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的摄制工作
影片是电影艺术作品,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在影片的片头字幕上,印着摄制这部电影的工作人员的名字(当然不是全体而是摄制组的主要工作人员)。
创作方面:
电影剧本的作者(作家,电影剧作家)。
你则是导演,是整个摄制的艺术指导,也就是出者。有时,导演工作并不仅同一个导演担任,而是在完全平等的创作合作和其他导演共同担任(如导演瓦西里耶夫兄弟,静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赫依费茨和札赫依)。有时,除导演外,还有第二导演(以前曾有这种名称),这一般是经过了副导演阶段但尚无独立工作能力的青年导演。
影象的技师(摄影师)影片的拍摄者。
作曲家音乐的作者。
美工师布景、陈设、服装、化妆等的作者(如果是总美工师,对本部门工作仅负责各种草图的设计,那他就还须有美工助手或执行实际任务的美工师襄助他的工作)。
录音师影片中的声音的收录者。
副导演导演的最亲近的创作助手。(每一摄制组通常有几个副导,人数多少视演出的复杂程度而定。每副导演在自己一定工作的范围内襄助导演工作,如关于演员表演方面的副导演,关于布景、服装、化妆方面的副导演,关于剪妆方面的副导演等。拍摄影象和进行录音的技师们,也各有自己的助手。)
摄制工作主要在于拍摄演员们的动作和收录他们的台词,所以演员是摄制组里主要的创作工作者。
行政及制作技术方面:
制片主任摄制组的行政领导者。
行政管理的(一人或数人,视演出的复杂程度而定)制片主任最亲近的行片助手。(有时,组内除行片管理员外,还有所谓助理导演,通常在组织和艺术方面配备一人,行政和技术方面配备一人,也就是说,一个是副导演的助手,另一个是制片主任或行政管理员的助手。)
化妆员化妆的执行者。
服装管理员管理演员的服装并帮助演员穿着服装。
道具管理员管理大小道具。
剪接员剪接方面的助手。
影片的摄制过程可分作几个阶段或几个时期:筹备时期编写导演剧本,选择演员;拍摄前时期拍摄工作的准备,排演,拍摄的时期拍戏;剪接时期剪接(蒙太奇)。
摄制组成员不仅在人数上,甚至在工作职能上,也常有变动。造成这种变动的原因,不外由于摄影技术上的变化,制片厂技术设备的改进,以及摄制工作的复杂程度,导演经验和熟练程度等等方面各有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摄制组的编制有时简直扩大得令人不能容忍。小编制的摄制组也能把影片拍摄得又好、又快、又省、要知道,在上列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名单里,我们还同有提到各种各样的顾问,没有他们,有时候的确就无法进行拍摄工作。总之,我们完全有理由表定,有许多影片,如果摄制组的编制能更精简些,一定能拍摄更快、更好、也更省。所以我们在拍摄影片时,大可不必去赶进髦,去追求庞大累赘的大摄制组。
要记住-摄制组的人数越少,在进行拍摄工作时的秩序也会越好。假如你还不知道自己希望所希望的是什么和怎样来实现你的希望,不可急于进行拍摄工作,因为你对这个责任重大的工作还没有作好准备!
