渡, 目的是产生“真实”的效果.但结果却显得拖沓。上述例子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它说明了很多影片滥用衔接连续性的通病。
在每一个镜头中,导演都重复一遍主镜头中表演的全部动作,以便在剪辑影片时不论选用哪—个镜头的哪一部分,都可以作到与主镜头衔接。导演特别注意细节的表演。以保证每一个镜头中的动作都能与主镜头中的动作完全一致。这样做的目的是创造真人真事的效果,即连续性影片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