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机器人历险记背后的蓝天理念 |
机器人历险记背后的蓝天理念
——蓝天工作室技术指导 米歇尔-米斯楚先生访谈
相信大家对于动画长片《冰原历险记》及《机器人历险记》所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及栩栩如生的可爱角色都有着深刻印象,这次的“2005台湾国际动画影展”很荣兴能邀请到蓝天的材质部门技术指导米歇尔-米斯楚先生,来台分享与交流蓝天的宝贵经验。笔者有幸与米歇尔先生在影展期间做了简短的访谈,以下为笔者与米歇尔先生访谈的重点内容。
尚-米歇尔-米斯楚(Sean Michel Mistrot)在纽约“蓝天工作室(Blue Sky Studio)”担任技术指导的工作。作为一个CG(计算机绘图)艺术家和教育工作者,他将许多不同领域的经验,包括雕刻艺术、计算机技术、视觉特效、网络及造型艺术设计,融入他的作品中。最近,米歇尔刚参与完成《机器人历险记》(Robots)的制作,正投身即将推出的《冰原历险记续集》(Ice Age 2),有关明暗算图与流程工具的研发。他同时也在纽约大学高阶数字运用中心教授特效编写和粒子动力学。
洛尼造型设计
不只是技术
米歇尔从《机器人历险记》的制作心得谈起,蓝天工作室所希望在本片创造的不是像百变金刚那样的未来感,导演克里斯想营造的是能贴近观众真实生活的机器人。例如主角洛尼的造型,就是从导演克里斯威巨在渔村祖父的小型渔船用的舷外机所得来的灵感,蓝天工作室想创造的机器人世界是给人可靠、简单而熟悉的感觉。
米歇尔所负责的材质部门,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影片所要达到的美术风格具体化的呈现出来,他表示技术是为设计需求而服务,蓝天工作室所引以为傲的CG技术不只在于直逼真实的画面营造,更是要表现出丰富的视觉美感;像是机器大城的场景,几乎所有的材质都是由程序语言建构而成,比起《冰原历险记》所用的贴图建构模式有着更高的挑战性,也因此蓝天工作室需要架构出更完善的生产线制作流程,才能把复杂的流程简单化、繁锁的工作模式化。
机器大城实体模型
蓝天理念
米歇尔提到许多蓝天工作室的工作精神及哲学。蓝天工作室从创立以来,就希望能打造一个能让人爱上工作的环境,在那里有最自由的空间让人发挥创意,就像一个不停激发新点子的大家庭。在蓝天工作室,他们坚信:
“PEOPLE’S TIME IS MORE VALUE THAN MACHINE TIME”
人的时间永远比机器的时间珍贵。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价值远超于硬设备成本;蓝天工作室的员工每周的平均工时约40~50小时,他们认为超时的工作并不会带来更好的产能,有效率和有方法的工作远胜于蛮干。因此各部门之间需要建立非常准确、实时、有效的沟通管道(包括档案的分享),以及详尽的作业流程规划,以避免各种资源的浪费,像是CGI Studio的运算系统就非常费时也非常的昂贵,任何无谓的浪费都会对于整个制作造成极大损失。
“TECHNOLOGY SHOULD SERVICE DESIGN”
技术是为设计需求而服务。艺术的表现及说故事的技巧应该是整个制作的重心,所有的技术研发才有意义,也因此整个团队都要清楚明白制作的精神加上各部门精准的分工,才能将创意与技术做最巧妙的融合。对每一个画面的处理都如同创作一幅足以在国家艺廊展出的画一般,这就是他们每个人对于自身专业的要求。
蓝天工作室实景
个人随谈
笔者觉得这次与米歇尔的访谈,最深刻的印象是他那谦虚的态度,丝毫不夸耀个人或团队的技术成就,可能是受他最爱读的老子“道德经”所影响的原故。在工作之余,他总是利用些休闲活动来补充他的生活能量和灵感,像是爵士乐的即兴演奏、爬山时感受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否则要在紧凑的时间里,还得保待高度的专注和高水平的制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觉得动画是最没有限制的创作媒介,而对于台湾的动画发展他抱持着很高的期许,也提出一些他个人的看法:
1、心态方面的调整。小至个人工作室,大至整个产业的建立,投资者跟经营者都应有长期投资的心态,而不是急进的想获取眼前的利益,毕竟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及营运结构。人力资源需要更有效的运用,艺术美感在任何视觉艺术的制作都应更受重视,加上商业运作和技术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2、台湾本身就有许多独特的文化现象与丰富的艺术创作能量,需要更多的自信、勇气和空间来表达,而不是因为商业现实的考量而限制了创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