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缺少合理的产业模式 中国动漫倒在日本剑下? |
8月6日,记者在网上遇见了王兵(化名,武汉某高校大二学生),他告诉记者,他正在下载《火影忍者》第146集。这部日本动画片现在异常火爆,从今年5月1日开始,每周四在网上出一集,王兵一直跟到现在,并买了很多相关的动漫作品。
日前,在北京主办的一个大型动漫节上,记者走访了很多动漫商贩和动漫迷。〝保守估计,日本动漫产品占我店里整个销售额的70%。〞一位来自上海的动漫店老板告诉记者。〝我们店里基本上以销售日系动漫产品为主,国产的几乎没有,这也是迎合动漫迷的需求啊。〞一位主要通过网上销售的动漫店老板说。
〝我平时都看日本动漫,中国动漫跟日本的没法比。〞一位正在读高中的动漫迷告诉记者。他在动漫节上已经花了300元钱,全部买了日本动漫作品和模型。
据〝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调查显示:喜欢日本动漫的人占60%,欧美动漫占29%,而中国动漫(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另有调查表明:中国儿童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有19个是〝外国人〞,只有〝孙悟空〞一人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了解,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动漫产业国,2002年动漫产业的市场总规模达2万亿日元,成为该国仅次于旅游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据日本有关方面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日本国内电影院上映的动漫片约为81部,日本的电视台每周播放动漫节目80多集,一年播放的动漫作品节目接近4000集。在日本所有的出版物中,漫画读物就占了40%,平均每天有25本漫画单行本问世。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统计,2002年日本动画片在美国的销售额达43.6亿美元,是美国进口的日本钢铁产品价值的三倍多。而去年,中国的动漫产业总收入也不过100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费。
根据中国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国产动画片在电视台的播出应当占动画片播出总量的60%,实际上,2004年,我国国内动画片生产总量只有2.9万分钟,市场需却在26.8万分钟,电视台动画片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动漫后知后觉
相对而言,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并不晚。1982年,中国的连环画出版达到8.6亿多册,但仅仅三年过后,连环画市场就崩盘了,大量的图书积压在仓库里,64开连环画(俗称小人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留存下来的只有几本连环画杂志。
当时的连环画作者,一下子失去了经济来源,靠杂志的稿费难以维持生计,无奈之下,纷纷转投他行。
与此同时,1980年代下半期,国外动画加工业开始进入中国,其丰厚的薪酬,吸引了大批中国相关人才。据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人才流失殆尽。〝那时动画加工就如同画钱。〞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陈廖宇说。
伴随着〝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铁臂阿童木,被称为〝新漫画〞或〝卡通画〞的日本动漫出现在中国内地。〝这给少年儿童一个前所未有的阅读视野,因为这种新漫画在国内是从未有过的。〞《北京卡通》主编闫宝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盗版日本动漫产品在中国市场大规模产生,客观上做大了日本动漫在中国的市场。
〝在三、五年间,中国的盗版商引进了日本三、五十年的动漫精华作品。中国的少年儿童一下子就深陷进去了。〞漫友文化传播机构出版人、漫友杂志社社长兼总编金城说。
〝这是形成现在青少年钟情于日本动漫的根源。〞陈廖宇说。
陈还分析道,这也是政府对儿童娱乐领域监管的失控。同样存在大量日本动漫作品的欧美国家,政府监管要比中国完善得多。
而就在这段时间发生的〝画王事件〞一下子刺激了中国政府的神经:
四川成都希望书店,1993年至1994年间通过盗版日本漫画获利3亿元人民币。后来东窗事发,被日方出版商告上法庭,最终被认定〝侵犯著作权〞,罚款1500万人民币,其属下刊物《画书大王》被停。而政府在封存希望书店书库时,查处的盗版书籍数量之大,让当时的工作人员震惊。更让人震惊的,是同时查出来的一份庞大的邮购盗版动漫书的青少年名单。政府这才意识到日本动漫对中国的影响。
〝5155工程〞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台的。
〝5155工程〞是中宣部和当时的新闻出版署1995年起实施的中国儿童动画出版工程,即力争在两三年内建立5个动画出版基地(分别由辽宁少儿、中国少儿、少年儿童、接力和四川少儿5个出版社牵头),重点出版15套大型系列儿童动画图书,创立5个儿童动画刊物(即《中国卡通》、《北京卡通》、《少年漫画》、《漫画大王》、《卡通先锋》)。
