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创作家园  动画人最专业的动画理论网站。
高级搜索
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创意世界:动画艺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说说(Ⅴ)

创意世界:动画艺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说说(Ⅴ)

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出处: 作者: 日期:2006-2-16 9:20:17 3D MAX 动画制作教程 | 推荐下载:原动画基础教程 | 动画片《大闹天宫》文学剧本 | Photoshop入门与进阶实例

创意世界:动画艺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说说

第Ⅴ部分

 

     主持人:接下来做主题演讲的是日本动画协会理事长、日本手塚制作公司社长松谷孝征先生,松谷先生是现在日本动画界的领头羊,他的主题演讲题目是日本的动画发展与手塚治虫有请松谷孝征先生。(掌声)

     松谷孝征:刚才我已经跟大家讲了一次话,我就是手塚制作公司的松谷孝征,也是日本动画协会理事长。为什么有45个会员的组织里边让我当理事长呢?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一个说法是由于他作为社长是最闲哉的一个,没有什么工作的一个社长,所以请他当了理事长。有一些公司,特别是一个规模稍微小一点的公司,他们的社长都是为了要把公司做成一个非常好的公司,人员都成了英才,所以大家拼命的工作没有白天黑夜,我平常晃晃悠悠没有什么正事,人家说就让这个家伙做理事长吧。如果后退一步讲,有可能是因为我在漫画界,另外还有动画的电视和电影方面属于两栖工作者,也可能我接触的面多,所以有的人说那你就当理事长吧。今天我讲演的题目是《日本动画和漫画的发展与手塚治虫》,发展应该改为特征,主要想讲讲日本动画漫画的特征,后面加了一个手塚治虫,之所以提手塚,并不是因为我是手塚治虫的员工,而是离开了手塚治虫,就很难提漫画和动画了。下面我进行发言。(掌声)

      刚才由王丹彦女士讲到了现在中国的动画热,其实中国的这股对动画的热即便是在日本也能感觉到强烈热度。我们作为日本动画协会的成员,经常有中国的经济界和文化界的人为了中国的动画到日本来,我与他们见面。最近我还去过中国的常州,在那里举行了国际动画评奖和国际动画节,我是作为审查委员的一名参加。实际上这是短短一个半月之前的事情,那个时候常州非常热,不像现在这么凉,当时进行开幕式的时候,给我了一把剪子,和几个人同时剪彩之前,我看到台下1000多个年轻人聚在一起出着汗。现在我就谈谈我要讲的内容,如果我讲的内容对大家有益,那么这是对我再好不过的一件事情了。

     最初想请大家看一下画面。(大屏幕放映)

     好象有一点时间画面出不来,我给大家变魔术吧,(笑)(掌声)我开一个玩笑。既然这样的话,一会儿变魔术的话,等到会议结束后,到外面去变。现在说一下大概要放映的内容:一会儿请大家先看到的一部分是1963年生产的《铁臂阿童木》,那个时候还是黑白的。第二次放出来的是1980年的那个时候已经离现在很久了,开始进入了彩色的时代。第三个是进入CG时代的《铁臂阿童木》。按照我说到的顺序大家会看到63年、80年、2003年,黑白、彩色、CG时代,这样看起来大家会觉得很有意思。(大屏幕放片)

     松谷孝征:大家看到以后就很清楚的可以感觉到,最开始是黑白,然后进入到彩色,从彩色又进一步进入到CG,进入CG以后层面比较深,而且感觉比较丰富,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技术是不断的在进步。

     虽然技术上取得了这么大的进步,但是实质上它的题目还有它所要传达的动机都始终没有变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手塚治虫生前曾经15年间不断的画着原作的漫画,随着技术进步了,但是依据都是原来的原作。

     日本的电视系列动画片的最初的发族起源就是根据手塚治虫先生生前持续了很长时间的漫画,已经有十几年漫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改编成了第一版的《铁臂阿童木》的动画连续剧。因此,它的原来的源泉就是那个漫画。

     实际上动画这种题材方式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了,但是电视这种系列的动画片是从《铁臂阿童木》开始的。实际上这就是日本动画片的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基本上都起源于已经受众人皆知的漫画的基础上的,现在的大部分动画片也基本上都是这种形式。

     在我们现在看阿童木之前,大家看到一些众所周知比如七龙珠、哆啦A梦、美少女战士,这些都起源于那些漫画。因此可以说和动画切也切不开的不解之缘实际上是漫画,所以在说动画的时候,我势必要从漫画跟大家说起。

     在过去的50年间,日本的漫画以飞速的发展和特别充实的内容一步一步的在上升。我实际上是想讲讲它之所以可以发展壮大的理由,但是充其量我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很多人跟我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我的想法不见得正确,但是有可能是大方向正确。顺序说第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理由,就是由于日本的大型综合出版社加入了漫画这个行列,因此促成了漫画的发展。比如说超一流的大家众所周知的讲坛社、小学馆,他们实际上原来都是做百科辞典一些文学书籍,反过来他们现在又做起漫画来了,都是由于这些大型公司的参与。大部分的国家,特别是美国他们都是专门生产的漫画的出版社才生产漫画。一会儿还可以跟大家细致的说明,其实用这种漫画专门的出版社出版漫画,永远突破不了原来的框架,但是由大型的原来不出版漫画的高级的出版社反过来做漫画的时候,反倒突破了漫画的框架,在日本尤其是这样。

     下面讲第二大点就是在这些出版漫画的出版社里面工作的那些英才、精英们,他们对漫画认为是一种劣等感,认为不登大雅之堂,认为自己在做一些劣等的工作。

     比如说像讲坛社、小学馆这些大的公司,像松谷孝征先生自己这样的一般的中学毕业生不是名门的大学根本就不可能进去这些出版社。像这样的人往往都说我是在一个非常正统的小学、中学毕业以后进入了名牌的大学,从名牌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哪个哪个大型的出版社,我在这个出版社担当的是具有文学修养很高的,或者是一个有研究性的杂志上现在做主编,这样他就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像这些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们,他们的个人意识很强,说我们现在在小学馆,我担当的是一个教材的编辑,或者我是在搞一个年报在做主持工作,进入刚才说的另外一家公司他就会说,我是在参加文艺春秋,和一些有名的小说家在一起,以此为荣。结果没有想到他拼命进入到这些大型的出版社,突然那些出版社放下身价来做漫画了,他就不得不做漫画,我有口难言,跟人家说我们现在在做漫画的主编,有非常深的劣等感。我今年61岁,比我小10岁的人他们开始做漫画的出版。

