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爱迪-动画创作家园 >> 动画理论 >> 数字色彩课程: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
第六章 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6.1 色彩设计的形式法则
6.1.1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物质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也是自然界色彩变换的基本规律。
(1) 一年四季的色彩变化
四季的更替直接带来色彩变化。把色彩与四季联系起来,我国古代就有详细的论述:“阴阳五行”学说,它对应“五方正色”;
(2) 不同地域、环境、海拔的色彩变化
色彩来自光,不同地域、环境、海拔会对光色产生一定影响,形成不同的色彩变化;高原的蓝天;
(3) 不同人文环境、商业氛围的色彩变化
人文环境、商业氛围是我们色彩设计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有时它会上升为主要问题。儿童乐园、水族馆;麦当劳于医院;
(4) 色彩学范围内本身的色彩变化
色相、明度、饱和度、色调………
6.1.2 对比与和谐
对比与和谐是“变化与统一”原则在用色中的一种具体的表达,与它相对应的是色彩的“对比 — 调和”理论。我们可以把色彩对比 —与色彩调和看作是一对相互可逆、相互转换的操作方式。
彩色对比的形式有色相、明度、饱和度、面积、并置对比等。
色相、明度、饱和度(刚上完这课,略)
(1)面积对比:
A、 大面积与小面积色块之间的对比;
B、 某种(或某一类)色彩总面积与另一种(或另一类)色彩总面积之间的对比;
C、 色彩面积的对比能调节画面色彩的分布均衡,形成色彩呼应:山村变了样,
2116-6552
(2)并置对比(同时对比):
并置对比的规律:1—4(见新讲义)
6.1.3 重复与渐变(如 分形图)
(1)色彩设计中的重复运用必不可少:
A、 能使色彩之间产生明显的联系和视觉呼应,加强画面色彩的反复与律动;
B、 结合色彩面积的大小变化,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促使形成某一主色调。
(5) 渐变是一种有秩序、有规律、有节奏的变化和运动形式。
色彩渐变的形式,有色相、明度、饱和度色彩要素;
有形状、面积、位置、方向、路径等非色彩因素。
6.2 数字色彩的视觉化分析(六棱椎剖面色彩分析)
从第二章中我们知道:用户(设计师)直观的色彩模型是HSV色彩模型,因为它跟蒙塞尔色彩模型最接近,最适合视觉的直观表达。数字色彩的视觉化分析就是围绕HSV色彩模型展开的。
6.2.1 以色相为中心的主色调(在同一色平面上配色)(如图 数字色系— 饱和度、度明色表)
我们还可以把HSV的六棱椎色彩模型横向切开,得到很多与顶面色相相同,但饱和度低一些的横截面图。
6.2.2 以明度及饱和度为中心的复色调(在同一色立面上配色)
我们把HSV的六棱椎色彩模型纵向切开,可以得到一个颜色的剖面图。
6.2.3 复杂配置的综合色调(同时在不同的色平面和色立面上交叉配色)
6.3 数字色彩的心理化分析
6.3.1 以心理因素为基础的意象配色
冷暖、轻重、软硬、明快-忧郁、兴奋-沉静、华丽-朴实、音感、味感…….