电影制片厂
电影制片厂是一个复杂的生产机构,所以以前曾经把它叫做影片工厂。电影制片厂的组织机构各不相同。一般说来,这决定于制片厂的生产能力以及当地的条件。所以这里仅介绍一下大致的组织机构(见图36),至于有关电影制片厂内各种不同的组织机构以及整个生产机构的详细工作情况,你将在“电影生产工艺学与组织工作”这门课程里获得具体的说明。
电影制片厂设厂长一人,以及负责领导艺术、技术和行政总务部门的副厂长和厂长助理数人。
制片厂是根据电影剧本来拍摄影片的,所以剧本处是制片厂重要部门之一,它负责组织、准备和通过文学剧本的工作。 影片是由各个摄制组(它的组织你已知道)摄制的。为了使各摄制组得以进行工作,必需有一主管摄制组的组织。因此,制片厂内应有一领导摄制组和演员的工作部门。(参加影片拍摄的演员,有的是制片厂的正式编制人员,有的可能是由别的制片或剧院里临时邀请的。)领导摄制组的组织名称各有不同的,有的和炙生产处,有的称为艺术处等等。
拍摄影片是一种复杂的工作,必须事先非常认真地做好准备。拍摄工作是在具有特别设备的场所摄影棚或摄影场内进行的。每一个制片厂都应有自己的摄影基地摄影棚或摄影场 。。到野外去拍摄外景,也应由摄影基地服务。摄影基地由一系列的车间组成:有布景搭制、油漆、装饰等车产,有缝纫和服装保管、化妆、大小道具、烟火等车间,有保存布景零件(景片)和家具的仓库,有摄影车间,有录间车间,有乐队,合唱队和音响效果的工作间,有再录音车间,有声与光的实验室,有照明人同和照明器材的车间,有特技摄影车间、照相室、剪接室、放映室等等。
摄影基地的和平设备如此复杂,所以必须设立总技师室来领导发电所、蓄电所、机械修理场以及其他工场的工作。
在行政总务方面,为了照顾摄制工作人员以及整个制片厂职工在工作上的需要,应有食堂、汽车库、供应站、办公室、印刷所、医务室、法律事务所、会计室、消防队、保卫组等组织。
此外,制片厂一般应有自己的洗印房(洗和印)和胶片仓库。
声音与录音
● 磁性录音带 Magnetic tape
电影常用的录音带为四分之一呎宽,最长每卷可达7200呎。录音时,以每秒15吋或71/2吋的快速度,通过录音磁头,以取得最清晰的录音效果。
● 录音 Recording
将原始声音调制成电子讯号,记录到录音带或其它媒体上的过程。
● 有声电影 Sound
最早电影在放映时会有音乐伴奏以避免噪音与增加影片魅力。而音画同步的技巧虽然很早就已发展,但在商业放映上会影响到影片的国际市场,所以受到排斥。1927年美国的华纳电影公司因为本身的财务问题,大胆采用「贝尔电话公司」的「维他风有声系统」推出第一部有声的歌唱电影《爵士歌手》而开启有声电影的商业可行性。但是维他风系统的音画同步未能完美,《爵士歌手》只是局部有声。其它电影公司因为此例的成功纷纷投入有声片生产,1929年之后有数千家戏院换上有声放映设备,而多种有声系统出笼,不久后维他风系统就被光学声音系统取代。有声片虽然增加了投资者的资本,但是也让电影业恢复元气,许多成功的舞台剧人才投入电影业中,但同时有声片亦让一些默片演员因声音问题而淡出银幕。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的光学声音系统因为声音直接纪录在底片上而使声音剪接非常不方便,要到1930年代混音技术问世后,声音可以分开录再结合在声带上,解决了声音剪接的问题,有声片才算发展完成。
● 录音系统 Recording system
录音过程中相关的器材组合,这些器材包括录音机、磁录音机、麦克风、监听喇叭、混音器及各式声音效果器材等。
● 杜比音响 Dolby sound
由英国杜比实验室在1970年代发展出的电影立体立体声系统.将声音分为上、中、右与环绕等四个声道,编码后分为两个声轨记录在影片的声轨中。这种系统由于喇叭置于戏院四周,且随剧情变化而有不同的声音变化,观众置身其中可感受到身历其境临场感。此外经由杜比系统的修正,可降低杂音与提高动态范围并使频道响应范围变大,自从1970年代以后,杜比系统就被广泛运用在场面壮观的电影中,只有品质合乎标准的影片才可以打上杜比音响的标志。
从电影读解音乐意识
在法国雷恩影片公司出品的《水源》(Jean De Folrrette/1985,愿意“弗洛莱特的若望”)及其续集——法意合拍片《甘泉玛侬》(1986)和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的名作《卡门》中,我们可以发现,也许出于“音乐修养”丰厚,抑或“土壤气候”使然,欧洲导演们经常在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古典艺术宝库中,准确而巧妙地提取自己需要的音乐素材。
在《水源》和《甘泉玛侬》里,如果说在前者的叙事过程中,“人受自然——命运的力量所支配”的意念还处于隐含状态,那后者的情节发展中,这一意念的形态已昭然若揭。法国导演克洛德.贝里在拍摄这一姊妹篇时,对自己所从事的艺术的把握已进入挥洒自如之境。他首先使两部影片的音乐风格形成统一:它们的音乐主题(主要在片头和片尾),用的都是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命运之力》的序曲中第二主题的变奏。笔者曾专文论述意大利导演托尔纳脱雷在其成名作《天堂影院》(1988)之后的另一名作《天伦之旅》中,对歌剧《命运之力》序曲第一主题的旋律本身及其内涵的发挥和运用。而今,已成为全世界交响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这一序曲中,那优雅抒情、含义隽永的第二主题经过精简和改编也出现。
在了电影里。法国作曲家让.克洛德.珀蒂(Jean-Claude Petit)削减了原作中凝重、厚实的声部层次,在《水源》姊妹篇中将这一主题旋律改由极其生活化并且符合剧情氛围的乐器——口琴或合成器(键盘音色)来演奏,使原属于古典范畴的音乐素材以一种恰如其分的现代感和我们称之为“文化底蕴”的丰厚感参与了电影的叙事。
在独具特色的西班牙影片《卡门》中,片头之后的第一个场景给笔者留下了深刻而又丰富的印象。作为一位目光犀利、视角不凡的艺术家,卡洛斯.绍拉根据法国作家梅里美的文学原著《卡门》和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同名歌剧改编成了自己的这部西班牙电影作品。同是“卡门”,立意却有本质的区别。绍拉旨在还原法国人所虚构的“富于异国情调”的西班牙(特别是外国人着重渲染出的具有虚幻的传奇色彩的安达卢西亚地区)的真实面貌。而这种涉及法、西两国历史、地理与人文的复杂意念,导演绍拉在影片的第一个完整叙事段落中,竟然是借助于音乐艺术来表达的!
