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中国动画将走向何方 |
中国动画将是什么样子,清楚的人恐怕不多,但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中国动画能够发展到美国、日本这个样子,我本人也非常希望,但是美国日本有它们自身的特殊情况,而中国也有自身的特殊情况,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就很难理解中国动画为何迟迟不能发展到美国日本的地步。我们先来看日本,动画在日本是针对全民的,不仅儿童看,青少年看,他们成年人也看动画。日本的真人电影电视剧反而被挤到了一边,动画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文化。再来看美国,美国的迪斯尼发展到今天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现代电影的奠基人爱森斯坦曾经说过,美国对人类文化作出的唯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迪斯尼的动画片,可见迪斯尼的地位相当之高,迪斯尼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在美国日本两个国家,动画产业作为一个文化产业,首先就在文化上抢得了制高点。其次,这两个国家的市场机制非常完善,有着完备的播出体系,发达的衍生产品,授权业,强大的终端销售能力,也就是说,只要你动画做得好,就一定能赚钱。
现在我们来看中国动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特殊情况,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来看,中国动画呈现出低幼化、说教化的特点,大人不爱看,孩子也不爱看。从动画产业上来看:它的产业是链断缺的,也就是说动画播出之后,无法有效地与其周边产品结合起来运作,比如玩具,服装等,另外,由于盗版泛滥,它的音像出版也是困难重重,形象授权更是处于萌芽之中,但最严重的问题在于:第一个环节动画的播出成了阻碍动画发展的瓶颈,从而导致一个有行业无产业的局面。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动画片的成本一般在1万元/分钟,而在电视台播出最高的价格是中央台,大概在1000元/分钟左右,其他各省级、地级电视台平均下来不到50元/分钟,如此低的播出费不能回收成本的一半,有时甚至还要倒贴给电视台一部分钱,蓝猫前总裁王宏告诉过我,蓝猫在全国统播一年就要倒贴给电视台200多万人民币,可见这是一个多么残酷的现实。这就好比我写了一本书,出版社不给我稿费,也不给我版税,我还得自费卖书,你们看,我就是这么可怜。
一般来说:动画赢利有三个阶段,一是电视台播出,二是音像出版,三是衍生产品,其中播出不仅仅是动画投入的第一笔回收,周期最短的获利方式,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衍生产品的销量。我们知道,播出并不是动画产业赚钱最多的环节,但播出费至少要占制作成本的一半以上,以后的产业运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因为衍生产品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如果在一点成本都收不回来的情况下去撑个两三年,是没有几家公司敢冒这种风险的,另外,播出决定了以后衍生产品的销量,如果动画放出来看的人多,那么其衍生产品就卖得好。所以播出是动画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另外一条路音像出版因为盗版的问题也不好做,所以,要解决动画发展的瓶颈,就必须增加播出渠道、提高播出费和打击盗版。
很明显,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国家政策,因为我国的电视台都是受国家控制的,打击盗版也需要国家的相关法令。我这里重点论述播出的问题,大家都想知道,为什么我国的播出费这么低,这主要取决于电视台的牟利方式,我国的电视台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而广告收入有多少又取决于电视台的收视率有多高,凡是在收视率高的节目中插播的广告,给的钱就多。因此电视台总是把最好的节目放在黄金时段播出,比如晚上7:00~10:00这3个小时,这样内容与时间双管齐下,电视台就获得了最大的广告收益,相反,没人看的节目电视台就会把它放在没人看的时段,内容不好,时间也不好,自然就不会有人来做广告了,这就是电视台的两极分化现象。很不幸的是,我国动画片长期以来就是这种节目的典型代表,看的人不多,导致电视台给分配到不好的播放时段,结果更没有人看,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商家出高价插播广告了,电视台于是不能从中获利,最后要么是有的电视台干脆取消动画栏目,要么就是出极其低的价格来收购动画片。但是也有例外,上海电视台就曾经出到5000元/分钟来买日本的动画片《灌篮高手》,这在国内已经是一个天价了,比出价最高的中央电视台还高出五倍,为什么上海电视台肯出这么高的价格呢?还不是因为《灌篮高手》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在国内尤其是上海拥有了广泛的观众群,上海电视台就是看中了它的收视率,才肯花这么多钱去买片子来赚广告费,结果证明上海电视台确实赚了。可见,电视台并不是天生就歧视动画片这种艺术形式,实在是因为在高度市场化的今天,电视台眼里的节目只有收视率的区别了,哪里还有心思来扶持民族动画呢?