6.3.2 年龄心理与色彩倾向
婴儿:
7-15岁儿童:
6.3.3 民族、地域的文化心理与色彩喜好
不同国家、民族,社会、政治、宗教…….各有偏爱和禁忌。
红色 中华民族:-喜庆、热烈、幸福。婚典、节日、庆贺。
山顶洞人,赤铁矿; 战国漆器;故宫、天安门;
红军、红旗、红领巾
红包
黄色 - 帝王、黄土、黄龙
绿色 - 青春…..,绿帽
五彩斑斓
中国与西方的色彩观念的最大区别:
中国: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观念(主观)色彩”, “随类附彩”“外师造化,心得中源”,五方正色(中国人的五原色),
西方:基于物理学的“客观色彩”“光学色彩”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擅长圆道的、整体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它重综合、归纳和感性的直觉与顿悟,强调有机的辩证统一和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矛盾的和谐。反映在自然观上,讲究整体性、连续性、无形性、功能性、化生性;物我不分,天人合一。试图寻找一种包容一切的、有机联系的复杂物质。它是在先秦的道家、儒家思想和气论的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太极拳、八卦、辩证的统一,和合文化,天人合一;政治上,自秦始皇以来大一统,计划经济,
西方人擅长线性的、个体的、机械的思维方式,它重分析、演绎和理性的逻辑与判断,强调无机的理性分解、排列与组合,主张矛盾的对立。反映在自然观上,讲究个体性、间断性、有形性、结构性、组合性。它是在古希腊原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形式服从功能”,学科越分越细,相互割裂,我国教育沿袭了西方的模式,带有浓重的机械唯物论的色彩.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野,
20世纪工业文明以来带给人类在经济、环境、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危机。科学文化的异化;文化反过来变成了目的。为人类寻找在新的文明模式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出路。提出: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类在历经了几百年精确思维之后,思维和科学又朝着确定和不确定、分析与综合相统-的整体思维方向发展,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哲学、思维方式,由于与现代科学在世界观方面所显示的征兆有某种相似,因而日益引起了现代西方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兴趣。②”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维方式,都不同于西方传统的观念,而与中国注重整体、相对、和谐的传统思维方式更相吻合。波粒二象性理论、统一场论、中西医结合及大爆炸宇宙论都证明中西面种倾向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实现结合。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人与物关系的异化,也依赖一种崭新的、“全然非欧洲性格的思维模式③”的介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和迅速传播,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有西方哲学家人为:东方的人文精神,是支撑倾斜了的人类精神大厦的支柱,21世纪,将是东西方文化合流的时代。
6.4 主导色、背景色与点缀色
6.4.1 主导色与辅助色
在色彩设计中,为了避免使用的色彩过多而引起紊乱,我们可把计划中的色彩分为两组:即主导色与辅助色。
主导色 就是对区域色彩起主导作用的一组色彩,它决定了这个区域色彩的个性。主导色一般具有明显的色彩倾向。自然地理因素、人文社会因素,都可作为设立主导色的依据;阴阳五行哲学观念,五色与五方是联系在一起的,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这些都为主导色的设定奠定了基础。
辅助色 可以从色相的角度考虑,譬如:选择一组主导色的类似色、或对比色、或互补色;也可以从色彩的饱和度、明度方面切入。原则上,辅助色的色彩强度和色彩面积不要趋过主导色,否则就会喧宾夺主。