〝这个时候,我们对新动漫的了解还很少,于是就找盗版书商聊天,了解什么类型的漫画书好卖,蹲点询问买书的少年儿童,了解他们为什么喜欢日本动漫。〞闫宝华跟记者介绍了他们创刊之初的艰难。当时创作漫画的作者都很年轻,他们也都是从喜欢看日本动漫开始,然后试着拿起画笔创作,既缺乏专业美术训练,社会阅历、文化积累也薄弱,因此画出来的东西非常稚嫩。〝我们开始想各种各样的办法,请知名的老画家、美术家执笔,请儿童文学作家写脚本,但画出来的东西就不是那种味道。〞毕竟,新漫画有别于传统的连环画,它是影视时代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的特征是采用镜头语言,表现的画面具有连续、动态的特性,而老画家却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些表现形式去创作新漫画。闫宝华说。
市场定位不恰当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里,动漫的受众就是儿童。这就致使目前中国动漫作品定位的低龄化,主流社会消费变成了低幼儿童的消费,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空间。〝其实,动漫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是10~30岁的人群〞,金城向记者指出,〝小孩也向往大人的世界,他们都有一种超前的探求欲望;而成人往往也具有孩子的某些消费特征,他们对动漫产品有潜在需求。〞
中国动画学会副秘书长、北京迪生通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秋,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实际上,中国的动漫制作与出版,是由计划经济完成的,动漫被赋予了儿童教育的任务,成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高中生、成人漫画迷不愿看国产动画片的原因。就如同我曾经在网上看到一名高中生对国产动画片发的一句牢骚——尿不湿的好坏和我有什么关系?〞李告诉记者。
〝政府对动漫产品的审查是非常严格的。当初我们创刊时,是不能刊载有任何带有‘不健康’色彩的内容(比如接吻)的。〞闫宝华说。这背后反映的是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中国的动漫题材相当严肃,而在日本,一个人满16岁就可以结婚,就有成人思维。
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们,应该有感情宣泄的途径,我们也应该对他们的感情进行健康的引导,而不是从社会、文化方面去约束他们。一味约束的结果就是,他们选择盗版的日本动漫,因为这里面有他们的需要。闫向记者分析指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青少年都会有一种追随时尚的心理,而日本动漫正好符合这种心理需求。〞李中秋指出。
〝日本动漫制作精美,唯美化的表现形式,跟中国动漫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动画学会副秘书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策划部主任贡建英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管理体制落后
〝原来,国产的动漫一直都是由国家来做,政府投资,全国性的制作。如《大闹天空》这样的精品,其美术设计由当时中央美院的院长张光宇担任,不可谓不精良。但就是缺乏市场化的环境和手段去运作。〞李中秋向记者指出。
〝动漫是个商业和文化结合的产业,两者缺一不可。〞金城说。
目前,国内缺的不是动漫形象的设计,而是良好的品牌意识,是对一个动漫形象的培育过程,陈廖宇也向记者指出。
〝在5155工程实施过程中,中国能独立制作动画片的,基本上就是中央电视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这些制作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作、播放动漫,只投钱,不赚钱。〞闫宝华说。作为一直以来把原创作为首要目标的《北京卡通》,发行量不是很理想,一直是赔钱,主要靠背后的北京出版社支撑。〝《北京卡通》作为原创动漫行业的一面旗帜,之所以能运转下来,是担负了一项政治任务。〞闫告诉记者。
而在日本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据我了解,日本政府对动漫企业没有什么特别的帮扶政策。〞李中秋说,日本的动漫业是完全商业化操作,其巨大的国内需求,都是日本动漫自己创造的。
〝日本非常注重动漫的肢体语言,路线导视牌等一些公共设施,都是由一些卡通形象构成的。〞国华星辰影视文化传媒(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董玉来告诉记者。
〝日本在‘二战’以前,就开始动漫的商业化运作了。〞宋洋说。
〝中国入世后,市场越来越开放,动漫产业也一样。现在,动漫业的发展是趋新、趋潮流化、多样化,消费者选择的空间非常大,如果国内动漫没有商业化的运作,没有优秀作品的持续出现,那只能被市场淘汰。〞李中秋说。
缺少合理的产业模式
日本动漫有整套的产业模式,其基础是漫画。整个动漫产业的运转如同一个有序链条,一环紧扣一环,各个单元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完整的产业链。
首先是漫画原创作品出现,紧接着就是平面出版物的出版,再接下来,就是电视动画片拍摄播出、相关电影出现,最后是动漫衍生产品推出,以及品牌授权和服务。金城指出,日本的这一产业链是非常有序而合理的。而目前中国的动漫产业,却违背了这个产业链发展规律,动漫公司大多对产业链的前几个环节不够重视,而直接就到了衍生产品开发和品牌授权上了。