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才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限制电视台播出引进动画,比如要求按照6:4的比例播出,其中六成是国产动画,四成是引进动画,但事实上效果并不好,这不能限制电视台放什么时段播,它可以把好时段给引进动画,坏时段给国产动画,最终情况并无大的改观。因此,真正能根除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还得靠国产动画提高自身质量,去跟境外动画一争短长,我想哪怕是达到日本动画片一半以上的收视率,电视台也会优先播放国产动画的,毕竟是自己人拍的动画嘛,可惜国产动画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北京电视台播放的一系列动画片中,收视率最高的是日本动画片《机器猫》,是3.5%,国产动画片收视率最高的是《我为歌狂》,是0.9%,只及别人的1/4,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为歌狂》是一部不折不扣模仿日本的动画片。
国产动画片为什么就这么不讨人喜欢呢?前面说了,中国动画的特殊情况之一就是低幼化、说教化,大人不喜欢看我们能想得通,但为什么同样低幼的孩子也不喜欢呢?很多人就纳闷这一点。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以为给孩子看的就可以低幼化,殊不知低幼是任何一种艺术致命的缺陷,孩子低幼只是因为年龄低幼,而不是他们的欣赏能力低幼。中国很多人,包括一些儿童心理学家,都认为孩子是一块白板,我们给他什么,他们就学什么,不存在什么特别的欣赏兴趣,这是长期存在于我国儿童心理研究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的本质分成两大部分,一是人的自然性,二是人的社会性,我们的童年是人的一生自然性最集中的时期,同时也是人的社会性格基本形成时期,所谓三岁看老就是这么来的。这怎么可以说是一块白板呢?人的早期最富创造性,斗争性,拥有最发达想象力而不受各种框框束缚,无论是反应力还是记忆力,都是人的一生中最好的时期,这是人的自然性的体现,美国动画片最能体现人的自然性,而人的自然性在全世界都一样,所以迪斯尼能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我们还应看到,人一出生就生活在社会之中,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很早就被送到托儿所与集体一起生活了,所以他们的社会性也是很强的,很多孩子追求成功,具有领导欲,渴望在班上谋得一官半职,还有的孩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知道撒娇哭泣是迫使大人同意的最有效手段,因此经常下意识地使用这一招,孩子们还会自发组成各种小团体,只跟自己喜欢的人玩,这些都是人的早期社会性体现,日本动画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点,在日本动画片中,人物的意志坚强,永不言败,而世界的救世主往往就是一个少年,这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的成功欲望,日本动画片还特别突出友谊的力量,比如《圣斗士星矢》、《灌蓝高手》,那种坚无不摧的友谊很容易令一些青少年产生热血沸腾的感觉,而拜倒在日本的动画片脚下。日本动画还有一类片子如《樱桃小丸子》,无论是画风还是内容看上去都很低幼,但它极其真实地表现出人刚刚踏入社会的各种表现,有好的,也有坏的,结果儿童看了能引起共鸣,大人看了能引起怀念,很受观众欢迎。
反观我国的动画片,首先脱离真实的社会生活,喜欢取材神话历史,而这些神话历史都是照抄古人的创意,毫无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言,另外,古代社会跟现代社会相差太大,尤其是最近一百多年中国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在宋代的人过了五、六百年在清末复活,除了服饰外观的变化,他不会感到有什么不适应,因为清朝的意识形态是忠实地继承了宋朝的程朱理学,而一个生活在清末的人在今天复活,他一定以为到了外星球,当然他是没有外星球的概念的,我是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所以中国动画对传统的照搬照抄,结果是抹杀掉了它对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表现,无论是大人小孩都认为是陈芝麻烂谷子,又不合时宜,只能叫做低幼。还有一种中国动画片,它以传教为己任,这个教要么是美德,要么是知识,但是它宣扬美德却不解释美德为何产生,它传播知识却不激发人去主动探索,人们把这种动画片叫做白开水,一喝就饱却淡而无味,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人类的知识是人天生的好奇心激发人去不断探索,积累而来的,但这些动画片没有因,只有果,没有好奇心和探索过程,只有知识的授予,这种动画片其实就是典型的学校教育,直接传授,不问原因,产生美德的社会性与探索知识的自然性全无,它偏离了媒体教育以表现人性为己任的目的,自然是没人看了,你们看有几个孩子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上学?我当然不是苛求学校教育也象媒体教育那样,从人性的根本出发来获得答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在短短的45分钟之内是不可能实现的,更不可能通过考试,但正因为学校教育以高效率灌输给孩子各种事物的同时,我们的媒体特别是动画是不是更应该注重人性的表达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呢?这也是提高自己收视率的必须啊!