主导色 辅助色 主导色
(类似色)紫色调—— 蓝色调—— 绿色调(对比色)
(对比色)红橙色调——绿色调—— 黄绿色调(类似色)
(对比色)蓝紫色调——橙色调—— 青色调(互补色)
(类似色)红色调—— 黄色调—— 蓝紫色调(互补色)
(互补色)青绿色调——红紫色调——蓝色调(类似色)
(对比色)蓝紫色调——青色调—— 黄色调(对比色)
6.4.2 前景色与背景色,
区域色彩的形成主要靠建筑群体来实现,而建筑自身的色彩(前景色)又与它周围的环境色(背景色)密切相关。
在正常视角的情况下,人的视平线位于建筑的底部,只高于地平面1~2米,整个建筑物处于仰视状态,天空成了建筑物的背景色。假如房子依山而建,或房子背后有高大的其它建筑物,山和高大建筑物就构成背景色。
在超常视角的情况下,观者位于空中(飞机上)或其它高处,建筑周围的环境就成了背景色。
前景色与背景色的关系,要视区域色彩的需要而定。要么互相融合、化为一体,要么适当拉开距离,形成秩序感和层次感。前景色与背景色强烈冲突或前景与背景无彩关系的现象应尽可能避免,无视整体的异军突起和过份的色彩跳跃,除预先区域规划中有特殊设定外,一般都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6.4.3 主体色与点缀点
根据“1/f波动”原理,人在适度、和谐的色彩环境里,才能感觉到“舒服”。从色彩的情感可知,色彩具有冷暖感,动静感,轻重感,喜庆、悲哀感,欢快、忧郁感,兴奋、沉静感,华丽、朴素感和秩序感,从色彩的联想来看,各种不同色相的颜色,也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因此,色彩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画面的主体色,控制着色彩的基本格调,形成色调。如医院的病房、手术室等使用淡雅的绿灰色调,能起到稳定病人情绪、调节心律的作用;麦当劳餐厅使用强烈的黄、红色调,能激起食客的兴奋,增强食欲;幼儿园与童游乐场,采用大跳跃的高饱和度色彩,既表现了少儿的天真烂漫,又能培植孩子七彩的般心灵和对大于世界的新奇与探索。
色调与曲调相通。
摇滚 — 追求不和谐
不分对象、不分行业地对色彩作划一的处理,其负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苹果电脑也出于自身产品的定位——图形图像处理,从苹果G3系列开始,一改往日的灰色外表,让孕育着幼想的蓝绿色和后来的系列彩色装扮了自已,走进了艺术家的工作室。
主体色是画面空间的主导色调,不能把它简单理解为某一种颜色,而应是某一色彩倾向的一组色彩的组合。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一室内色彩呈绿色,是指它可能包含有中绿、淡绿、灰绿或含有其它绿色成分的绿色调,由单个的颜色构成的色调,在色彩设计中还极为少见。
为了调节因长期处在一个固定而统一的色彩环境里所造成的视觉疲劳,色彩设计必须要考虑点缀色的应用。点缀色从用色面积上,要小于主体色的面积,它可以是一种单一的颜色,也可以是一组相关色彩。
单一的颜色可用于桌、椅、沙发、柜饰件或其他局部色彩,相关的色组可与主体色组穿插使用,必要时,也可不考虑两组色彩的面积对比而随心所欲。
点缀色的选择,可依据色彩对比的理论,常用的方法如下:
(1) 色相对比的方法
假如主体色形成明显的大面积主调色,可采用小面积或局部的对比色或互补色来点缀平衡色相。
大面积的绿色中跳跃着小块的红色,具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学意境。
(2) 明度对比与饱和度对比的方法
色彩的明度对比及饱和度对比,在实际的色彩设计中常常是混在一起的,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
点缀色选用明度对比或饱和度对比的原则,是让它与主体色形成对比关系。如主体色倾向于明度的高明度色调,点缀色就选用低明度色彩,起到稳定明度,增加重色的作用;如主体色倾向于深暗的低明度色调,点缀色就应挑选高明度的浅色,起到拔亮、透气、平衡轻重的作用。
(3) 有彩系与无彩色系的对比方法
前面两种点缀色的搭配方法都属于有彩色系的范围,现实中,无彩系的黑、白、灰色的运用也较为普遍,我国江南的黑瓦、白墙就是无彩色系塔配的典范。
无彩色彩的黑、白、灰在色度学中是表示光照亮度的要素,它们只有明度属性,没有饱和度属性(其色彩的饱和度为零)。因此,它们极容易跟有彩色系的颜色搭配,只要明度应用得当,几乎与什么颜色相配都是和谐的。也正是因为无彩系颜色在色彩设计中的“保险系数”最大,它被广泛用于区域规划,建筑外观和室内色彩,尤其深受对色彩设计缺乏自信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的喜爱。然而,色彩大都以一个群体的面貌出现,是互相联系和相互衬托的,是由一种符合生理、心理的科学现律而处于一种“关系”之中,是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如果把某个色彩看成是孤立的、一成不变或“以不变应万变”的,这个色彩的应用就会出现问题。我国这些年在建筑设计中出现的滥用白色的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白色恐怖”,就是无视色彩关系的典型案例。