     本来是要去做那些高水准的阳春白雪的东西,没有想到变成了下里巴人,可能后来的人会误解,把我降格了,那些人抱着劣等的意识,非要有一种抵触力量,要把漫画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做好。这些人拼命要把自己担当的漫画栏目做好,做好以后想跟那些阳春白雪的东西媲美,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刚才说了两个理由,现在说第三个理由,跟第二个理由有点相近,只不过人物不是刚才说的编辑者,是漫画家本人画漫画的时候当时也有一种劣等感。

     我那个时候走过很多的国家,走到哪个国家都有一种感觉,凡是说我是搞漫画的或者搞动画的,就被人家放到非常冷静的角落里面。特别是在四五十年前,一谈到漫画在文学上完全没有立足之地。那个时候谈到了文学、小说、音乐那都是属于文化的,一谈到漫画还不如小孩平常吃的那些最低廉的糖。当年还有家长和老师说漫画把孩子都给害了,动员所有的家长跟孩子从家里把漫画集中到学校的操场,一把火点燃,有点像当年的焚书坑儒。发展理由我讲了三个了,现在讲第四个,第四个理由我认为是由于手塚治虫的产生和存在。

     我现在感觉当时漫画把它的出色的部分充分发挥出来,理解和发现这个的就是手塚治虫。现在由于计算机的发达,人的旁边忽然出现了恐龙,这已经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这个事情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在不容易的当时实际上漫画已经可以表现这种情景。过去的漫画有点像拉洋片的形式,人从上场门上来了,从下场门下来了,就是这样的方式。后来手塚治虫利用电影的手法来制作漫画例如从月球上看地球,然后慢慢拉拉拉,拉一个近镜头。就是拉镜头。比如说一个开始一个镜头是在地球外,但是慢慢就会拉到一个人的舌头上。开发了以前漫画的表现多数是体育、竞技这些,后来由于手塚治虫研究和开发,描写人的心理细节。一会儿我还会谈到手塚治虫,由于他的出现,所以他造成了整个一群英雄好汉,有点像中国历史上的梁山伯,有了一个头,不断的出现好汉。在日本由于手塚治虫的引领,相继出现了一批好汉。如果没有手塚治虫做领头羊的话,刚才谈到的后来的英雄们他们有可能不上梁山了,有可能到电影界去发展。所以那个证据我就不再举例了,往后数一二十年的话,数也数不清的英雄就纷纷出现了。在漫画的世界里是非常无情的,如果你画的漫画在你的出版过程中,如果没有人气,马上就会被除名。因为漫画家只能背水一战,必须拼出全力,为了不除名作出更好的更具人气的作品。跟这些漫画家合作的还有刚才提到的那些一边抱有劣等感,一边工作的那些编辑们。由于他们的努力改变了形势,超过了日本的有名的小说家,漫画家的成果变得更高了。现在回到动画,实际上一个题材和题目,已经在漫画的过程中被反复的切磋,已经非常的成熟了,在呼之欲出的状态下,又把它放进动画的表现形式里面去。

     刚才大家看到的顺序的影片最初的是黑白的阿童木的时候,在《铁臂阿童木》动画片推出之前,《铁臂阿童木》的漫画连载已经非常非常的具备人气了。在手塚治虫最初做《铁臂阿童木》黑白动画片的时候,因为没有进入良性循环,电视台方面老是赚不到钱,就拼命的给手塚治虫很多压力,你现在收视率不高,我们的制作费少,你还要想办法在压低制作费的情况,作出更好的作品来。当时是第一次搞动画系列电视片,也没有这么多人才,要求每个礼拜要有30分钟的播放,在极缺人才的情况下,手塚治虫比较敢为,把整个的工作接受下来。当时公司里边做了很多的牺牲,然后有好多人才参与进去,是一场混战,在那个混战中昨天给大家讲演的富野先生他也是其中之一。可能每周30分钟的动画片的播放形式,在那之前在日本肯定是没有先例的,这个没有先例有可能是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吃螃蟹。当时确实在美国电视也开始播放动画片,但是它只是互相独立的那种10分到15分单本的动画片。刚才举了很多的迪斯尼的例子,比如,汤姆和杰瑞、唐老鸭、米老鼠,这些故事虽然也有连续,但是没有实际的故事,完全是靠动作吸引人。在座的很多同仁可能不知道,动画片的制作,制作难度和制作的精与否主要是看制作费的高低决定。因为它动画片会动,所以才叫动画。但是没有预算,对于手塚治虫来讲没有预算,没有预算动画就动不起来,一动就要钱,所以要少动,但是要完成任务,所以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产生了手塚治虫独特的动画形式。63年的《铁臂阿童木》的系列片在日本播放以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在美国也播放了。在美国大家看惯了动起来的动画,突然来了一些不太动的动画,小孩子们奔走相告看这个节目,为什么会受到欢迎,就是因为手塚治虫赋予了这个动画片非常强的故事性。以前都是看着动画感觉到很有意思来看动画,第一次孩子们发现动画片是可以让大家哭的,可以让大家感动的,这就是手塚治虫的动画片。因为没有制作预算,所以就减少动作,但不是抱着偷工减料的意识,是在不能多动的框架下,尽量的发挥可能开发的空间,从另外的角度用了很多的心血和成功的技术来把这个动画做得更好,这个是它的特点。

     比如说到极端就是那一张背景,一点点用摄影机进行一个横移。对不起想跟大家提一个提问,在座的各位里面有没有知道原来用赛璐珞片画的动画片请举手。(很多人举手)这样我可以继续我的话题,我以为大家只知道用计算机制作动画片。(看大白板做演示)比如说这是一个舞台,这边现在画的就是现在的翻译,那边是我自己。把这个背景画在一张纸上。比如把我们俩后背现在看到的东西作为背景,画一张东西就足够了。在这个背景上面放一个完全透明的片,然后在片上画两个人物。为了更省钱就在这个透明的片上面,再覆一张片,在这个片上面只画两个上嘴唇和下嘴唇,让那两个嘴唇在动。这样的话两个嘴唇动的过程中,就可以打发掉5秒钟的时间了。一般的电影都是一秒钟24个格,比如说我按照写实的方法,我的手像刚才那样落下来,举手这一个动作应该画24副画才可以表现出来。24张太多了,想办法用68张表现我的手往下放。如果是24张除以6的话,实际上我就可以出现4个格。要是把24格变成4格以后肯定中间会出现卡壳的情况。现在这个卡壳的情况,成为日本动画片区别于美国动画片的特点。反倒从这些局限性里发现了发展的空间,大家看到日本动画经常用一张画停很长的时间,大家看半天都是那一张画,比如刚才我举例,我举着拳头打到我的脸上了,让它成为一张画停下,停3秒。一般表现方式是打完我以后,我在地上翻了好几个滚过去,这样就好多张数,现在不这么表现,就表现打在脸上停3秒,反倒因为这种停顿大家会看得很明白。日本动画的特点就是要给人印象的时候,就是与其动还不如静止一张,这样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说6张画这个球打到地上弹起来,把它作为一秒然后6张来表现,6张怎么表现1秒?这个球到地面的时候一张表现,剩下的12345和前面的加起来就是6张。给大家看到的感觉就是非常突然的速度碰到地上,然后就慢慢的像慢镜头一样的升起来。比如说爆炸的镜头,用24张那样写实的表现还不如突然间到一个位置,然后再一点点进行,反倒大家看到爆炸之前积蓄能量的感觉,可能给大家更强的爆炸感觉。

