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日本动画发展与手塚治虫 |
由《铁臂阿童木》从80年代至今的发展可以看出,从最开始的黑白,到彩色,又进一步进入到CG,进入CG以后层面比较深,而且感觉比较丰富,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技术是不断的在进步。虽然技术上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但是实质上它的题目还有它所要传达的动机都始终没有变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手塚治虫生前曾经15年间不断的画着原作的漫画,随着技术进步了,但是依据都是原来的原作。
日本的电视系列动画片的最初的起源就是根据手塚治虫先生生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漫画,已经有10几年漫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改编成了第一版的《铁臂阿童木》的动画连续剧。实际上动画这种题材方式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但是电视这种系列的动画片是从《铁臂阿童木》开始的。实际上这就是日本动画片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基本上都起源于已经受众人皆知的漫画的基础上的,比如七龙珠、多拉A梦、美少女战士,现在的大部分动画片也基本上都是这种形式。
在过去的50年间,日本的漫画以飞速的发展和特别充实的内容一步一步的在上升。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由于日本的大型综合出版社加入了漫画这个行列,因此促成了漫画的发展。比如说超一流众所周知的讲坛社、小学馆,原来都是做百科辞典一些文学书籍,现在又做起漫画来了。大部分的国家,特别是美国他们都是专门生产的漫画的出版社才生产漫画。用这种漫画专门的出版社出版漫画,永远突破不了原来的框架,但是由大型的原来不出版漫画的高级的出版社反过来做漫画的时候,反倒突破了漫画的框架,在日本尤其是这样。
二是在出版社里从事漫画工作的英才、精英们对漫画有一种劣等感。这与当时社会对于漫画工作的劣等性认识有关,但另一方面,正是他们自身劣等性的认识,才使得他们产生了一种抵触力量,要把漫画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做好。这些人拼命要把自己担当的漫画栏目做好,做好以后想跟那些阳春白雪的东西媲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带动了日本漫画的发展。
三是漫画家本人画漫画的时候当时也有一种劣等感。当时从世界角度,搞漫画的或者搞动画的,就被人家放到非常冷静的角落里面。特别是在四五十年前,一谈到漫画在文学上完全没有立足之地。那个时候谈到了文学、小说、音乐那都是属于文化的,一谈到漫画还不如小孩平常吃的那些最低廉的糖。当年还有
四是由于手塚治虫的产生和存在。手塚治虫第一个将漫画的出色部分展现出来。过去的漫画有点像拉洋片的形式,人从上场门上来了,从下场门下来了,就是这样的方式。后来手塚治虫利用电影的手法来制作漫画例如从月球上看地球,然后慢慢拉拉拉,拉一个近镜头。就是拉镜头。比如说一个开始一个镜头是在地球外,但是慢慢就会拉到一个人的舌头上。开发了以前漫画的表现多数是体育、竞技这些,后来由于手塚治虫研究和开发,描写人的心理细节。因为漫画家只能背水一战,必须拼出全力,为了不除名作出更好的更具人气的作品。跟这些漫画家合作的还有刚才提到的那些一边抱有劣等感,一边工作的那些编辑们。由于他们的努力改变了形势,超过了日本的有名的小说家,漫画家的成果变得更高了。现在回到动画,实际上一个题材和题目,已经在漫画的过程中被反复的切磋,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在呼之欲出的状态下,又把它放进动画的表现形式里面去。
手塚治虫先生是1989年离开人世的,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应该是77岁了。非常遗憾的是他在60岁的时候已经离开人世了。他在去世之前的10年里进行了非常繁忙的工作,而且要经常到海外工作。他抱着一种很强的信念就是漫画和动画,是可以超过语言和国界可以传达到各个角落的,他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一直在工作。
下面是他最著名的漫画记号论,刚才我画了一个圆,如果单是一个圆的话,就是一个圆,如果在这个圆上点两个点,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大家都可能会说这像一个人的眼睛。如果说把这一个对勾倒着打的话,大家会说这个人在生气了,这样一做大家就知道这个人在笑。嘴朝下,上面再放两根线,让大家知道它是在生气。然后把倒八字眉一画,大家都知道他有点垂头丧气了。因为我的画画得太没有水准了,所以我得赶紧擦了。(笑)我画了一个圆,但是旁边加了几个道,这样就形成了惨象现象。比如说这是一个人,这个人是脸朝那边还是朝这边,是朝左还是右?目前这个状况下谁也不知道。如果我在旁边画一些扬起的小尘土,大家就会知道这个人是在向相反的方向跑,如果在上面加几根线,大家会认为他的速度比较快。手塚治虫生前就说,由于这些符号,漫画的记号是一种超越国界和语言的交流方式,到哪儿都可以交流,所以他为此花出人生最后的10年拼命的工作与世界上的人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