在吉他演奏家帕科(由本片曲作者、享有世界声誉的弗拉明哥吉他大师帕科.德卢西亚本人扮演)伴奏下,一位西班牙女歌手正试图为即将排演的舞剧创作一支民歌旋律。而在同一空间里,舞剧导演安东尼奥却全神贯注地守在录音机旁,倾听着法国歌剧《卡门》第一幕中那嘹亮的最著名的唱段:哈巴涅拉之歌。此刻,响在观众耳畔的是旋律、音高、节奏及风格都截然不同的两种音乐。安东尼奥的行为,象征着他对经过外国艺术侵蚀的文化所持的不自觉的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影片导演绍拉嗤之以鼻的。帕科不得不走过来告诉安东尼奥,使用歌剧中的“哈巴涅拉舞曲”来为排演中的弗拉明哥舞剧伴奏是极为困难的。但作为编导的安东尼奥却不以为然,他找来了舞蹈家克里斯蒂娜,要求帕科即兴弹“哈巴涅拉”来为他俩的示范动作伴奏。这时那位西班牙女歌手不得不努力用弗拉明哥音乐语汇去附会比才的歌剧旋律,以及后来群舞演员们遵照编导意图,努力按照“哈巴涅拉舞曲”的节奏踏步。所有这些情节,都表明了用西班牙民歌和舞蹈语汇处理法国歌剧谱时的困难,同时又深刻而巧妙地提示了具有符号意义的“安东尼奥”这一人物形象在文化上所处的两难境地。
与欧洲导演的手法和意念所造就的文化深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某些导演对电影中音乐元素的随意滥用所酿就的浅薄现象。尽管两者之间尚不具可比性,但笔者仍想通过举例来说明健全导演的音乐意识之必要。数月前播放的拍摄于1945年的英国影片《相见恨晚》,由世界名导演大卫.里恩爵士执导。在这部描写一对萍水相逢的男女之间短暂的婚外恋情的影片中,他量体裁衣地成功借用了俄国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来表现一旦陷入那种缠绵悱恻的恋情之中,人们的激情、困扰与无奈……。同时拉赫马尼诺夫的一部钢琴协奏曲,笔者曾在国内一部电视连续剧中看到了借用这部作品(第一乐章主题)的令人咋舌的效果。片头中那故作深沉的旁白与直接挪用的、如同海涛般丰满的古典音乐原作之间产生的音响冲突——致使旁白根本听不见,这一点首先就暴露了电视剧编导对“音乐音响”概念的无知;再说,该剧的内容与拉赫马尼诺夫作品内之间也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更有甚者,该剧居然直接“借用”了美国影片《走出非洲》那“蓝天碧野、阳光灿烂”的片头主题,用以“烘托”电视剧男女主人公“夜色朦胧、漫步海滨”的场景!此种行为真令人哭笑 。
三维动画中的声音
3DS是专业级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目前的3DS MAX比起以前的版本,无论在性能、操作还是软件界面上都有很大改进。笔者在使用3DS
MAX制作动画的过程中,为动画加上了背景音乐和画外解说,使动画增色不少。如果计算机上装有声卡,就可以加入一个任意的.wav文件来播放,即使没有声卡也可以使用Metronome(节拍器)通过PC喇叭播放有节奏的背景声音,这样使得动画在任何场合下都可以有声音。下面分别说明加入这两种声音的实现方法:
1.使用节拍器
(1)在主菜单的EDIT下选择Track View项,显示出轨迹窗口。
(2)用鼠标单击左侧窗口Sound项的“+”号,这样就打开了Sound轨迹窗,表现为一些黑点组成的节拍器(Metronome)轨迹。
(3)移动光标到Sound轨迹窗右侧滚动条的最上面,光标会变成一个纵向的双箭头,这时拖动鼠标向下运行,轨迹窗就被分成了两部分。这两个窗口互相独立,对其中任何一个的操作都不会影响另外一个。
(4)单击左侧窗口的Object项,选择要配音的动画中出现的物体名称,显示出该物体的“Position”和“Scale”。
(5)这样在刚才分割出的两个窗口中一个显示声音的轨迹,一个显示物体的轨迹。
用鼠标右键单击声音轨迹窗,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roperties后将弹出一个“Sound Option”对话框。其中“Beats Per Minute”为每分钟击打次数,调整这个参数后会发现轨迹窗中黑点的间距在变化,“Beats Per Measure”为每次击打的频率。将上述两项设定好后,选中其右边的“Active”,单击OK,使节拍器起作用。