     现在动画已经进入到电脑时代,电脑已经可以解决很多很多原来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这种现象使以前从事画赛璐珞片动画的老的从业者们,感觉到比较茫然,而且有些寂寞。其中有一个在动画界非常有成绩的一位日本动画公司的社长,他就觉得这种计算机画随着它的发展,动画片本身就会越来越变得不行了。所以我给他打了一个电话,表明我的意见,我认为计算机什么都能做了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所以我打电话劝解那个公司的社长。我说他,你不要太过于批判电脑的动画了,我们用手画的动画可以表现出来的东西,有什么拿计算机表现不出来,凡是用手画的东西计算机都可以表现出来,你为什么还要批判它?然后这个社长就说了,你批判我没有关系,实际上我也知道所有的东西电脑都可以完成手画动画的任务。既然可以完成那你为什么还要批判电脑动画呢?我又反问他。他说我就是由于从原来手塚治虫最初搞动画的时候,在什么都不行的困难的状况下,想方设法发明创造,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出可能,现在如果电脑什么都可能了,把我们那种在不可能状态下创造可能的精神破灭了,因此我感到非常的不好。

     最近我在日本看到电视节目报道,现在最新型的高速摄影机可以描述、拍摄清晰的一百万分之一秒的镜头。一百万分之一秒实际上这个速度是人眼睛看不见的动态,现在摄影机可以把它清楚的拍下来。也就是说摄影机发展到人的眼睛看不见的东西,它可以拍摄出来。它可以拍摄出什么?一个高尔夫球被高尔夫杆打的一瞬间,实际上那个球在被击打的一瞬间是变形的,人眼睛看不见,但是高速摄影机可以把它拍摄的很清楚。高尔夫球实际上在被打的一瞬间,即使打过球的人也不会看到那一瞬间球体变形。其实漫画和日本的动画片在几十年前已经开始描述那一瞬间了。这个就是发挥人的特别大的想象力,当时的漫画家就可以想到高尔夫球杆在打到球的一瞬间,如果把它搞变形了,就可以表现出球在被击打的一瞬间的受力。

     就是说当时的工作者们,他们就是在这种不可能的情况,想出更多的可能来千方百计的来表现,因此产生了他们创造性发展的一种技术,刚才讲到的一个球为了表现它被击打的受力很强,不如把它弄变形了,这样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那么比如说日本最有名的一个导演山木(音译),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动画大导演,他曾经就是手塚治虫先生的弟子。他跟手塚先生曾经探讨过,以前动画应该是模仿自然、描绘自然进行绘画。跟着手塚先生多年以后,他发现动画并不是模仿自然,可以把自己主观的意念任意的表现,这就是手塚的漫画,动画片是可以这样表现的。在这样的创作形式下,以这个思想为基准不断的产生新的动画片作品。尽管如此,在预算非常少的情况下要作出好作品,或者是能够回收产生利润的作品也还是比较难的,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考虑它的延伸产品的销售。延伸产品就是说它的副产品,围绕动画片和漫画商品为中心,各种的副产品进行销售。实际上从结果来讲,制作费上没有利润,但是它的后期延伸产品的销售产生了原有的利润的十倍以上。刚才山口康男先生也谈到了,通常销售这些延伸产品的商人要给形象所有权的人付3%的版税。最初手塚先生做这些工作的时候,周围都是一些不相信,有猜疑的,有疑问的,有鄙视,甚至是贬低的感觉,有人说连美国人都不行,你能行吗?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手塚先生创造了从创造到制作的延伸作品的一个系统。我的讲演到最后还剩5分钟,我给大家讲讲手塚治虫。

     手塚治虫先生是1989年离开人世的,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应该是77岁了。非常遗憾的是他在60岁的时候已经离开人世了。他在去世之前的10年里进行了非常繁忙的工作,而且要经常到海外工作。他抱着一种很强的信念就是漫画和动画,是可以超过语言和国界可以传达到各个角落的,他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一直在工作。

     我现在跟大家说说他有一个漫画记号论,(看大白板)刚才我画了一个圆,如果单是一个圆的话,就是一个圆,如果在这个圆上点两个点,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大家都可能会说这像一个人的眼睛。如果说把这一个对勾倒着打的话,大家会说这个人在生气了,这样一做大家就知道这个人在笑。嘴朝下,上面再放两根线,让大家知道它是在生气。然后把倒八字眉一画,大家都知道他有点垂头丧气了。因为我的画画得太没有水准了,所以我得赶紧擦了。(笑)我画了一个圆,但是旁边加了几个道,这样就形成了惨象现象。比如说这是一个人,这个人是脸朝那边还是朝这边,是朝左还是右?目前这个状况下谁也不知道。如果我在旁边画一些扬起的小尘土,大家就会知道这个人是在向相反的方向跑,如果在上面加几根线,大家会认为他的速度比较快。手塚治虫生前就说,由于这些符号,漫画的记号是一种超越国界和语言的交流方式,到哪儿都可以交流,所以他为此花出人生最后的10年拼命的工作与世界上的人进行交流。

     他是89年去世的,在他去世的前一年(88年)身体非常不好的情况下,专门到上海,与上海的同仁们一起举行了世界上首个国际动画节。在那之前的30年间也经常到中国来,和中国的漫画和动画艺术家们进行见面和交流。那么在上个世纪40年代在手塚治虫少年时代,有一次日本从中国引进了一个动画片叫《铁扇公主》,手塚治虫就是因为看了这部《铁扇公主》动画片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下决心进入到漫画的行业当中来,“铁扇”就是有名的动画家万氏三兄弟,其中有名的就是万籁鸣先生。无庸置疑手塚治虫先生生前是非常非常喜欢迪斯尼的,小鹿斑比他看了很多遍,但是在这之前给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万籁鸣先生的孙悟空了。当时他对中国的古典小说西游记,还有他尊重的万籁鸣先生抱有非常大的敬意,作出了孙悟空,但是他特别强调了一下这是我的孙悟空。89年他去上海之前的3月份,他刚刚做完手术,3月份做完手术以后,逐渐见好,但是到了8月突然开始恶化,11能不能去上海,大家都说不要去了,说你要活动的话,身体可能以后会非常不好,他说不行,一定得去,这是国际的第一个动画节,我一定得去。当时他见到了他想念已久的万籁鸣先生,通过上海的国际会议除了万先生以外,他还见到了世界上很多的有成就的漫画、动画工作者,到现在我回想起来,觉得他(手塚治虫)那次抱病而去,是为了向世界上的同仁们进行一次告别。他从上海回到日本以后,基本上就没有回家了,直接进入到医院住院,第二年2月份就去世了。他本来应该从上海身体不好直接回日本的,但是因为知道自己的夫人没有来过北京,所以又抱病陪夫人经由北京回到日本的。在北京停留了一天,让夫人去北京参观,他直接到北京的一家医院里住了一天的院。他临去世之前求大家的一句话,那会儿已经在病榻上抬不起身来了,但还是说求求你们给我工作,让我做工作。我们也一直把它最后的这句话当做我们后来公司在和世界上同仁们交流的一种动力,我们虽然不是搞政治的,也不是搞经济的,但是我们要用我们的手段来进行大家能够非常和气的很高兴的超越国界的一些交流。