〝这样一来,动漫原创的投入显得严重缺乏,投入者也很难获得回报。〞金城说。
金向记者分析了国内比较少有的、靠做原创动漫赢利的一个动漫形象——蓝猫。蓝猫靠自身品牌建立,带动相关产业,其产品经营曾经达到3000家连锁店的规模。他说,就蓝猫的投入,尤其在电视传媒上的投入而言,其市场应该做得更好。问题在于蓝猫本身造型粗糙,价值感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市场的扩大。
〝现在国内动漫行业各个环节缺的是一种团队精神,缺乏广泛而真诚的合作。〞董玉来说,〝这就如同做面包和种麦子的关系,种麦子的和做面包的应该是分工协作,共同构成一个经济体系,而目前国内动漫公司却绝大部分是既种麦子又做面包。〞他说。
〝目前国内动漫行业对动漫的认识普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投资非常盲目。〞金城指出,〝这两年,随着政府对动漫的重视,和媒体的大量宣传,很多动漫公司表现得急功近利,想一下子从动漫行业里掏到金。〞
董玉来说,甚至一些动漫公司管理者、决策人,根本就不了解漫画,对于动漫制作缺乏前期市场调研,对策划、创意缺乏投入,而过分看重后期的衍生产品开发,这样做出来的动漫质量可想而知了。董说,〝只有原创动漫的自强,才能与日本产品相竞争。如果你没有好的作品、品牌,国内又有需求,那就只有看着日本动漫涌入了。〞
〝动漫的基础是好作品,整个动漫产业,动画片是关键,只有出现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片子,才能带动整个产业的繁荣。〞陈廖宇说。
〝动漫工厂〞打倒原创
1988年,动画加工开始进入中国。外商看中的是中国〝价廉物美〞的劳动力。中国动漫企业也乐得不费脑筋赚取加工费,将大量精力用于动漫产品的来料加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的重要代工基地,替海外加工的动漫作品已经远远高出原创动漫的产量。在为他人作嫁衣的同时,便顾不上创作自己的原创作品和品牌了,中国动漫与国际动漫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据日本动画协会公布,日本动画绘制工作90%已依赖海外,而有70%以上流向了中国等亚洲其他国家。
动画加工是我国动画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变奏,造成今天中国动画产业两头(策划、营销)小,中间(中期加工)大的格局,但另一方面,它也让中国动画了解了世界,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观念。当然,关键在于要善于消化吸收这些东西。
〝同样是发展较晚的韩国,却从外包日本动画加工,顺利转型为本土原创动画的繁荣,而中国却没能这样。〞陈廖宇说。
〝国外的动漫产业从前期市场调研开始,一步步都是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陈廖宇指出。
(动画片的生产一般分为前期创作、中期创作和后期创作,前期是创意阶段,中期主要是绘制和二维合成阶段,也是劳动力密集投入的阶段,后期主要是大量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合成。〝实际上动画片生产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投入应该是差不多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在中期制作方面投入最多。〞陈说。
动画片制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是个风险很高的行业。〝实际上社会有很多游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吸引这些游资,投资人看不到赚钱的希望,肯定不会投资。〞董玉来说。
据统计,目前每分钟国产电视动画片的成本在1.2万元至2万元,动画电影如《宝莲灯》则高达每分钟14万元,投入几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制作一部动画片并不稀奇。然而与此相比,动画片的售价却低得惊人,中央电视台每分钟动画片的收购价是500元,已是全国最高,一般地方电视台的每分钟收购价仅为8元至10元,至多不超过30元。电视台播放动画片的时间通常是下午5点到6点,这是个垃圾时段,广告投放非常可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动画公司往往连成本的10%都收不回。
精英短缺失去行业血液
有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全国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达15万人,游戏动漫人才总需求量在10万人左右,但中国动漫专业毕业生每年只有300人左右。仅上海地区的人才缺口就在3000人至8000人之间。
〝目前很多漫画人,虽然有好的技法,但通过原创漫画却赚不到钱,而替国外的一些公司创造游戏人物形象,却可以带来10倍的收入,很多人因此转行。〞宋洋说。
〝原创动漫杂志发行不理想,因此,我们也没有能力为作者提供好的报酬。〞闫宝华说。
闫还向记者分析了国内高水平动漫作者缺失的原因:一些漫画人成名太早,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很自恋,这样的结果是,动漫水准很难再有提高。而在日本,多数漫画家是在30岁以后才成名。〝漫画根本的东西是内容,这要融汇文化的东西,而绝非表面上的技法问题。作者需要有足够的阅历,才能达到相当的水平。〞宋洋说。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