无彩色系的黑、白、灰颜色,具有很好的协调高饱和度色彩的能力。如果颜色过于鲜艳、过于跳跃,就要考虑搭配较大面积的黑白或灰色,使整体色彩缓和下来。民间妇女的“女红”,是极色与高饱和度色彩相配制的典范。
如果要营造庄重、踏实、安稳的氛围,适当增加黑色或深灰色的比例,会使你的创意得到满意的结果。
6.5 平面的静态色与立体的动态色
6.5.1 图纸设计的平面色及静态色
人们在学习色彩的阶段,接触到的几乎全是平面色彩,这主要是因为给我们灌输色彩的途径基本上是平面的。如书本上的平面印刷色彩、老师的平面色彩示范、以及幻灯投影的平面色彩演示等等,久而久之,学习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一说起色彩,我们自然就会把它跟平面的形式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无论在做色彩练习或在工作中进行色彩设计时,都不加思考地采用平面色彩的处理方法。
我们之所以选择平面色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的稳定性。色度学对物体色彩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前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体的颜色,是指反射光与入射光成45度夹角时,人眼所观察到的物体的颜色。如果入射光以45度角斜照到物体上,人的视线就应与物体表面垂直,成90度角观看;如果入射光以90度直射物体,人就应该从与物体表面成45度的斜角观看。这种体会在我们初学色彩静物写生时感触最深,同是同一物体色的陶罐,高光处是小面积的光源色,背光处是深暗的浊色与隐约的环境反光色,只有中间色调才与物体的“固有色”接近。我们在平面色彩设计中使用的就是这种接近物体色的“固有色”,因而避免了由于立体地观看导致视角的不同所出现的色彩严重偏差。
由于平面色彩多以图纸的形式出现,是一种静态的色彩,它与真正的现实色彩存在着一定差距,尽管我们在绘制平面效果图时使用了假三维的光影描绘,但这种模拟的表现力是极为有限的。
6.5.2 实际场景的立体色及动态色
把一种颜色分别涂在一个平面的四边形上和一个立方体上,或涂在一个平面的圆形上和一个立体的圆球上,其色彩感觉会出现不同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色彩在立体的载体上发生了光影变化。平面上的色彩由于与入射光线呈相同的夹角(因焦点透视引起的视角变化在这里夹角很小,可忽略不计),受光均匀,不会产生明显的光影效果。立体上的色彩则大不相同。首先,各承受色彩的体面由于与入射光的夹角不同,会产生高光、中间色调、背光色调和投影,形成明显的光影造型;其次,距离光源的远近也会导致光照的强弱差别,形成或柔和或强烈的色彩过渡,产生丰富而有变化的色调变换,当那些被涂上颜色的立体物放大为实际的室内空间、高楼大厦甚至整个城市的时候,平面色彩与立体色彩的差距将会拉得更大。我们常常看到图纸上的色彩描绘是一回事,而实际场景中的色彩效果又是另一回事。实践经验造诉我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单凭平面图纸的色彩是不可靠的,必须考虑到它的立体色彩效果,直至实际场景的应用效果。
有经验的服装设计师在立体的色彩设计中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在设计一套服装前,先要从平面的角度选择一块面料的质地、颜色和花纹,然后从立体的角度设计它的结构、款式,最后还要让模特儿穿上它在T字型舞台上来回走动,从不同的视角和背景动态地观察它的色彩变幻、感悟它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品位。
对于一个场景设计师来说,应该学会动态地观察色彩和设计色彩。城市建筑及室内环境就其本身来说是静态的,但居住其中的人却是动态的。人们在人造的环境空间里有顺序、有流线、有方向地移动,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而这种空间序列的合理设计又与人对色彩的审美心理密切相关。虚拟现实的计算机三维动画,能模拟人的流动路线,动态地观看三维色彩,让色彩设计的立体化和动态化由理想变成了现实。