     就是由于手塚治虫先生离开中国最后一站是北京,因此在十几年前,我和我的翻译我们两个人,就继承手塚治虫先生的遗愿,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动画公司叫北京写乐。如果大家有时间,欢迎大家到我们公司参观,如果有问题的话,只要我们能回答,公司全体人员随时准备给大家进行回答。

     我不知道我说了这么半天,有没有能够值得大家参考之处,无论怎么样我今天的讲话结束了,谢谢大家!(热烈掌声)

     主持人:谢谢松谷孝征先生。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动画系主任晓欧教授做关于《动画创作现状分析与动画教学阶段思考》的报告。

     晓欧:关于现状的问题我已经不想再说了。上午总局的王丹彦老师已经说过了。昨天曹老说也说过这些问题。我不想重复了。中国的现象大家都知道,动画片囔囔了这么多年一定要入世变成产业化,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把它产业化,所以我不谈这个事了。我只谈从动画的专业教学新阶段的形势,从这个角度谈谈,我们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个专业。

     我个人认为,就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形式来说,现阶段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应该在学习和借鉴中外优秀动画片作品的基础之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开拓出一批新一代中国动画的风格,培养出新一代的动画人才。你作为动画人不会画画是不行的。不会画画搞动画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搞经营,但是作为一个动画的创作人员不会画画是很难的一个事情。其他老师说动画首先是影视或者什么,有影视动画、也有数码动画、也有商业动画等等,作为动画本身我想你要不会搞美术是不行的。所以说我要强调我们现在的培养是为明天所用,为社会所用,要考虑到未来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所以在动画的领域里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比如对未来的各个影视机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艺术型还是技术型?对今后的市场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必然要大量需求动画艺术创作人才,而不是艺术加工人才。所以说现在的市场需求跟未来的市场需求是有不同的地方。对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空间要延伸相对拓展,把各个门类进行精工细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根据他们的爱好水平程度的不同要因材施教。在如何加强同学艺术修养的这块,提高学生的内在潜质,我们要特别注意。

     通过他们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努力让学生在每一个学科里把握这一学科的前沿。创造动画精品创造有利条件。

     动画是一个大概念,有的人只能搞创造,造型创造,有的人只能搞原画,导演当不上。迪斯尼分工细到什么程度?细到建模、材质,是这样一个大工程下加工出来的动画片。我们培养动画人才,如果你是人才,你是什么样的人才?是全面的?还是导演还是设计?有的人喜欢用电脑做动画,有的人喜欢传统动画,有的人喜欢DV做动画,所以我们中央美术学院,我们开了4个工作室,以导师为基础的工作室。也就是说,导师的艺术主张和追求,你是什么样的工作室,我就给你开,以导师的个人名义。这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立动画学科以来第一次。我们是首次以导师个人名义开的工作室。这其中有在影视行当里面当一辈子的动画导演的人,有的是从国外回来,从加拿大回来,获得过美国奥斯卡最佳短片提名的也有,还有真正搞计算机制作的老师。中外合璧形成教学庞大的规模。每次同学选择的时候,我们都先谈思想,最后老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全面艺术修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搞美术或者动画的人,应该具备一种常人见到想不到的能力。比如说麦克风,我们搞动画的人麦克风实际上是非常有生命的。它发不出来声音,他着急,它闹你。最后会去找工程人员说,你为什么不把麦克风打开。他认为你没有发挥它的功能。这个过程说心里话就是一个动画的过程,如果说我们动画人没有这种思考能力你是很困难进入这个领域的。动画的人才创作性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央美院是2002年成立的动画系,虽然起步很晚,但是要求的品质很高,我原来是国家广电总局的,在总局之前我是纯粹的电影导演,影视导演。学了8年美术,后来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一些老师学习过,搞《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上午提到的手塚治虫先生我也见过。我也是传承中国动画传统的模式,延伸到教育里边来。我觉得中国动画教育的成长,我们这批人是有责任的。美院这几年推出的动画学生作品跟其他院校的不一样,你看到以后绝对是学院派的感觉,无论是色彩、造型和看问题的视角都是不一样的。跟纯粹的商业动画是有区别的。商业动画的模式这两天日本的朋友,还有其他的一些人都已经介绍了,很全面。而我们的动画有很多东西完全是个性的释放,纯粹是培养艺术家。中央美院的这些画家,只要到市场上去,只要翻翻书那些大家们几乎都是从美院出来了。我们受了他们的影响,我们搞出来的东西都是按照那种风格走。现在还没有进入市场化,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要跟市场接轨跟商业动画接轨,可能会创造出非常优秀的原创作品。我想跟全国各大高校的教师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中国原创动画大的旗舰。

     目前的艺术教育机构基本体制还是原来的传统的教育,现在好多大学开办动画专业,完全是脑袋一热,全国形势已经热起来了,而且动画很热,好分配,比文科、理科好找工作,一窝蜂上了。实际上好多问题没有解决,作为教师拿什么教学生,很困难。领导有指令办这个专业,而具体的工作人员会很累。所以说传统的动画教育机构完全是把知识的转化,通过教学这个老师教一块,那个老师教一块装进同学的脑袋里,可是动画不一样是根据社会的形势,各种趋势的发展,要吸纳很多新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动画专业就不能按传统的东西来做,要打破原来的教学观念。

