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数字色彩课程:数字色彩实例分析 |
第七章 数字色彩实例分析
7.1 数字色彩应用的常见弊病及其纠正
由于数字色彩滋生于科技界误导下的“萌芽期”阶段,不可避免地丛生出一些弊病。在环境艺术设计里,用色的“生”、“乱”、“脏”、“粉”、“灰”以及“无色彩透视”等现象表现得最为突出。
7.1.1“生”:色彩太艳、饱和度过高
“生” — 也称“火气”、“焦”,它的问题是画面上到处充满高饱和度的鲜艳颜色,这是初涉数字色彩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缺乏色彩训练,特别是缺少调色练习和有关色彩饱和度的训练。另外,计算机软件不友好的人机界面也是不可忽略的问题。譬如在很多图形图像软件中,软件制造商设置了一些现成的色块供用户直接选用,而这些色块极少存在成份复杂的复色,大都是高饱和度的原色和间色,用户使用这些既定的色块进行设计,必然会出现“生”的结果。除个别软件外,决大多数计算机软件的调色界面直观性也较差,导致调色活动处在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头痛境地。
纠正的方法是:加强调色练习和有关色彩饱和度的训练,注意画面色彩饱和度的等级差别、强化饱和度对比的概念。
7.1.2 杂乱无章:无色调可言
“乱” — 主要表现在画面杂乱无章,无主色调可言,各色彩之间没有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如忽视环境色。用低版本的3D MAX渲染没有光影跟踪的功能,产生不了反射光效果)。
纠正的方法是:注意画面色彩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注意形成主色调。同时限制画面的形象和色块过于零碎,人为地把它们整体化一些。
“脏” — 色彩的冷暖关系不对,色彩倾向不准确;画面上滥用黑颜色,中间色调或亮部色彩中黑色成分过多。(特别是建筑、环境设计的渲染图,滥用黑色成风。大家都学“水晶石”)。
纠正的方法是:中间色调或亮部色彩中尽量不用黑色;把握准色彩的冷暖关系。
7.1.3 颜色太素:颜色恐惧症
“色彩恐惧” — 只敢用灰度色彩,不敢用有彩色系的颜色;或只感用单色(追求特殊效果者除外)和黑色,表现出对有彩色系色彩的恐惧与回避。以建筑界(含城市规划)为最盛,一些小有名气的城市中心区规划(深圳市中心区规划),把本来漂亮林立的建筑物染得灰不溜秋,黑压压一大片,大刹风景。
纠正的方法是:加强色彩入门训练,纠正害怕色彩(进而演变为歧视色彩)的错误观念。
7.1.4 “无色彩透视”
忘记了色彩在现实世界里存在空间透视现象,视距越远的物体色彩越偏冷、视觉越模糊。很多人在画渲染图时,远景和近景都采用同样高饱和度的颜色,并且远近一样清晰、一样冷暖,没有虚实感,造成空间虚假的画面。
纠正的方法是:学习色彩理论。多到大自然中去看看现实的色彩透视现象,夸大想像空气中包含的尘埃和水蒸汽。多用长焦距镜头或大光圈拍摄照片。
7.1.5 RGB色彩模式下的明度忽略
“粉” — 片面追求“亮色”,什么颜色都选用低饱和度的浅色,使画面充满“粉气”。造成“粉气”的客观因素,是因为在RGB 色彩模式下设置颜色无明度调试,因而造成对色彩的明度忽视。
纠正的方法是:不在RGB 色彩模式下设置颜色,换到Lab 色彩模式下设色,或在CMYK色彩模式下设色。多在阴暗处观察颜色,加强色彩的明度对比训练。
“灰” — “灰”有两种情况:1、画面的明暗层次拉不开距离,该明的不亮,该暗的不深。2、另一种现象是“生”的反面,不敢用鲜艳的高纯度颜色,什么颜色中都参合进一些黑色或补色、对比色,使颜色失去饱和度和鲜明的个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因素,前者是因为缺乏色彩明度的训练,把握不了黑、白、灰的层次;后者是因为受传统色彩写生(特别是苏联式教学)的影响,片面追求“灰调子”所至。
纠正的方法是:改变萎靡不振的精神状态,常听听激昂的音乐,适当做出点过激的行为,把生活想得美好一些。可进行一些黑白画的练习。
7.1.6 偏 色:
(1) 点阵图与矢量图的互换差异
(2) 正确设置你常用软件中的“色彩管理”。
(3) 调节显示器及打印机的色彩匹配;
7.2 数字色彩应用的实例分析
7.2.1 Big Kahuna
7.2.2 ChinaDV & 3D pic
7.2.3 场景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