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一些与动漫相关的概念1 |
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
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人总是通过某种量度时间的媒介来感知时间的。量度时间的媒介有外在标尺和内在标尺两种,它们都可为人们提供关于时间的信息。外在标尺包括计时工具,如时钟、日历等;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月亮的盈亏、昼夜的交替、季节的重复等等。内部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如心跳、呼吸、消化及记忆表象的衰退等,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也可成为时间信号。人的节律性活动和生理过程基本上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因此,可以把人的身体看成一个生活节奏钟。
心理学家发现,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与估计的时间不完全一致。人的时间知觉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内容丰富而有趣的情境,使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内容贫乏枯燥的事物,使人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积极的情绪使人觉得时间短,消极的情绪使人觉得时间长;期待的态度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慢。一般来说,对持续时间越注意,就越觉得时间长;对于预期性的估计要比追溯性的估计时间显得长些。一些实验还表明,时间知觉明显地依赖于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例如,对较强的刺激觉得比不太强的刺激时间长,对分段的持续时间觉得比空白的持续时间长。例如,对一个断续的音响,在一给定的时间里听到的断续的次数越多,人们就越觉得这段时间长。对较长的时间间隔,往往估计不足;而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则估计偏高。有关的材料还表明,时间知觉与刺激的编码有关,刺激编码越简单,知觉到的持续时间也就越短。相等的时间间隔(40或80毫秒),空白间隔比填充音节的间隔显得短。
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还没有材料证明大脑存在着专门的计算时间的中枢。在皮层不同部位受到损害的情况下都可以见到时间知觉的破坏。在判断时间间隔正确性方面,各感官是不同的。听觉和触觉对时间间隔的估计最准确。听觉辨认时间间隔的最高限度是0.01秒,触觉辨认的最高限度是0.025秒,视觉辨认的最高限度则是0.1~0.05秒。
时间知觉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时间感”是人的适应活动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职业训练的不同,人与人之间在时间知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某些职业活动的训练会使人形成精确的“时间感”。例如,有经验的运动员能准确地掌握动作的时间节奏,有经验的教师能正确地估计一节课的时间。
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
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知觉的这种功能在视觉与听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视觉空间知觉是以两眼视网膜直接感受到的两维图像为基础而产生的。人总是把外界刺激知觉为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的图像,它服从于图形知觉的规律。对于有远近关系的立体物体,由于正常视觉是双眼的,并且两只眼睛的视象是融合在一起的,双眼又是分开的,每只眼对物体的一侧看得更清楚一些,所以,两个视网膜上的略有差异的映象,就成为观察物体空间关系的重要线索。它使人能在两维的视网膜刺激基础上,形成三维的空间映象,即在高、宽两维视觉像基础上看出深度,辨别出物体的远近。物体不同部位的远近的感知称为立体视觉或深度知觉。深度知觉除了利用双眼的视差的线索外,还要利用其他的主客观线索。大小知觉是在深度知觉的基础上对不同远近的物体作出的大小判断。
听觉空间知觉,在距离方面主要以声音强度为线索,而要判定声源的方位则必须依据双耳听觉线索。后者称为听觉空间定位。
除了视觉和听觉外,人手的触摸感觉,人在环境中的探索活动,也是空间知觉的重要信息。这些来自不同感官通道的信息相互作用,彼此验证,使人获得对外界环境的空间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