     我们打破惯性教学的理念,现在我们画色彩不应该像传统那样画色彩了。我们把模特放到可以旋转的台子上,各个角度都要体会得到。我们要求同学这个角度画完了以后要想象另一个角度是什么样的。我们临摹古画的时候,可能古代的画家只画的一个角度,我们就让学生画出另外一个角度,把这几个角度连起来,加上动画一旋转,看看效果怎么样。这样的训练可以把中国传统的精髓吸纳进来,然后再吐出去。我记得迪斯尼看到中国的大闹天宫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不可超越的一个动画片。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我们这代人知道如何打造这方面,我们懂了,慢慢从绘画教学到动画教学,最后动画创作,整个全部链结起来以后,我们找市场的人告诉我们市场,我们就齐了。动画教育方面我们不面向市场,但是要跟社会接轨,要跟市场亲密接触,这一点作为同学来说不能在课堂上学到,应该考虑社会这块。所以我教同学的时候一定要请有经验的社会人士,甚至在一线做导演的人,拿过大奖的影视导演给他们讲人生经历,请音乐家、美术家还有演奏家、文学家等等给同学上这样的课。一个真正好的动画应该是文学、历史、音乐、舞蹈、戏剧,古今中外应该全部都懂。否则的话不应该叫动画作品。动画作品不光是社会的商品,应该是特别棒的艺术商品。所以有人拿钱买你的东西。当迪斯尼来演出的时候,茶歇时你买的东西全部是他们的延伸产品,日本的变形金刚在中国拿了几十个亿。我们画画的人可能不大懂得市场,真正懂得市场的人跟画画的人结合以后会变得无限大。陈天桥当时想作一个项目,就请了张老师,动画协会的秘书长,他把传奇拿到中国,一下子变成陈天桥亿万富翁的一个起点。中国从现在开始起步一点不晚。我们现在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但是从现在开始,请世界把眼睛睁大一点看中国,未来的5年我相信中国的动画片不光是日本要拼命,不光是美国拼命,可能欧洲也要拼命。因为中国人很聪明。我们不侵略别人,别人要侵略我们,我们要学会把我们优秀的文化传播给全世界,这种能力我们应该有。我的演讲跟我的内容有一点区别,就是搞动画的人要有一种原性,你的文化是什么?我学习的是中国文化。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上午讲到手塚治虫先生也是受了咱们万籁鸣先生的启发,文化这个圈子很大,又很圆,中国的古典文化大家都知道,目前有几个同学和老师天天翻中国的精粹。在89年到90年代初期的时候搞的《老子说》、《庄子说组》还有《大学中庸》这些东西,就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演绎了一遍,这个功能只是限于漫画,如果我们作为动画的人把这些东西延伸出来,我们中国的文化你想想看,几千年到今天重新焕发出来,让社会认识我们,让全球认识我们的文化。我相信我们的大学,尤其是人民大学应该肩负的责任会很重,我看了咱们的标识,我特别有启发,不知道谁设计的标识,但是我对这个设计怎么看怎么喜欢。首先这三个标志像昨天曹老师说的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是三个人,又是三个民,人民汉语拼音的打头字母全部都有了。三个人又组成一个“州”,这个“州”是人聚集的地方,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又是大学做学问的地方。你再看又像三个七排在一起的,象征1937年。我觉得设计这个人很高明,如果动画表现出来该多有意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上会有人喜欢,包括汉字,中国的汉字你想想多有学问,就是这么一个一把它断了以后变成二,学问太大了,今天我没有资格在人大这儿讲这些事。但是我想你们要把你们人大的东西真正发挥出来。就像众志成城,三三为九。我也特别感谢大会给我发挥一点自己想法的空间。

     本来我想把我的东西传上去再念念,觉得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激情,半边脸也肿了,但是这个感觉非常好,来了不少日本人还有西方国家的人。谢谢大家听我的演讲!(掌声)

     主持人:谢谢晓欧老师的演讲,他从80年代从事动画工作,所以应该说经历了中国动画的兴衰荣辱,他今天对大家有很多特别的期盼,今天也很符合他脱稿的习惯,我还要感谢你对我们人民大学的校徽的卡通版解释。接下来我们请日本大正大学专任讲师大野纯子老师,做《不断产生卡通形象的日本土壤及其享有》,她也是我们人民大学的客座研究员,接下来我们把时间给大野纯子老师。(掌声)

     大野纯子:日本是不断向世界输送卡通形象的国家,本次演讲尝试从文化论的观点,探讨为什么日本社会不断的出现卡通形象,日本的卡通市场从90年代初期备受瞩目。已经产生了超过4兆日元的巨大市场。

     在此,我将介绍有关日本社会卡通形象的现状,日本社会从1960年以后的近半个世纪以来,卡通形象就无处不在,不用说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企划和商品,就连小型企业的商品也带有卡通形象。

     总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无论日本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生活在被卡通形象包围的世界里。无论男女老少对日本人来说这种生活状态就像空气的存在一样自然。但是其他国家并不是这样。很抱歉由于时间的关系,以下仅限中文的翻译。

     卡通形象在日本层出不穷的一个原因。可以说,是由于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习惯大量使用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因为这种文化上的习惯,不单是人形的卡通形象,其他的东西也很容易被拟人化,而像朋友一样的存在,在世界各地存在的观点来看,对自然的拟人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人造制品基本上没有的古代社会,自然界的事物对日本人来说就像朋友一样存在,被这个朋友安慰、鼓励或是欺负,即使在人们学会制造各种笔以后,这种习惯被继承下来,比如在日本有制作针一样的传统仪式,半个世纪以来,日本的女人大部分在家里做针线活。针总是扎硬的东西。所以等针坏了的时候,让它扎一些软的东西。坏了的工具真可怜,这样的感受一直传承到现在,许多欧美人认为,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机器人能够到达目的地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花许多的费用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步行,在日本人形机器人的研究,是受到拟人化的习惯影响。再举一个机器人的例子,1970年代日本的汽车工厂不断引进组装车身的工业用机器人,由其代替人做焊接等危险的工作,在导入工业用机器人的美国,工人们认为机器人夺走了机器人的工作,工人们憎恨机器人,在日本即使那些机器人不是人形机器人,工人们也用当时很受欢迎的明星的名字给他们命名。比如说,山口百惠,晚上加完班,还会说,百惠辛苦了。这些设计对日本人来说很平常,可是来工厂视察的美国人看到这些场面感到非常吃惊,即使是现在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者们,哪怕只是小的机器人为是孩子,甚至于给它起名字。被拟人化的东西被看作跟人一样有感情,与人之间产生交流,比如只有手臂的机器人也被称为山口百惠。人形机器人对日本人来说一直当做家庭成员和朋友。

     本田制造了一台人形机器人,打开有关的主页可以看到,孩子们对它提出的种种问题,它都会作出回答,实际上是本田的工作人员的回答。对于小学生提出的问题,比如说你喜欢做什么事情,回答是喜欢做让人高兴的事情。实际上这是开发技术人员想人这个机器人成为人们的家庭人员,为人们做一些事情的愿望。接下来关于日本对儿童文化认同的背景进行说明。