(7)单击屏幕下方的播放动画按钮,就会听到伴随着动画从计算机的扬声器里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了。
2.使用.wav文件
(1)用鼠标右键单击Sound轨迹窗,显示“Sound Option”对话框。
(2)确保“Metronome”中的“Active”项不被选中,使节拍器不再起作用。
(3)单击“Choose Sound”(声音选择)按钮,出现一个文件选择对话框。在其中任选一个.wav文件,也可以在其它目录下选择一个事先录制好的.wav文件,甚至是录有自己声音解说的文件,这样在动画播放时伴有自己的声音,会让人觉得非常有趣。
(4)选择了文件后,屏幕上会自动出现一个播放按钮,点击按钮可以试听声音,如果满意就点击OK按钮确认选择了声音,对话框中的“Active”自动被选中并激活。
(5)退出对话框后,在声音轨迹上会出现一个蓝色和一个红色的波形。其中蓝色代表右声道,红色代表左声道。淡蓝色代表声音文件的实际长度,深蓝色代表声音重复的区域。
单击屏幕下方的播放动画按钮,使声音和动画一起播放。
3.使声音与动画同步
由于背景音乐不断重复播放,因此声音的节奏与动画播放速度可能不同步。要达到“声像同步”,可以按以下步骤去做:
(1)点击“Snap Frames”(按帧捕捉)按钮,将该方式关闭。
(2)点击“Zoom Region”按钮,放大Position和Scale轨迹的关键点模式。
(3)用鼠标右键单击以退出“Zoom Region”方式,返回“Move Keys”模式。
(4)把Sound轨迹窗中的范围条向左拉,使波形的第一音拍与动画的第0帧对齐。
(5)在动画轨迹窗中把Transform范围条的右端点适当拖动,使其与第二个音拍的开始部分对齐。
播放动画,发现声音与动画已经配合得较好了。
另外,由于动画循环的规律性,使得循环播放的动画与声音的同步播出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和误差,这只能通过不断重复上面的第(4)和第(5)步来改善。还可以选择Waveform波形标记文件,用功能曲线的方式显示波形,把循环动画的波形曲线叠加到这个波形上。并且通过分割窗口,与第一个窗口进行比较,在第二个窗口中调整范围条,最终消除延迟与误差。
配音合成
旁白和对白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在音乐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广告片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至此,一条广告片的声音部分的因素就全部准备完毕了,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
这是广告片制作方面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这一步骤完成以后,则广告片就已经完成了。
作曲或剪曲
广告片的音乐可以作曲或选曲。这两者的区别是:如果作曲,广告片将拥有独一无二的音乐,而且音乐能和画面有完美的结合,但会比较贵;如果选曲,在成本方面会比较经济,但别的广告片也可能会用到这个音乐。
广告片的音乐从来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郑智化早期就广告歌曲的作曲。作曲和选曲的区别简单的讲就是成衣和定制服装的区别,到底是实惠重要还是合身重要,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
|
|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动画创作家园QQ群①:2444514(满) QQ群②:15363563(满) QQ群③:48533909(满) QQ群④:44832229 (满) QQ群⑤:43100861 (满) QQ群⑥: 48773990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冀ICP备19004920号-4
如果您感觉动画创作家园不错,别忘了告诉您的朋友哦,朋友会感谢您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