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中国动漫分级 |
●动漫主角的某些危险行为很容易被低龄学生模仿
●我国动漫受众18岁以上的成人已经占到近30%
●节目量不足是制约中国动漫分级的最主要瓶颈
2006年12月26日上午,中国动画8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 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从1926年万氏兄弟拍摄《大闹画室》算起,中国动漫已走过了八十个春秋。在人们对中国动漫80年历史深情追忆和对未来无限期望时,许多动漫产业的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80年前的《大闹画室》并没有分级,它的轻松诙谐的内容是面向全体观众的;80年后的今天、面对内容已经大大发展并日益细化的动漫,我们应该把分级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模仿,孩子跟着动漫学
宋女士几年前买的一套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光盘,如今已经锁在柜子里落了一层薄薄的灰尘,原本她是打算送给朋友的孩子作为生日礼物的,但同事半开玩笑的一句“你还怕孩子学不坏?”让她吃惊不小。“我只听别人讲《蜡笔小新》挺有意思的,但经同事这么一说,我赶紧自己先‘审查’了一遍。我觉得,里面有些内容大人看了倒是无伤大雅,可要让孩子看,还真是挺尴尬的,所以我就把它‘藏’起来了。”
但是,今天的中国孩子,又有几个不知道小新的呢?这个最爱搞怪、谙熟世故又有点“好色”的5岁男孩形象,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年模仿的对象。“日本家长会全国协议会曾经做过一次调查,有一半日本家长不想让小孩看《蜡笔小新》。事实上,在日本动画片分级中,它也被列为只适于成人观看的一类。但在我们国家,很多大人觉得片子里的主人公是个孩子,又是卡通形象,便把它拿给孩子们看,产生了不小的负面效果。”《漫友》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金城说。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曾说,他的一位朋友的孩子,看完《蜡笔小新》后,跟着模仿,甚至把他妈妈的裙子都剪碎了。
“动漫作品主角的某些危险行为很容易被较低年龄层的学生模仿,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不是我们所能够预计的。”一位专家表示。
金城说:“《蜡笔小新》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从一个侧面表明,动漫分级在我们国家已经成了一个必须引起关注的问题了。”这一建议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共鸣。
猜猜,今天谁在看动漫
提起“分级制”,人们往往会将它与“儿童不宜”联系在一起。“分级”,是否意味着变相给暴力、色情内容开了一盏绿灯呢?
对此,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金国平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以动画片为例,目前,在我们国家电视上播放的大多是系列动画片,对此,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有着一整套节目题材备案制度和发行许可制度,不会出现那些带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儿童不宜’的节目播出的情况。现在大家谈论较多的对动漫作品的‘分级’,主要是针对动漫作品的受众不同,按年龄段加以区分。”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动漫,原本是小孩子专享的“自留地”,但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着急剧的改变,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人也加入了阅读者的行列。
《漫友》杂志近8年来对读者所做的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动漫作品的阅读人群中,年龄在13岁及以下的约占11%,14至17岁约占59%,而18岁以上的成人已经占到近30%。
这和很多人的传统印象大相径庭。但来自图书市场的反馈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上述统计数据。如果说,几年前蔡志忠的古代经典哲理漫画在内地成人漫画市场上还是一枝独秀的话,今天,朱德庸的城市漫画已经从平面传媒走向了影视荧屏,几米的绘本也是很多城市白领爱不释手的读物,莫迪洛等国外漫画大师的作品连续走俏,《千与千寻》造就了一大批宫崎峻作品的忠实拥趸,甚至,一些财经、管理类图书被制作成漫画本而且销量颇佳。动漫,已经成为读图时代的宠儿。“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据估计,我国动漫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已经有5亿人之多。”金城说。
正是这数以亿计的消费群体,掀起了动漫产业一波又一波的热潮,“乱花渐欲迷人眼”,被纷繁复杂的光影线条所包围的青少年,也时时面临迷失的危险,由此,有关动漫分级的话题被更多的人提了出来。
选片,家长面临新考验
“动漫作品没有分级,就如同一本厚厚的书被胡乱订装了书页,每个读者都要乱翻一通,所有人都会感到无所适从。”中央美术学院动画系主任晓欧说。当“动漫”这部“大书”已经从昔日的“儿童读物”转变为“全民读本”,整理零乱的“书页”确实已是当务之急。因为,没有分级带来的种种困扰已经初露端倪。“哪部动画片是适合我孩子看的呢?”这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难题。和二十多年前一部《铁臂阿童木》包打天下不同,如今,电视中的少儿动画栏目乃至青少频道如雨后春笋,每天17点至18点,是各电视台动画片播放最为集中的时段,但是,要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看的动画片,也绝非易事。原因很简单:从两三岁幼儿观看的低幼卡通,到适合中学生观看的青春动画都被一股脑儿地塞进了这一黄金时段,更何况,不时还有另类“潜伏”进来。“现在动漫的品种很多,往往没有经过严格的区分,就进入了播出渠道。就我所看到的,很多网络上制作的Flash作品也在儿童栏目中播出,其中有些内容比如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颠覆,应该划入成人节目一类,对孩子的成长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中央电视台青少节目中心动画部导演李剑平坦言。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解能力不同,他们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也是不同的。假设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看为十几岁孩子制作的节目,他也许根本就不会感兴趣,或许会被其中的某些内容所误导。对节目一一辨析,对家长的眼光和毅力都是一次颇具难度的考验,很多人因此败下阵来。一位家长不由得反问:“越来越多的少儿图书已经在封面上标注了阅读年龄段,动画片为什么就不能呢?”