     在中世纪的欧洲孩子们被视为未成年的大人被严厉的对待。现在欧美国家仍受这种习惯影响。比如要求幼儿园大班的小孩,尽早的掌握成年人用餐的习惯。甚至是尚未成年的小孩表现得也要像绅士和淑女一样。在日本人们认为孩子的单纯是人性本能的流露,即使大人们不能模仿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同时日本人很喜欢弱者战胜强者出人意料的感觉,这就是相扑为什么这么受到喜欢的原因。、无论是美国的超人还是日本的《铁臂阿童木》在人类面临危机的时候大显身手。可是超人是成年人,阿童木确是孩子,阿童木身高1.3米,有时被父亲训斥了也会哭,但看到阿童木打到比自己大的人的时候,日本人也会产生共鸣。与这样的卡通形象相处,从他们那里得到心灵的安慰或是力量,对日本人来说是很自然的自身欲望的表现。认同儿童文化体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近年来不想长大的日本人正在增加,这一现象在内务省发表的青少年白皮书得到充分的正式,在平均寿命不断增长的同时,日本人对于自己不是小孩而是大人的认识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变晚。即使过了30岁仍然没有这种认识的人也不为少数。有些年轻人过了20岁还迷恋初中生的打扮。没有穿西装的必要,所以也没有买的必要。就收入水平而言,根本就没有购买西装的能力,这些也受到社会经济形式的影响。同时近几年不想长大的小学生正在增加,在日本卡通形象不仅仅是孩子们专利的原因,是由以上三个方面构成的:一是大人不排斥孩子的文化;二是不管原来的年龄大小,认识到自己已是成年人的人数在减少;三是不想长大的孩子正在增加。由于这些原因,在日本社会卡通形象不只属于孩子们。对它的需求和市场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

     下面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卡通形象。企业对其商品附加卡通形象是为了使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亲切感。企业即使支付了高额的使用费,也可以获得收益。从个人的角度看卡通形象可以作为家庭成员,特别是母子间共同的话题,就是它存在的价值。母亲也喜欢其他非常着迷卡通形象的话,孩子会非常高兴,相反孩子对母亲小时候喜欢的卡通形象表现出兴趣的话,母亲也会感到高兴。卡通形象可以用作为母亲对孩子进行家教的手段,有些母亲说如果生活中没有卡通形象的话,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在家长和子女之间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卡通形象这一问题,做父母的会很认真的考虑。很受孩子欢迎,不被父母喜爱的卡通形象为数不少。说明了选择的重要性。不管怎么流行的卡通形象,如果其影响力不能长期继续下去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如前面提及的那样,虽然日本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卡通形象,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影响力的卡通形象为数不多。下面将卡通形象按照有故事情节和没有故事情节划分开来,分析各自为保证影响力而采取的策略。

     动画片漫画中的卡通形象一般都带有故事情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铁臂阿童木》和《哆啦A梦》,相反没有故事情节的卡通形象是KITTY猫。所谓动画片世界观依据的基本概念就是动画片导演表现内容的根本原则。卡通形象的服装姿态不必说,言谈举止也必须基于这种世界观。相对而言对没有故事情节的卡通形象以KITTY猫为例,是以表现其可爱热情的外观设计创造其形象。可爱的外观没有太大的变化,一定的整体形象构筑起来之后,既可以穿上宇航服,也可以打扮成富士山下的小姑娘。后者的形象策略虽然说有很高的自由度,但其不利的一面也很容易被恶意中伤。在美国KITTY猫经常也被打扮成色情图象,就是因为KITTY猫没有故事情节。其原本可爱热情的形象不能有效防止被描绘成色情画面的女主人公。相反有人编造出《铁臂阿童木》攻击人类的故事,人们会认为那不是《铁臂阿童木》,没有故事情节的卡通形象,如果不能有效组织恶意中伤的话,就不能继续保持原有的形象。现在总结一下,盟军最高司令官,马克拉瑟(音译)1951年说到,说起日本人他们就好象12岁的少年。这句话的本意并不在此的说法也有,当时的日本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进行了反抗,我认为从表面上来看,这一句话还是言之有理的。就像最初提及的那样,日本人把孩子定位为没有长大的大人,而是把他们看作好的、善的存在而倍加爱护。作日本说他是还保留童心的成年人的话是一个赞美。举一个极端的例子,甚至可以用一个人喜欢的卡通形象来控制他的精神意识。被称为发烧友的人对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表现出来的痴迷程度,就像被精神操控了一样,卡通形象就向是被赋于了魔力一样。

     以上是对日本不断出现卡通形象的原因进行的考察,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感谢大野纯子老师的精采的报告。我曾经在今年4月份受日本小学馆邀请到日本参加他们的一个活动。当时我有两点感受特别深,第一个在他们的动画节上当一些传统的卡通片,比如刚才提到的《铁臂阿童木》,他们有现场的表演,我们看到下面有很多40多岁的人在下面泪流满面,一起念台词。还有一点小学馆的一个中心,门口的小孩专门带着照片来,排长队,等着进产品中心。在门口专门有一个人举着牌子在场内的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我当时一直对日本人为什么热衷于他们的动画形象感到震惊和困惑。今天大野纯子老师为我们解释了这一切,让我们再次感谢大野纯子老师对我们的报告。下面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陈奇佳老师为我们讲《从日本动漫中国动画发展的根本问题地》。把时间交给陈老师。(掌声)