于是我就纳闷,这么两全其美的事为什么就没有人来做?我开始没想通,后来想通了,结论有点危言耸听,只可能是当代掌握媒体发言权的中国大人们集体丧失人性的原因。在文革前十几年,我们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主义精神,在文革后十几年,我们有奔向四个现代化的现实主义精神,于是我们的动画在文革前有《大闹天宫》这样的经典,在文革后有《哪扎闹海》的精华,只有到了现在,什么都没有,在大人世界中只剩下了犬儒主义,留给儿童的却是低幼与说教。所谓犬儒主义就是玩世不恭,享乐至上,自以为看透一切,完全随着社会的显规则或潜规则运转,被社会彻底机器化而放弃了思考,所以就有这样的怪事发生,中国的大人看不懂孩子们喜欢看的国外动画片了,那些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动画片在他们眼中是莫名其妙,而反映人性真实的动画片一律被斥之为暴力色情,那他们自己看什么呢?现在电视上最流行的就是小资和清宫戏,张艺谋早年还拍过一些能反映人性真实的电影,现在的《英雄》,《十面埋伏》却是假大空,但就是有那么多人喜欢看,结果连着创造了两个票房神话,这不能不说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悲哀。所幸孩子们还没有受到犬儒主义的毒害,不屑去看那些小资清宫戏,当今信息又这么发达,孩子们很容易看到国外众多的优秀动画片,那么他们被这些动画片所征服是毫不奇怪了。
这就摆在我们面前两个问题:一是要抢回被国外动画片征服的孩子,国外动画对孩子如果确实有毒害那自然糟糕,有好处问题也同样严重,所谓别人的天堂就是自己的地狱,如果在国外动画的熏陶下,孩子们长大之后全成了别人的精英,那反过来岂不是对我们有害?这里面有些开玩笑的成分,但国外文化占领中国的未成年人的思想阵地可是一点玩笑都开不起的。二是通过动画的复兴来唤起人们人性的失落,让孩子救救大人。所幸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动画片不只是国产动画那样的白开水,它也可以是五味俱全,叫人尝尽酸甜苦辣的文化承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最近出台的一系列的动画政策都是在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下出台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冲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去的,这也刚好回答了我在演讲的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政府基于什么样的理由来扶持动画产业。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今年广电总局已经批准北京、上海、湖南等三个卫星动画频道,同时鼓励省级电视台和副省级城市电视台开办的少儿频道增加动画片播出数量,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据说能达到1400元/分钟的播出费。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动画人又该如何面对呢,无疑大家都是踊跃积极参与的,2004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题材规划共收到全国52家动画制作单位报送的申请立项剧目共163部、11981集,长度为159014分钟,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但爬得越高,摔得就越惨,现在的担心就是这些动画人太浮躁,只是看到有利可图就是一窝蜂而上,而没考虑怎么把片子做得有人看,结果放出来之后不能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还是那些没有人性的白开水,不能提高收视率,结果导致那些动画频道撑不下去,或以各种方式播放境外动画片,那么国家给予的这个第一推动将无功而返,更加可怕的是,这次机遇几乎把所有的中国潜在动画投资者给激发了出来,一旦他们血本无归,就将集体离开中国动画市场,那时中国的动画可以说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了。所以中国的动画人一定要记住文化产业一定要实现文化的功能才能实现产业的赢利,才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否则将又是一个泡沫的破灭。这里刚好又回答了我在演讲开始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动画业界该如何应对,才能改善自身的情况。
通过以上分析,中国动画未来走向的冰山冒出了一角,上者,如果今年的动画政策成功,那政府就可以与企业通力合作,打造出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文化产业;中者,如果今年的动画政策不能成功,民营企业退出动画市场,但政府还能凭借中央电视台或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坚持下去,做成一个文化输出,不能叫文化产业的原因就是仅仅是政府投资是不能成就一个健全的市场的,下者,全国人民放弃动画,那么中国动画将全面沦为国外大公司的加工基地或附庸,也就是依附于老外出口转内销的那种,其后果的严重是不言而喻。最后,我以一首诗来结束我的演讲,同时也是我目前对中国动画的一个总结:
云中觅鹤终杳然(曾经只有艺术追求,而无市场),
九渊逐利只微澜(现在产业化困难重重)。
河曲智叟实无用(不踏实的浮躁心理不能成功),
惟有愚公移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