无凭,制作播出两茫然
不仅是消费者感觉不便,缺乏分级制度,使得动漫制作和播出机构也无章可循,感觉一片茫然。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但这只是解决了一个‘禁’的问题,没有涉及‘限’的内容,”金城说,“没有具体的分级规则,使制度层面过于简单化,使得具体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如果有分级制度,制作单位在申报立项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所有环节都知道制作出的产品是给哪一个年龄段孩子看的,依据事先确立好的规范,明确哪些东西是片中应该有的,哪些东西是绝对不能有的,对于一些问题要处理到什么程度为好。显然,目前我们还缺乏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很多片子直到审看阶段才发现内容并不合适,再进行修改,白白耗费了人力物力。”专门从事动画创作的李剑平导演深有体会地说。
同样,既然没有具体的分级标准作为凭据,动漫作品在哪些栏目、哪些时段播出,也只能靠播出人员的主观判断自行掌握。在实际操作中,时常无法顾及。因此,作品的目标观众与实际观众产生错位也就在所难免了。比如,李剑平制作的青春动画片《梦中人》就曾遭遇这样“误入歧途”的尴尬:“我们这部片子的目标观众原本是高中年龄段的孩子,但实际上却是在儿童档节目中播出,其中涉及一些情感问题,低年龄段的孩子们根本理解不了嘛!当然很难获得很高的收视率了。”李剑平说,这类现象,在引进的国外动画片中更为普遍。
分级,动漫发展新要求
既然中国动漫分级已是大势所趋,为什么迟迟不能实现呢?
业内专家指出,节目量的不足,是制约中国动漫分级的最主要瓶颈。日本等国家的动漫分级,依托的是品种极多、内容丰富的动漫产品;反观我国,虽然动漫产业方兴未艾,但其发展不过是最近10年的事情,在很多领域还很薄弱,特别是国产动画片产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约为3.8亿人,人均拥有国产动画片仅0.0012秒,而在日本,这个数字为5-8分钟。”中央文明办秘书组组长张英伟曾表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推行分级制度,很可能出现某一类节目的断档。“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内容的丰富和品质的提升。”金国平强调说。
“科学地分级,将是对中国动漫产业化提出的更高要求,”金城说,“这是中国动漫产业走向更高层次的必经之路,即便我们不能一下子把这项工作做到很完备,但现在已经是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了。”
金城建议,由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等政府主管部门,对包括出版品、音像制品、电视节目、电影片、游戏软件、广播、互联网站和其他物品等形式在内的动漫游戏产品制定相应的分级办法和审查程序。
同时,聘请不同领域的团体代表、学者专家及社会人士,组成具有公信力且独立运作的分级评议委员会,为政府部门和其他委托人进行媒体内容分级评议。
金城说,动漫游戏产品的分级评议,可由中国动画学会、中国美协、中国软件协会游戏分会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社会团体承担。充分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强化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维护行业利益和公共利益,推动动漫产业健康发展,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链接:
由于动漫产品对未成年人影响巨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动漫产业一方面大力扶持,另一方面又严格监管。
■日本漫画的分级制度并非官方颁布推行,而是业界自律。日本漫画有严格的限制制度,大致分为儿童、少年、青年等几个阶段,同时按年龄、性别加以细分,分成为2岁以下、18岁至20岁、成人等级别。限制级漫画在书店里必须在不同区域摆放,并有专人监督。如果售货员觉得购买者年龄不够,会主动要求其出示身份证。
■在韩国,动漫领域也有分级制度,与日本不同,这种分级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韩国设有专门负责电影与游戏内容分级管制的机构——“韩国媒体分级委员会”。针对韩国国情,它分为全年龄、12岁以上、15岁以上与18岁以上几个级别。
■在我国香港地区,特区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和《电影检查条例》。《淫亵及不雅物品管制条例》的管制范围,包括报章、杂志、书籍、漫画、电脑光碟、互联网及未经电影检查条例检定的录影带、影碟等。对漫画则一般以18岁为界线划分为两级。通常对漫画书的定级,是由作者和出版机构来决定的,并在漫画书上打上明显的供销售者与购买者分辨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