     陈奇佳:因为题目是一个无比巨大的题目,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有一个统计的数据,请大家看一下。然后来谈一点个人的看法。这个是我和我班里的几个同学我们从200411月份到今年的9月份在北京、杭州、武汉、西安、桂林还有安徽的太湖这些地方进行过一个叫做中国动画漫画消费情况的调查。一共是发放了4300份问卷,回收3355份,这次的调查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1418岁占了17.3%多,然后是1925岁占的最多是67%多,接下来大概713岁是2.7%左右。我们这份调查问卷的最后两道题目是,有一道说请列举你认为最出色的动画和漫画作品,这是我们漫画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的第六题,第七题是请列举你认为最出色的动画和漫画作家。一共有2172份问卷回答的第六题,1380文问卷回答了第七题。现在请大家看一下我们对于这份调查报告最后的统计结果。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列举了得票超过5票以上所有作品的名单。大家可以看前10名,第1名就是灌篮高手,第二名是柯楠,第三名是哆啦A梦、第四名是七龙珠,第五名是圣斗士。第十名是很多家长很不愿意看到的蜡笔小新,是这样的结果。因为我们当时因为调查报告要考证一下动漫产业的关系,我们还调查了由动漫改编游戏的情况。这个是中国的动画作品排名最前的宝莲灯,接下来是西游记这个作品。我觉得这份调查报告有些统计可能会出乎人们的意料,如果以第50名阿拉蕾为分界点,前面的50名日本作品有35部,中国作品10几部。剩下的是美国的。开始我还以为我们的调查问卷会比较清洁,因为在调查了很多份以后,蓝猫淘气3000问一张都没有,但是在调查了许多以后,发现小学生调查问卷上来以后,蓝猫的票突然上来了。接下来是中国最受喜爱的动漫作家的排名。宫崎骏和鸟山明没有正义的名列第一第二。接下来很奇怪的是吉米,他的作品在最受欢迎的漫画作家里面并不是非常多,除了一个《向左走向右走》进了前50之外,其他的一般,但是在最受欢迎的作家里面排名非常高,力压青山刚昌一票,很奇怪。这个是我们统计到3票以上的列席在其中的。还有一些我们最近都没有考证出来到底是什么人物。这个调查统计完了以后,因为时间关系我想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我说几个个人的见解,从这个调查表格分析,日本作品是占了33席,在最受喜爱的动漫家当中,日本动漫家占了8席地位,这个充分说明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动漫市场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的作品能够和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影响力一较长短的。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况,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动画在中国动漫界当中地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除了《猫和老鼠》之外,只有《狮子王》和《变形金刚》,其实《变形金刚》还有一部分是日本人做的。还有《海底总动员组》进入前50位。而且欧洲的动漫作品基本上现在已经淡出中国当前动漫消费者的视野。

     对于中国的动漫工作者来说,可能会有一个比较愉快的情况,会感到除了《宝莲灯》、《西游记》,《我为歌狂》、舒克和贝塔入选前50名。对于中国的动画和漫画你认为水平很高,或者认为水平一般的一个调查里面,大家回答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有2.4的人选择了认为中国的动画漫画水平很高,在世界上具有领先水平,有33.3%的人选择认为中国的动画水平一般,但是有一定的特色。有41.9%的人认为中国的动画水平是较差的,但是偶有佳作,有13.92%的人,认为中国的动漫水平很差,几乎没有可观之作;有5.4%的人认为,中国动画水平极差,从来不看国产的动画和漫画。

     大体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动漫作品还是有一定的拥护者。我觉得从我们个人仔细分析的话,事实上情况远远不如表上呈现的乐观,为什么现在中国的动画和漫画拥有这样一部分的受众,这个是和我们现在的文化市场目前呈一种封闭的状态是有关系的。国产动画可以得到各方面优惠条件的保护,第二个这个问题跟第一个问题有所关联,中国动漫的消费群体目前获得的咨询是很不全面和发达的。目前正式的影视频道和出版物基本上只能放国产的作品,很多人只能看国产作品,所以他们会回答国产作品成为他们最喜爱的动画作品是不奇怪的。在这样悬殊不对称的条件下,国产动漫只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前10名无一入围,只有11个入选前50名。一旦WTO的有关文化产品的条款在中国得以全面实行,失去的政策方面的保护,我国的动漫产品尤其动画产品将要受到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因此我个人在这个文章里面探讨了一些我觉得中国动画现在存在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可能都来不及讲了。我觉得现在中国动画在艺术上应该说比90年代以来的作品,比80年代以前的作品有一个非常大的倒退,无论在图象的制作上,雕刻的水平上。出版商可以用各种方法给自己“辩护”,什么资金不够呀!但是我觉得受众是无法接受他们这样的一种辩解,所以说我个人认为,可能话说得比较严厉,我觉得蓝猫淘气3000问这样的作品,他们是在透支中国动漫的信誉。尤其是富野老先生说的在故事性上、戏剧性上加强,不在这个方面认真的向日本的同行学习,我觉得中国动画面临日本动画竞争的时候将会非常脆弱,日本动画可以举出很多优秀的特点来,但是像庞大的一种故事性的设定,世界观的设定,极强的叙述性,对于现实的反省能力,稀有戏剧的创造性的才能,像中国独子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元素,在中国现在的作品当中基本上都是没有的,看不到任何搞笑的东西,如果有也是隔靴搔痒的效果。我为歌狂算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但是充斥了大量的空镜头,地铁漫无意义的跑……。有些作品像红猫,忽悠猫之类的,(笑)中国人就是和猫过不去了,我觉得国产动画在透支中国动画产业的信誉。中国动画产业刚刚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拿未来的东西当做现在的卖品,我觉得这个是最值得引起我们的警觉,中国足球在多少年前无论踢得多么烂,还是也那么多的球迷追着看,但是现在一旦信誉体系完全崩溃之后,现在的中国足球是什么样子。不要等到10年之后,中国人无论用手和脚投票最后选择的还是日本作品,所以我觉得在艺术上我们在很多方面必须要加以很强大的关注,而且在剧情方,声尤方面的培养等等。而中国导演就知道请一些有名的演员来配音。我个人觉得作为个产业来讲,必须要有一些长远的构想,可能我的话说得比较偏激和严厉,从现在的调查情况来看,从现在产业保护的状况来讲,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些微薄的选票,当中国的市场全面打开之后,我们知道像宝莲灯只是阿哲(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这个歌曲有很大的广告效应,这都不是我们自己的动画作品和卡通形象本身带来的很强的艺术感染能力。像宝莲灯把里面的故事歪曲的够可以,莫名其妙出现一个小猴子,孙悟空突然变成一个大学指导级的讲解马列主义思想的一通说教的人,看得我不知所云,原来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不知道哪里去了。再比如一个很具体的例子,日本、美国所有的动漫作品都改编成游戏,中国哪一部作品是被改编成游戏了呢?又有哪一部作品是能够和配得上改编成游戏了呢?中国的故事根本就无法支撑起一个比较强的游戏的支撑线索,这些东西在这些艺术问题上都没有解决,就来谈延伸产品,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讲是不是有些奢侈了,连产业都没有谈什么链啊?所以说我觉得中国现在的动漫问题是有非常基础性的问题,而且有些东西恐怕不能够完全用商业的角度来加以急功近利的考察,我觉得有些人需要做一些细的工作。日本的整个艺术教育的体系,我们随便想想都知何生正智(音译)都是有一些非常强的艺术学的传统出来。中国本身在这个方面能否提供足够的艺术人才,包括像音乐里面的配乐,这个我觉得对于中国整个艺术上整体宏观上,我觉得我个人不抱乐观的态度,我觉得我们要使得中国的动漫产业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自己必须在基础性的环节,就我个人的专业来说,必须要在艺术性的环节上必须有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进行这方面的建设,而且要注意艺术教育方面的建设,这样的话,我觉得中国的动漫产业才可能有后劲,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在市场上可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是我的讲话,谢谢!(掌声)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的发言,看到我们现在还有这么多学者,也是在我们后面为我们动画做关注和分析,让我们感受到很受鼓舞和鞭策,另外一个角度,我本身作为行业协会的代表,我想接下来可能在下面有时间也愿意跟陈老师有一些讨论和交流,包括我们今天的一些观点,有很多你是讲我们不能讲的,但是有很多我们不能接受,有时间我们需要讨论和交流,比如说内容问题这个是中国的特色,日本之所以能做动画片,后面要有老板投资的,在中国做动画片我们背后的老板是政府,日本你做机器的动画片背后可能有万代资助,做这个片子要表现他们的玩具,在中国我们的老板是政府,这个片子要考虑怎么样教育下一代,怎么样认识他们的基本意识形态,谁投资听谁的。我们的片子经过这些管制,包括层层的审查,包括“放大镜”、“显微镜”外带“紫外线”消毒,咱们作为讲师一些观点可以很清楚的讲出来,动画人背后还有很多的艰难,很多东西要通过很多审查才能看到现在的片子,我们在下面可以仔细的交流,接下来我们有请解放军郑州工程学院郑文全老师为我们解读《千与千寻》。(掌声)

     郑文全:下面我就宫奇峻的作品《千与千寻》中反映出来的文化社会因素谈几定我自己的感想,《千与千寻》是日本2001年最受欢迎的用动画手法制作的电影,在02年好莱坞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外语片奖。《千与千寻》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有一天在和父母一起向城郊搬家的途中迷路了,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与人类的居住环境虽然只有一墙之隔,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是禁忌之地。这里面居住的妖怪、幽灵是他们用来疗养精神上和肉体上创伤的温泉。这个片子通过这个小女孩的各种经历,从自己渐渐的软弱变成坚强,战胜困难救助自己的父母这样一种讲述。

     首先是影片的主题,宫奇峻导演认为现在日本儿童生活的力量现在在衰弱。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生存力量的退化。在日本今天的社会中,经济取得了高度发展,人们生活的原始活力正在减弱,特别是在过渡保护和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正在丧失原始的生命活力。另外一种固定的模式化的生活,上大学、进公司、工作、结婚生子、退休这样固定的模式,剥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在日本孩子可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变小,被大人包围。即使在长大中也生活在被父母的包围中。因此生存的目的也渐渐的随之消失,人们渐渐变得没有追求、没有希望,只是为了纯粹的生理上的活着而活着。对于这种现象在其他很多作品中有有一定的展现。比如在《大江剑三郎》(音译)死者的奢侈里面曾经有这样一段话,我不需要希望我生活得很好,想要认真的学习,我每天设法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我并不是一个懒惰的人,每天例行公事的认真的学习还可以打发时间,我还是要经常学习,生活中不需要希望,我除了在孩提时代对生活抱有希望之外,其他时间再也不需要它。在村上村树的作品《挪威的森林》,里面主人公的精神状态与此非常类似。中国社会现在我觉得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现象,比如说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生活中孩子数量迅速减少,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大的问题,孩子承担了过多溺爱的同时,身上承担了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父母过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多孩子在父母过多的期望中生长。在这种环境里面,孩子的生命力本身的欲望也迅速的衰减。最近调查在中国2分钟就有一个人自杀,有8个人未遂。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对于原始生命热情衰减的一个表现。第二个方面我就其社会意义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可以说是日本社会的一个缩影,很多的社会问题在里面得以体现,比如说环境污染问题,河神洗澡的时候,里面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原来的河流很多被人们填充,成为了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的填充地。还有金钱崇拜和金钱万能社会上人们的行为方式。比如说千寻的父亲看到各种食物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带着很充足的钱和信用卡,人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完全不在乎别人的行为方式。另外还有大企业的裁员缩减问题。这些问题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人们之间缺乏真爱的现实,现代日本社会中夫妻之间缺乏真爱。开始的时候是深陷决境的千寻从白那里得到了安慰,后来千寻用自己的药丸挽救了他的生命,从这里看到真的人间的爱,这种力量是无限的,感化了冷酷的假面人。甚至还感化了里面的恶人汤婆婆。整天戴着假面具过着尔虞我诈的成人,或许可以从孩子们那里得到某种启示。这种相类似的题材,最近比较流行的韩国电影周末夫妻,我觉得也反映了类似的社会现象。第三个从传统文化方面,宫崎骏导演指出在无国界的时代没有自己立足点的人是最可悲的。他认为不理解本国的文化和传统,就无法理解外国的文化和传统,本国的文化和传统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财富。日本的各种神仙观点源于日本的土著宗教神道教的思想,他们认为万物有生命,有相应的神仙管理他们山里有山神存在,树上有树神存在,不仅如此日本人现在把西方的耶稣当做神的一种,汤婆婆的前身钱婆婆就行像欧洲的一个会法术的神仙。这种传统的价值体现是有别于伊斯兰或者是基督教单一宗教的国家。在中国的电影中我认为也有很多电影很好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表现形式,比如像陈凯歌的电影《霸王别姬》运用京剧的题材。最后一点就是影片最受欢迎的原因我觉得应该是反映出来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一位人士说的,宫奇峻的最大特点是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种乐观向上的价值观念是被西方人和东方人接受的价值观念。在经过大的发展之后,人们精神上的空虚是世界共通的问题,对于生活丧失期望也随之消失,也就是所谓的生存力量的衰退。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千寻这样一位坚韧的活泼向上的小女孩就是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马上获得了好评。《千与千寻》这部电影中与日本的传统悲剧风格不相同,与日本传统的行为模式也不太一样,无论现实多么困难,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最终救出了自己的父母。这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也是其影片获得成功的,我认为是最大的一个因素。

     我觉得这种主题在其他的电影中,比如说美国的著名影片《飘》以及中国的电影《活着》中都有表现。《活着》的宣传词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一定会比昨天好,而且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

     所以我觉得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是最为人们接受的。以上就是我自己的个人观点,谨供参考谢谢大家!(掌声)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brahma 参与评论 H网电影院 超爽动漫 电影 | 推荐下载:原动画基础教程 | 动画片《大闹天宫》文学剧本 | 超低价图书
复制本文地址给好友 -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创意世界:动..[02-16]
创意世界:动..[02-16]
创意世界:动..[02-16]
创意世界:动..[02-16]
动漫企业的资..[02-16]
深圳首部TV..[02-16]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版权声明|创作说说(旧版)|标志大全|友情链接
动画创作家园QQ群①:2444514(满) QQ群②:15363563(满) QQ群③:48533909(满) QQ群④:44832229 (满) QQ群⑤:43100861 (满) QQ群⑥: 48773990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冀ICP备19004920号-4
如果您感觉动画创作家园不错,别忘了告诉您的朋友哦,朋友会感谢您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